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鲁迅的《<呐喊>自序》,还是第一次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对于这篇生疏的课文,有的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现以如下几点肤浅的理解谨供参考,并请批评指正。一、学习本文有什么意义? 鲁迅写这篇《自序》,是为了说明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为此,他在本文中自叙了创作《呐喊》前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这对于我们了解鲁迅早期的生活和思想,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呐喊》以鲁迅第一个创作的结集问世,作者是需要向广大读者作一番自我介绍的。同时为了说明这个小说集取名“呐喊”的原因,亦即自己怎样脱离了“寂寞”和“悲哀”而发出战斗“呐喊”的缘由,又不能不对自己走过的一段生活道路及思想演变的历程作一个简单的回顾。因此,这篇《自序》就成为鲁迅的第一篇,也是较为详尽的一篇自叙传略。  相似文献   

2.
序文,一般写在著作的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作的的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为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呐喊〉自序》(以下简称《自序》),是作者给自己的小说集写的序文。以前的课本把《自序》同《〈农村调查〉序言》、《〈物种起源〉导言》放在一起编入序文单元,以显示各自不同的写作特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因为作为序文,它毕竟有不同于一般文体的特殊性。单独排为一单元,以示对这种文体的重视,并有意识地引导青年学生去认真阅读和分析这种出现在各种书籍正文之前的序文。  相似文献   

3.
《<呐喊>自序》写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鲁迅先生在自序中回顾了自己从十九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思想演变和探索革命道路的历程,说明了他第一本小说集《呐喊》产生的缘由和经过。《呐喊》共十四篇作品,在中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就收了七篇:《社戏》(初中二册)、《故乡》、《一件小事》(初中三册)、《孔乙己》(初中五册)、《药》(高中一册)、《阿Q正传》(高中三册)和《狂人日记》(高中四册)。学生在学习过上述作品的基础上,再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鲁迅先生为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写的序言。“自序”既记叙了作者从十九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生活的经历,又表明了他思想演变的过程,还反映了作者的文艺观点;介绍《呐喊》的写作过程、成因等,内容繁富,再加上自身经历,思想发展、《呐喊》成因三者有相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1922年12月,鲁迅在《呐喊》出版时为这部小说集写了一篇《自序》.这篇文章对于我们研究《呐喊》的思想和艺术,了解鲁迅早期思想和创作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本文就《自序》中作者表白的"听将令",联系收入《呐喊》的小说《药》和《明天》的有关内容分析了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6.
寻梦·圆梦解读《〈呐喊〉自序》童话读了《〈呐喊〉自序》,我们会觉得:在这里用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形容鲁迅先生的心路历程是那么贴切、精当。可以说,直到开始《呐喊》的创作,鲁迅先生都在执著地寻梦——寻求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自强自立...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观摩了上海市敬业中学黄枢政老师的《〈呐喊〉自序》教学。他的教学的显著特色是选准了教学的“突破口”,以“突破口”带动全文,使整个教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以简驭繁、化难为易之妙,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学有所得。这里所谓教学“突破口”是指能带动全篇文章的关键性词句、段落或写的某一突出方面。《〈呐喊〉自序》分前后两部  相似文献   

8.
徐健《〈呐喊〉自序》是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3日。但该序不仅是一篇导读《呐喊》的书序,也是一幅描绘鲁迅早期人生生活的画卷,更是一个解读鲁迅思想轨迹的最直接、最原味、最可靠的文本注解,从中可透视鲁迅人生的选择和思想的抉择。  相似文献   

9.
高语二册把《〈呐喊〉自序》归到议论文单元,我认为是欠妥的;文章应是记叙文。 判断一篇文章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主要看文章的表现手法是以议论为主还是以记叙为主;其次看文章的目的是讲道理辨是非训导人,还是叙述事描写物感染人。 文章是鲁迅先生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作者叙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从绍兴侍亲疾、南京学洋务到日本仙台学西医、东京治文艺最后到北京蜇居又写小说,可  相似文献   

10.
人教社高语第一册(2007年3月第2版)第13课《〈呐喊〉自序》第4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句中“喝采”一词应写成“喝彩”,此处的“采”字属于不规范写法。编者在编选课文时,如遵循鲁迅先生的原文,那么在下面应作注释:“喝采”是作者原著中的写法,现在的规范写法是“喝彩”。  相似文献   

