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本定律和核心内容,历年中考试题涉及这一部分知识的比例都是很大的,是中考的重中之重。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问题是命题的重点。伏安法测电阻也是主要的基础实验,是历年中考命题的一个方向,命题的主要内容是:实验原理,器材及其规格和性能的选择,实验电路图及实物图的连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和实验结果等。归根结底,中考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仍然是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主要题型有实验题、填空题、计算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教学质量是办学质量中最关键、最本质的内容。教学管理内容宽泛,从横向来讲,是对所有教育者、受教育者的管理;从纵向来讲,是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主要是预测和计划、组织和指挥、监控和评估等。  相似文献   

3.
谐校园是文明、向上、创新的校园,是宽松、协调、包容的校园,也是师生员工工作的乐园、生活的家园和精神的花园。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和谐是关键,学校管理和谐是核心,环境和谐是保障和窗口。  相似文献   

4.
吴青 《青海教育》2014,(6):50-50
亲子活动是家庭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早期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亲子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父母、教师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良好手段。目前,亲子活动的开展已在幼儿园中逐渐普及,它以其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形式,为幼儿、家长和教师创造了共同活动的空间,成为幼儿园和家庭之1司建立的一种特殊互动、信任和交流的方式,促进了幼儿、家长、教师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5.
当前,一个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热潮正在兴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长远而又有战略意义的任务,也是一项紧迫和现实的任务。弘扬革命传统精神诸如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造就一代新人,是我们历史教师的责任,也是历史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6.
龙向金 《贵州教育》2010,(17):37-38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家韦斯科夫说过;“科学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公式、名词。科学是好奇,是不断发现事物和不断询问‘为什么,为什么它是这样的?’科学的目的是发问,问如何和问为什么。它主要是询问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获得。”因此,物理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深入思考和自我建构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活力,是一种生命力,是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探险和生命张扬;活力,是一种学习力,是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造就;活力,是一种发展力,是学生手、口、脑、耳等最大潜能的发挥,是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终身发展的能力;活力,是一种感动力,是师、生、教材情感的共鸣与怦然心动。课堂只有有活力了,才会高效。试想:死气沉沉的课堂,哪来的活...  相似文献   

8.
和谐学校教育并不是没有矛盾的教育,它是教育诸因素相互协调、和谐构建的过程与结果。教育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和谐学校教育也是丰富多彩的,但都有如下特点:(1)和睦。主要是和睦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师生关系和睦才能促成教育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2)民主。在决策、制度、教学、管理等学校工作中,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和协商从而协调不同的利益以做到科学、优化地操作,在这过程中提倡自治;(3)公正。在机会、学术、分配、评价等领域和环节,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公平和正义;(4)认同。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和文化理念,对所教和所学的知识和内容从内心深处热爱,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5)诚信。诸育以德为首,德以诚信为先,诚实、信用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和制度基础,也是和谐学校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人才资源是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是由人发现、发明、创造和应用的。可以说,科学技术离开了人(才),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应用者,是当今社会最为宝贵的财富。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其实质就是人才资源的差距。区域间人才资源率(人才数量)、人才资源丰度(人才数量与质量的综合)、人才资源发展速度的差异,直接决定着区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速度的差异。据资料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上主要国家和…  相似文献   

10.
过去,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是自上而下的,主要是布置任务、检查和监督执行、评定教师、评课、组织观摩等。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往往将总目标逐级分解成学年、学期、月、周目标,再根据目标寻找教材、设计活动和开展活动。这样,教师的工作基本上是仿造,而不是创造,容易脱离幼儿的现实生活。在这个管理过程中,教师基本上处于被动,是为完成上面布置的任务而工作,不易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刘明生 《贵州教育》2013,(11):15-1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新时期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作为一位教师,尤其是一位班主任,是为建立、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而设立的专职教师,他是班级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又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工作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是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  相似文献   

12.
素质是指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心理、身体等的内在品质和内在因素。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等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而素质教育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知识素质是基础,身体心理素质是关键,人文素质是核心。因此,开展人文价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即通过学习人文科学和弘扬人文精神,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正确态度与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论学习的本质、方式及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对学习的本质、方式、目的及其作用的认识出现这样那样的误解。必须明确,学习是劳动、探索的活动,是个体成长和素质形成的重要途径。了解学习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生存、发展、贡献的意义,提倡自觉学习、探索学习、自主学习、交流学习,理直气壮地强调努力学习、攻克难关,是关系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尤其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大事。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什么是“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目前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人文精神是指属于人的、关于人自身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其内涵应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精神世界、价值观、人生观等多个方面。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进而净化和提升人的心理、思想伦理和审美,使人成为有个性的、具有思维能动性的和思想境界高的人,最终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自我1999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都在农村中学任教,但就是在这样的边远山区却留下了我开朗、乐观的笑声和拼搏、奉献的足迹。我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体会,现在与大家分享。班主任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班主任是学校工作构架的一根支柱,是让那些桃李芬芳、幼苗健康成长的辛勤园丁,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中的排头兵,其工作是艰辛而又繁琐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因此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班风班貌建设,有了良好的班风才能有良好的学风。  相似文献   

16.
一、把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正确理解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基础。 1.物质和意识关系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级一作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有力助手和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一个功能健全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可见班集体对学生个体关系之密切,影响之深远。实践证明,通过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班主任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逐步地培养和扶持其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8.
《成才之路》2012,(20):2-F0002
“阅读是什么?是校具个性化的行为,是和历史、和现实的对话,和高尚的人、和高尚的心灵的对话,是充满乐趣的精神生活。”这是崔峦老师的心声:“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的现状,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认为,反思是一种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和教学能力。而教学反思,则是对知识内容、重点与本质的感悟理解,是对学生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判断和评价,是对教学问题提出与解决的思维过程,是对教学特点、规律的寻觅和发现。总而言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意识与反思方式两者的辩证结合。  相似文献   

20.
行政管理价值观,作为国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领域有关行政价值追求的总体观念,是其行政管理价值生活实践和知识的凝结、升华,表现为一系列基本行政管理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等。廉政、勤政和行政人格是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价值观的三个基本要素。廉政,是行政管理的价值基础。勤政,是行政管理的价值核心,是始终保持国家的活力、提高行政效率、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关键,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三重价值座标的交汇点。行政人格作为行政管理的价值目标,是国家公务员与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评价国家公务员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