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2017,(11):12-18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人工智能与适应性教育模式之间的有效融合,是文章研究的重点。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首先对人工智能、教育中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AIED)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解析,并分析了国内外有关AIED技术的研究现状;随后,文章分析了AIED技术的三大应用场景;最后,文章构建了AIED技术支持下的适应性教育模式,并以音乐教育领域的陪练机器人Elomemo为例进行了实践应用。AIED技术支持下的适应性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旨在满足适应性学习环境的真实需求,革新传统教育模式,形成动态可持续的循环智能教育联动新体系,以期更好地促进教育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2016,(7):12-17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s)教育成为了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手段。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理工科STEM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文章指出STEM教育具有跨学科性、实践性和情境性等特点,分析了STEM教育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适合中国理工科STEM教育的发展取向:设计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项目等级学习塔";借鉴相关课程融合模式和广域课程融合模式,逐渐完善理工科STEM教育融合课程体系;加强技术在STEM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理学科与STEM教育的融合是一种跨学科教学模式,它将地理学科的地理思维与STEM教育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元素相结合。这种融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科视野,还促进了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地理学科与STEM教育的关系和互补性,阐述了两者融合培养的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案例,提出在地理教学中融入STEM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自STEM教育理念在中国落地生根以来,人们从关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的教与学,逐渐转向强调跨学科教学与学习。为了适应STEM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进一步定义了整合学科的STEM教育。考虑STEM教育的下一发展阶段,从教育管理者到教师的各个角色,本文对STEM教育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索,经历了从强调跨学科到强调整合学科的转变。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国内科技教育具有深厚的历史发展积淀,但STEM教育理念还只是初步国际化;教师对整合学科的STEM教育缺乏理解且学科教学知识亟待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重理论建构而轻落地实践;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不健全。最后,研究从政策制定、提升制定发展方案的可行性、优化教师培养策略、正视过程性困难与障碍等方面进行了决策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18,(2):102-112
在创新驱动的时代背景下,STEM教育已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高频关键词共词聚类分析,对国内外STEM教育研究主题进行分类;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掌握国内外STEM教育研究热点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内STEM教育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STEM教育相关理论概念的探究;STEM教育学习环境建设和学习技术的应用;STEM教育教学活动实施与评价;STEM教育相关学科的研究。国内外STEM教育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为:STEM教育活动的多方参与;STEM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STEM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发展;STEM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跨学科融合。  相似文献   

6.
科际整合视角下STEM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地理学科上,融入其他学科知识,促进地理教学向纵深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STEM教育与科际整合的内涵;其次,对科际整合视角下STEM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课程开发模式;最后,基于“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地理核心概念,以“2022年四川电荒”为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融入跨学科知识,使学生形成多学科融合视角和综合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进入到大数据时代,而大数据推动下的技术革新也为教育教学的创新优化注入了活力。其中STEM教育实现了工程、科学、技术及数学的交叉融合,形成跨文化教育视野和教育模式。本文主要就大数据时代下STEM教育模式指导下的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探讨,明确STEM教育教学模式在大数据背景下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策略,更好地推动中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8.
在夯实学科知识的基础上,STEM教育以跨学科思维解决真实问题,注重反思迁移,为深度学习的实现提供可能。文章首先概述了STEM教育的特征,分析了STEM教育与深度学习的关系。接着,文章设计了深度学习的发生路线,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STEM教育的实施过程。随后,文章以STEM教育的实施过程为横坐标,以深度学习的发生路线为纵坐标,构建了指向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模型。最后,文章以"抗震建筑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为例,从预热、酝酿、发生、成熟四个阶段阐释了指向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模型的具体实施过程。文章的研究推动了深度学习与STEM教育的融合发展,可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进学校、编程教育进课堂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型提升人工智能教学效果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使命。文章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核心,以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为两翼,以项目学习为主线,对知识建构、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三者的特征和关系进行梳理,将知识建构理论与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了“知识建构、STEM、创客”三位一体教学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该模型在中小学和高校人工智能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实践,发现其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思维、编程思维和创新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能促进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推动人工智能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STEM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出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有限的学校教学课时与STEM活动的长周期性之间的矛盾、单一学科背景的师资与STEM教育的跨学科性之间的矛盾等。基于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双重立场,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顶层设计STEM教育的“一体双翼”模式,微观设计STEM教育的基本教学流程。以《生活中的数形之美: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比例》为例,说明小学STEM教育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1.