11.
题解《〈呐喊〉自序》是鲁迅为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作的序言,写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收在《鲁迅全集》第一卷.序是我国较早的文章体裁之一,梁萧统《文选》中就有序类。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说:“序,绪也.孙炎云,谓端绪也.孔子作《易序卦》,子夏作《诗序》,序之义其来尚矣。”(见宋裴骃《史记集解序》注)序是一部著作的首篇,有的评介全书的内容,有的说明写作意图,有的则两者兼而有之.评介一部著作内容的,如卜子夏的《诗序》、汉孔安国的《尚书序》;评介一篇文章的,如晋皇甫谧的《三都赋序》(晋左思作《三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调查〉序言》、《〈呐喊〉自序》、《〈物种起源〉导言》三篇课文都是“序言”性质的文章,内容并不艰深难懂,课文后面练习较多,学生可以借助练习的指引和教师的辅导答疑来解决自学中的一般问题。教师的主要精力可用于启发诱导,组织学生求同辨异,必要时作画龙点睛式讲解,全部教学活动能够做到以学生的读写练习活动为中心。教学这三篇课文的单元教学目的要求是:  相似文献   

13.
弱者的呐喊     
《猫》是郑振铎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首篇,写于1925~1927年间,其时正值中国处于急剧变革的时期,作者目睹了在社会变革巾底层人民的不幸遭遇与命运。这篇小说,作者正是以猫的悲剧.来揭示下层人民的悲剧。猫逃难前的一声“眯呜”.既是受难者惨烈的叫声.又是弱者临终前的呐喊。  相似文献   

14.
《〈呐喊〉自序》在历年来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一直编排在议论文单元内。每当教到这篇文章时,根本无法按议论文的基本要点进行分析讲解。故而就《〈呐喊〉自序》的文体作一辨析。首先看文字表述。文章的文字表述方式是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当然,并非某种文体的文章就专用一种表述方式,也就是说,议论文中也可用记叙、说明的方式。但一种文体一般是以一种表述方式为主体。世人皆知,《呐喊》是小说集,而序言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叙述创  相似文献   

15.
《(呐喊)自序》是鲁迅先生为良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而写的一篇序言,该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完美的艺术价值。正如课文的“自读提示”所言,该文是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的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的。那么如何来把握这两点呢?教参是按鲁迅‘将亲疾”到“应索稿”的经历—一人手的,我认为这还不是最佳途径。通观全文,能同时反映鲁迅的经历和思想发展的词有三个,它们是“(好)梦”、“寂寞”和“呐喊”;而《呐喊)的创作又与鲁迅的经历和思想发展直接相关。因此,我们不妨抓住这一重要信息,来换人…  相似文献   

16.
释《呐喊》     
释《呐喊》景山《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出版于1923年,除自序外共收小说14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风波》、《故乡》、《阿Q正传》、《鸭的喜剧》、《社戏》等名篇均在其中。书名为什么定为《呐喊》?这在本书《自序》中有具体而详尽的解...  相似文献   

17.
<正>从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看,文中最重要的内容应该不是对事实的记叙,而是针对事实展开的议论。如果能够仔细分析文中第一部分作者所记叙的四个事件,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呐喊〉自序》的第一部分其实是对国民的麻木做了四个层面的阐述。在叙述"变卖家产拯救父亲"这一个事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鲁迅在叙述过程中,并没有提到父亲的年龄、病况等一般情况,而是把叙述的重点定位在"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并在"侮蔑里接  相似文献   

18.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最先由新潮社出版于1923年8月,共收小说15篇,1926年起改由北新书局出版,到1930年1月第13次印刷时,作者抽去了最后一篇《不周山》(后改名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成为14篇。以后国内外出版过各种版本都以此为准,《鲁迅全集》亦按此版收入第一卷。在《呐喊》所收的14篇小说中,最早的写于1918年,最晚的写于1922年,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期的作品。这些小说充分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集中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并且充分显示了五四一代启蒙知识分子的价…  相似文献   

19.
《〈呐喊〉自序》这篇文章就带有介绍自己生平和思想的意思。这里面反映出相应的时代背景和丰富的人生经验,很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相似文献   

20.
《(呐喊〉自序》是鲁迅为自己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写的序文,蕴含丰富的信息,对于我们解读鲁迅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采用细读文本的方式,注重探讨了“寂寞”与“听将令”这一鲁迅呐喊的缘由,父亲的病、国人的病、国家的病这一鲁迅呐喊的客体以及对回忆的抒写这一独特的鲁迅文学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