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英语中常借助遣词造句、词语的变化、巧妙的搭配等造成幽默。英语幽默语言中的修辞技巧主要有双关、夸张、仿拟、反语、委婉语和矛盾修辞等。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常借助遣词造句、词语的变化、巧妙的搭配等造成幽默,主要有双关、夸张、突降、反语、矛盾修辞等手法。本文主要从英语幽默语言的分类和构成等方面来探讨西方幽默的辨识、欣赏及其创设的能力与方法,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英语幽默。  相似文献   

3.
滑稽模仿,英是bcrlesgue,又称为戏拟化模仿(parody)、歪曲化模仿(travesty),是西方现代派艺术常见的修辞手法。滑稽模仿最初广泛地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出现,现在广泛存在于小说、诗歌等各种学体裁中。当前,中国民谣里也大量出现了滑稽模仿。滑稽模仿一般指一种不协调的模仿,即借用某种语篇的体、风格和技巧,表现新的题材和主题,以达到某种幽默或讽刺  相似文献   

4.
初析英语辞格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幽默的分析和理解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英语中的幽默语言,是每一位英语教师所应关注的。特别是中小学生都是英语的初学者,教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发现幽默、欣赏幽默,才能让学生的英语学习上升一个高度,而不只是停留在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本文将从三种主要的修辞格入手来分析英语中的幽默。英语的幽默语言实际上是经过修辞格的调适而形成的一种蕴涵意趣的语言。以某一辞格作为载体的想象称为辞格幽默。这三种主要的修辞格是:双关(pun)、夸张(hyperbole)、反语(irony)。  相似文献   

5.
英语幽默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能体现英语国家的语言特点及文化特点,学会欣赏英语幽默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偷换概念、转移话题、滑稽定义、急智、夸张和双关等六种英语幽默的常用表现手法,并根据幽默的分类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英语幽默语言风格的形成,主要是由英语的词汇运用、句、段及篇章的变义组合; 夸张、对照、取笑、反语、轭式搭配法、仿拟及双关是英语中与幽默语言风格的形成关系较密切的几种修辞格。幽默这一概念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篇幅所限,本文就幽默在书面语言、特别是文学语体中的使用情况及其规律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的幽默语言实际上多是经过修辞格的调适而形成的一种蕴涵意趣的语言。以某一修辞格作为幽默载体的现象称为辞格幽默。英语中作为幽默媒介的主要修辞格有:双关(pun)、夸张(hyperbole)、矛盾修辞法(oxymoron)、仿拟(parody)、反语(Irony)、移就(transferredepithet)、突降(anti-climax)等。本对上述几种辞格作为载体的英语幽默语言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一、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科技英语根据应用范围 ,主要是一种书面文体和正式文体 ;根据交际功能 ,它又是一种信息文体。1 书面文体作为一种书面语 ,科技英语具有准确、简明和客观等特点。与文学英语不同 ,科技英语尤其是科技英语专著 ,通常不能带有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 ,很少有文学常用修辞手法诸如夸张、比喻、拟人、反语、似是而非、讽刺、幽默等。科技作品总是要求作者以尽量简短的文字表达和阐述他们的观点 ,避免使用空洞、冗长和夸大性的词语 ,这就使得科技英语作品比文学英语作品简要精练得多。科技英语的简明特点还表现在科学工作者在…  相似文献   

9.
高晶 《教育教学论坛》2013,(30):277-278
《庄子》和《韩非子》二书中的寓言同具幽默情趣,但《庄子》寓言的讽刺性极强,甚至达到辛辣的地步。而《韩非子》的幽默多表现为滑稽,在滑稽中见讽刺。  相似文献   