STEM教育由于强调跨学科融合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学者的国际视野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而对日本的STEM教育研究甚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主流文献数据库并不支持对日语文献的检索,因此有必要借助KH Coder这一支持日语文献分析的文本数据挖掘软件来探索日本STEM教育研究的特色,以期为我国的STEM教育研究提供借鉴。通过对中日两国STEM教育研究主题高频词表与主题词共现关系网络的分析发现,日本的STEM教育研究更偏向于实践,且注重进行实证研究;实践指向下的开发主要关注教材开发,且非常注重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同时倡导和重视国际间合作开展STEM实践,不断输出和引进可贵经验。反观我国的STEM教育研究,则偏向于介绍国外特别是美国的STEM教育经验,课程内容偏向于STEM教育的理念及其设计等理论层面问题,非常缺乏融入本地境脉的实践和实证研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STEM教育的实践发展,我国学者应该借鉴日本STEM教育研究模式的特色,从实践与实证相结合、建立国际合作、融入地方境脉三方面探求STEM教育研究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王萍 《电化教育研究》2020,(3):93-100,121
视频是教育领域重要的学习资源形式,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视频分析与创新应用是推动教育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方式,但目前还处于研究与实践的探索阶段。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教育视频的支持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视频中的具体应用场景,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视频应用设计原则与框架,并进行了案例实现。研究表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视频应用有助于增强互动学习,支持多模态学习分析,优化视频游戏设计,促进智慧课堂与智慧校园建设。对人工智能在教育视频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将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学科教育技术课程是培养教师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能力的重要载体.为了探讨如何建设深入学科的教育技术课程,采用内容分析和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了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门在线教育硕士项目课程--"运用技术教数学与科学".研究发现:该课程以TPACK理论和有意使用技术的教学思维框架为指导,其课程特色是以融合为导向,以问题为纽带,以探究为核心,以作品为中心,以协作为形式.这充分体现了整合性STEM教育的5个关键特征:STEM多学科融合,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研究启示:(1)以学科教育技术为依托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3)以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学科教育为切入点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的实施是美国综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具有“三巨头之一”之称的密歇根大学基于现实需求与目标,依托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优势,积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STEM教学研究活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STEM教育体系。行动路径亮点突出,主要是借助变革性的“K-16”(幼儿园-16年级)STEM教育扩展教学价值,采取循证性的教育政策支持STEM教学运作模式,基于学科大概念引领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用灵活多样的数字化材料拓展STEM教学空间,活化全方位的国际社区合作重构STEM教学形态。以上路径的有效实施,使密歇根大学STEM教育体现出鲜明的特点,即平衡学术与社会的融合、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开发、创造支持和激励的教学氛围。这些路径与特色在面向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挑战的未来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促进美国STEM教育改革,美国出台了《STEM2026:STEM教育创新愿景》。该报告提出:STEM教育要从娃娃抓起;STEM教育要丰富生源,让更多弱势群体接受优质STEM教育;STEM教育要从校内走向校外,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STEM教育环境;STEM课程要注重学科的交叉整合,不仅要实现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之间的融合,还要重视STEM与其他学科的融合;STEM教学要融入游戏且具有风险性,让学生在探究中感知STEM教育的魅力,且养成不畏险阻的科学精神;STEM考评方式要多样且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为此考评方式要创新且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STEM教育理念因其倡导跨学科融合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出色的教学导向。为探讨在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实践内容的设计方法,通过借鉴STEM教育理念,围绕初中几何光学,以项目式教学模式为课程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STEM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是以STEM为主,融合语言、健康、社会、艺术和科学等方面的学习内容,使幼儿能够全面发展。文章阐述幼儿园STEM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特征,阐明其课程模式,强调人工智能对STEM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学教学融入STEM教育理念,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多思考空间。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创建STEM教育理念的实施环境;优化教学设计,促进STEM教育理念的实施;强化教学训练,提升STEM教育理念的实践效度;注重教学实践,实现STEM教育理念的学科融合,有效拓展教与学的宽度和长度,为学生的学科认知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在STEM教学模式下剖析了“GNSS测量原理与应用”课程的瓶颈,提出以STEM教育理念为向导的跨学科、跨专业融合测绘知识的课程体系教学新模式。面向“学、赛、研”三位一体教学框架,在协同创新中创建了立体化课程框架,搭建了互联网虚拟仿真实验STEM教学信息化平台,并对该模式进行教学应用,取得较好的教改成效,为测绘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提供实践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石芳亮 《小学生》2024,(3):37-39
STEM教育是当下全球都在关注的焦点内容,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注重跨学科教学,以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STEM教育,可突破传统数学教学的知识单一化壁垒,让学生从更多角度去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知识,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大有裨益。本文简要分析了STEM教育的内涵,再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STEM教育与高年级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最后探讨了基于STEM教育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