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里的《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在二十四史中,象唐书一样,五代史也有两部:一部是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等人修撰的,凡一百五十卷,后来称《旧五代史》;另一部是北宋中期欧阳修编写的,共七十四卷。称《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材料芜杂,文体卑弱,“繁猥失实”①。可是由于其修撰者大都亲身经历过五代的历史场面,见闻切近。因而保留了比较丰富的原始资料。《新五代史》的编写者欧阳修为北宋文坛巨擘,他的文章远在薛居正等人之上,再加上他看到了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擅长古文,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被苏轼誉为“今之韩愈”(《六一居士集叙》)。他也酷爱史学,所著《集古录》一千卷是中国第一部金石学巨著;任史馆修撰时与宋祁等一道修《新唐书》,纪、志、表三部分皆为他所撰。在英宗治平四年(1067)以后,他被贬为地方官,又著《五代史记》,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五十三年中的史事。为区别于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后称《旧五代史》),亦称《五代  相似文献   

3.
《资治通鉴》是北宋修成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它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三年),下迄五代世宗显德六年(公元九五九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由司马光主编,刘恕、范祖禹和刘邠等是主要编写者。司马光(公元一○一九年——一○八六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洓水乡人,世称洓水先生。仁宗时中进士,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一○八六年病卒,享年六十八岁。追封“温国公”,谧“文正”。司马光从小酷爱史学,“自幼至老,嗜之不厌”。除撰《资治通鉴》外,还有《稽古录》、《洓水纪闻》等。他在研究史学的过程中,发现当时的史籍浩如大海,却没有一部简明而完整的通史著作为学人提供方便。他说:“从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  相似文献   

4.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为人刚直不阿,有“矫世变俗之志”。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考中进士,出任江浙诸省地方官达十七年之久。在这期间,使他有机会了解了一些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弊病,并提出了改变朝政的主张。公元1058年,王安石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如不改弦易辙,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  相似文献   

5.
<正>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县盐卒岭人。其生卒时间为公元1021—1086年。他在进士及第做过十多年的地方官、深谙北宋内忧外患的重重困境,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入内阁参知政事,第二年任宰相。立下了从改革求扭转宋朝颓败政局的壮志和决心。对内:他  相似文献   

6.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王安石写的一篇游记。王安石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一○二一年),卒于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一○八六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出身中下层官僚地主家庭,少年随父宦游,立志报国,自比夏禹的大臣稷和契(“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考中进士,出任地方官达十七年之久。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北宋王朝的弊病。嘉佑三年(公元一○五八年),他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改革朝政的措施。虽未引起重视,但是,他却利用自己的权限,在局部地区施行过一些政治改革。  相似文献   

7.
辽朝是以契丹贵族为主,并联合了燕云地区的汉族豪强地主以及奚和渤海贵族而组成的国家。辽朝从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国家到公元1125年辽朝为女真建立的金朝所灭,历时二百一十年。大体与五代相始,与北宋相终。辽朝极盛时期的疆域,东临黄海,南至今河北中部(包括唐山、承德、北京、张家口在内)和山西北部(包括大同市在内、内蒙自治区几乎全部在内),西抵阿尔泰山,  相似文献   

8.
“出淤泥而不染”的成语,出自周惇颐的《爱莲说》.周颐惇,北宋学者,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生于宋天禧(真宗朝)元年(公元1017年),死于宋熙宁(神宗朝)六年(公元1073年).曾知南康军,因为在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建造了一所住屋,拿他营道故居的濂溪作为这所住屋的名字,于是后人就称他为濂溪先生.他的学说对于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相似文献   

9.
一《祖堂集》是我国的一部禅宗语录合集。根据泉州招庆寺主净修禅师文僜的序文记载,该书为招庆寺静、筠二禅德编集。全书凡二十卷。大约成书于南唐保大10年(公元952年),比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道原编撰的《景德传灯录》约早50余年。该书大体用当时的口语记述了唐代禅宗和尚二百余人的行状和语录,保存了唐末五代时期丰富的口语语汇和许多新兴的语法现象,对汉语史特别是早期白话的研究极具史料价值。《祖堂集》一书自五代编集以来,国内久已散  相似文献   