10.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伟大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首先,它是讽喻体小说,运用了对比、影射、反语、夸张、滑稽模仿等讽刺手法。此外,小说中的讽刺语气也各不相同,有诙谐、嘲讽、揭露和漫骂等,斯威夫特的讽刺作品在继承前人学遗产的基础上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汉魏六朝时期俳谐文日渐盛行。从文学批评和文学接受的角度审视这一时期俳谐文学的发展状态有着重要意义。西汉时期,俳谐文学批评理论散见于司马迁、班固、刘向对东方朔、枚皋等人的评论中。并由此可见当时俳谐文学的接受和传播状态。东汉时期,俳谐文学在利禄的驱动下,得到更为自由的发展,传播更为广泛。由蔡邕的《陈政要七事疏》、《后汉书》部分篇目不难看出,当时文人创作俳谐类作品已很正常。三国曹植的《与杨德祖书》、晋葛洪《抱朴子.疾谬》客观上道出了当时俳谐文学接受态度。南北朝时期,俳谐文学的批评达到历史最高峰。总之,汉魏六朝时期,俳谐文学虽没得到大力的提倡,却得到自觉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反讽的研究目前在语言学界颇受重视。反讽的识别与使用具有很强的认知性与语用效力。RT、CB与Implicit Display Theory对解释语辞反讽有着各自的理论优势,将它们结合起来更有价值。语境的制约作用与认知的偏差作用阐释了反讽的对立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13.
俳谐文是汉魏六朝时期比较盛行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表面诙谐逗乐,实则有着深刻的讽世意味和社会批评意义,是地道的杂文。研究汉魏六朝文学中的俳谐体杂文,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汉魏六朝文学的全貌,也可理清中国古代杂文发展的轮廓与线索。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细致的史实考察与文本分析,重新发现了周桂笙译文集《新庵谐译初编》在中国翻译史上的重大价值。首先,该书上卷收录的《一千零一夜》与《渔者》两篇译文均译自阿拉伯文学经典《一千零一夜》,且均为首次译成中文。其次,该书下卷收录的15篇译文中至少有11篇译自《格林童话》,且均是首次译为中文。因此,该译者及其作品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反讽交际认知与理解理论假设的心理现实性,人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试图寻找实验数据佐证其语用认知心理过程,揭示其语用认知规律和语用认知特征,实验检测的内容包括反讽理解的能力、反讽理解的心理过程以及哪些因素影响反讽理解。结果显示,具备辨别非字面话语的一般认知能力是对反讽做出正确理解的必要基础,至于影响反讽理解的因素以及反讽理解的心理过程,目前没有一致结论。  相似文献   

16.
反讽作为一种文学技巧,主要分为言语反讽、情景反讽、结构反讽和模式反讽四种类型。在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不同类型的反讽灵活地运用于四桩婚姻大事之中,以评判当时以追求金钱为目的的婚姻观念。  相似文献   

17.
马克·吐温与契诃夫短篇小说幽默讽刺艺术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讽刺是欧美许多文学大师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其中俄国作家契诃夫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此方面取得的成就尤其引人注目。这两位作家都曾自觉、普遍而成功地运用了幽默讽刺手法。其手法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自身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胡蓉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3):129-130
节目主持人幽默语言的产生需要语境的诱导。在遵守或违背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的情况下都可能产生幽默。  相似文献   

19.
福克纳在其创作中采取了反讽、多角度叙述、意识流、延宕等多种文体形式颠覆了传统的叙述模式,使叙述活动成为一种自足的本体,其产物就是文本。如此,追问存在与追问语言的活动便合而为一。读者在进入其迷宫般的文本的同时,既参与了一个创作行动,又参与了一个道德行动。  相似文献   

20.
"客主以首引"为赋的体制之一。所谓"客主":或为真实人物,或为虚构人物,或客为虚构人物而主为自己,或为假托人物;"客主"对话,有时会出现在篇末。"客主以首引"有利于赋的"风(讽)谏"的展开,一是使讽谏有的放矢,所谓讽谏什么;二是讽谏不直指帝王而直指"客",很好地完成委婉进言的讽谏。"客主以首引"的一问一答又为赋作叙事情节的层层演进提供了绝好的形式,并使赋作有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客主以首引"使《答客难》之类赋作可以以批驳对方的质疑来自我展开励志抒怀。有的赋不立"客主以首引",如《文选》赋"志"类作品特别强调自我立志,《文选》赋"纪行"类、"游览"类、"江海"类作品是游走式的构成方式,这是赋作自身特殊意味所决定的。中古赋序的大量产生,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客主以首引"的影响。"客主以首引"已经成为赋的文体象征,也是文学作品追溯"记言"传统、追溯语言交流功能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