10.
一、李侗的生平及其在程朱学派中的地位 李侗,字愿中,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人,因剑浦曾名延平,故又称其为延平先生。李侗生于北宋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死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年七十一岁。 李侗出身于中层官僚地主家庭。李侗的祖辈三代都是进士出身,任过朝廷文官。李侗的家教是很严格的,他从幼年起就接受正统的儒家经典。他说:  相似文献   

11.
苏轼字子瞻,又号东坡,眉州眉山(四川眉山附近)人。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他生于公元一○三六年(宋仁宗景裕三年),死于公元一一○一年(宋徽宗建中靖国)。苏轼有着多方面的成就:在词方面,他是北宋时代杰出词人,是一个大词派的开山者,写有二百八十多首广为传诵的词(朱孝藏《东坡乐府》收集三百四十余首);在散文方面,他又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的论文以长江大河的汪洋之势见长,他为  相似文献   

12.
北宋诗文     
一、北宋初期诗文在继承晚唐五代文学传统的基础上而出现的宋初浮靡文风,遭到柳开、穆修的反对。柳开倡导于前,穆修继起于后。他们所侧重的是在散文方面。柳开(公元九四七——一○○○年)字仲涂,大名(今县名)人。他提倡古文于举世不为之时,最推崇韩愈、柳宗元的文章。他指出,所谓古文,不在于“辞涩言苦”,使人难以诵读,而在于“古其理,高其意”,“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为当前的  相似文献   

13.
正契丹族,是中国北方一支古老的民族,契丹人逐水草而居,以狩猎游牧为生。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强大的辽王朝,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其绘画作品,继承唐及五代传统,却又独具特色。花卉鸟兽是辽画中常见的题材,带有浓郁的装饰意趣,画风朴素,以写实为主。1974年5月,在辽宁法库县叶茂台发掘了一  相似文献   

14.
赵秉文教育思想琐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秉文(公元1159年——公元1232年),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朝著名的文学家、学者和教育家。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士大夫的家庭中,“幼颍悟,读书若夙习。登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进士第。”起初,他曾在邯郸、唐山、南京、安塞等地作地方官,后经人推荐在“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入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①因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和刑狱征伐二事触犯了朝庭和权贵而被免官。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的时侯,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都证实了赵秉文以前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注重摆用人才,提拔后进,凡有才能的人,他都能大力扶植、荐举。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等,都是在欧阳修的提携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文学家、政治家。有次,欧阳修向皇帝推荐吕公著、司马光、王安石三人可以为宰相。吕公著是原宰相吕夷  相似文献   

16.
冯道(公元882年——954年),字可道,晚年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他的一生,几乎同唐末五代相始终。冯道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加上契丹,共为五朝,侍奉过十一个君主。他“三为司空,二在中书”,居相位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17.
整整一千年前即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在武宁军(今江苏徐州)节度掌书记的官舍里,诞生了一位可为万世当政者的楷模和广大人民所景仰的人物,他便是北宋真宗、仁宗两朝名臣范仲淹。庆历六年(1064年),他在参知政事的任上,为岳州的岳阳楼作记时,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千百年来,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对于熔铸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传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当前狠抓廉政建设的过程中,纪念范仲淹,学习他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思他的廉政勤政的风范确实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伟大导师列宁在《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一文中指出:“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十一世纪,是中国北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正在一步步走下坡路的时候。王安石(公元1019—1086年)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曾两次作宰相,实行过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变法运动。他的变法,削弱了大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有一定的进步作用,所  相似文献   

19.
梅城在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至公元1952年间是安化县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以前,是古益阳县西部山区的一片未开发的土地.大约公元前200年越人梅鋗率部来此地定居,用他的姓命名所居之地,叫梅山.到后来,越人的后代莫徭与土著民族共同开发了梅山,创造了梅山文化,在这里建立了梅山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命名"梅城".所以说"梅城是梅山文化发祥地中心".  相似文献   

20.
自魏晋南北朝直到五代,华而骈偶的文风盛行。宋初,柳开、穆修、王禹偁等虽然倡导古文(主要是散文),但因他们的写作并没有显著成就,对纠正五代的骈偶文风也就没有起到摧廓作用。 宋代古文的复兴,由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继承唐代韩、柳提倡恢复古文的业绩,用他的写作实绩,才显示出古文复兴的成就。欧阳修的复古理论,主要表现在他的《与吴充秀才书》、《送徐无党南归序》、《论尹师鲁墓志》和《与杜訢论祁公墓志书》等文中。他的理论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