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咏梅诗     
三九严寒无所惧的梅,色彩艳丽,姿态优美,常被人认为有孤高洁傲的品格。许多古代诗人都吟咏它的这一独特性状,以此来讽喻人事或表达个人情怀。最早的咏梅诗,当是唐末诗人和凝的《望梅花》: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余踪迹。越岭寒枝香自折,冷艳奇芳堪惜。何事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诗的前两句交待了季节,当是冬雪犹余,草木尚未萌芽之时。在诗人的“望”中(也就是想象之中),岭南的梅花已经傲寒独放,并且“冷艳奇芳”了,而眼前尚无处寻觅梅花的踪影,只听到有人用横笛吹奏赞美梅花的乐曲。“寿阳”是梅花的代称。据说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卧于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诗的本体——“情气”着眼,解读著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对这一诗学细胞中所包涵的“情、象、意”等诗的基本要素,作了深入的“细读”;同时,本文还从诗学的审美心理和创造心理、从语言学的语言传承、语言传达、读者接受等角度,对王安石这一诗性创造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赋诗言志。”孔子曰:“立象以尽意。”都是说诗人创作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表达感情,而表达感情又要借助于刻画形象来实现。因此,分析和解读诗歌形象,领会和感悟作情怀,是我们鉴赏诗歌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这是诗人王安石对梅花的赞赏。是的,在那寒冷飘雪的冬天,只有梅花依然开放,我想这就是千千万万个诗人对它赞赏的原因吧。我同样赞赏梅花。我不是诗人,不能用诗句去赞美它;我不是画家,不能用那精美的画章去表现它;我只能用自己贪乏的语言去描述它。  相似文献   

5.
我们先看一道高考题:《绝句》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005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第16题)本诗体现了春夏之交乍暖忽寒的季候特点,游子常年在外,对气候的冷暖变化最易感知,季候的变化引起了游子对家乡、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视觉(游子春衫单、桃花飞尽)和味觉(野梅酸)来表现天气变暖的感受;通过听觉(蛙声歇)和触觉(东风寒)来表现“寒”的感受。钱钟书先生评价这  相似文献   

6.
台湾现代派诗人罗门称艾青为“一个在浪漫的激情中见知性、在狂热地燃烧的火焰中寻找生命之光的诗人”。这是切合艾青诗歌创作实际的评论。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正是以强烈的“恋母情结”为依托,表现了渴盼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情怀,呈现出一种悲怆美,这也成为该诗现代品格的一个明证。该诗作于1933年冬,当时诗人正在狱中,他以诗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表现诗人审美理想和激情的艺术形式,是激情奔涌的产儿。诗歌中的一切景物形象,都是感情的产物、感情的载体,是诗人感情的艺术表现。诗歌教学就是要把诗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触摸诗的情怀、品尝诗的情味、领悟诗的情感。“情”,可谓诗的气脉,泱泱华夏的诗歌历史,就是盛开“情”之花的历史。因此,把准诗的“情”脉,也就成了阅读鉴赏诗歌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把准诗的“情”脉来传递诗情呢?  相似文献   

8.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相似文献   

9.
冯至的诗歌在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诗歌风格独具一格。从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冯至诗歌的艺术特色:“孤独”的诗人情怀、“明心见性”的哲理沉思以及中西结合的艺术手法。诗人的深情与哲人的沉思、古典意蕴与现代精神皆完美地融合于他的诗歌中,使其诗歌具有恒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张晓芳 《天中学刊》2005,20(4):83-85
“鬼才”诗人李贺在中唐诗坛上不过是一匆匆过客,但他却以高超的艺术水平和引人注目的创作成就而异军突起,独树一帜。从诗歌意象的角度看,李贺诗歌中突出运用幽冷意味的意象,如露、寒、愁、死等运用频率之高,可谓空前绝后。贺诗中的幽冷意象形式多样,兼以通感,涂以色彩,形成阴冷的意境。这种幽冷意象的形成与李贺所处时代及其自身境遇、悲观心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台湾现代派诗人罗门称艾青为“一个在浪漫的激情中见知性、在狂热地燃烧的火焰中寻找生命之光的诗人。①”这是切合艾青诗歌创作实际的评论。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正是以强烈的“恋母情结”为依托,表现了渴盼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情怀,呈现出一种悲怆美,这也成为该诗现代品格的一个明证。该诗作于1933年冬,当时诗人正在狱中,他以诗作画,“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艾青语)因此,诗的语气激烈,充满了对封建桎梏的抨击。很多评论者称它为现实主义的杰作。其实,《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西方现代派…  相似文献   

12.
在夔州的两年,对于杜甫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在夔州诗歌中,诗人频繁地使用“故国”、“故园”、“月”等词,充分表现了思乡恋归、忆昔怀旧、孤独失落的情怀.生活的单调、孤独、压抑和失落加速了诗人的衰老,扩大了诗人内心的沧桑,也给诗人以后的生活抹上了一层厚厚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生命晚期编选的《现代诗钞》,其选录的诗人、诗作,总体而论经典化“成效”不高,但就其所推崇的诗人而言,成为经典的比例却相当大。这一症候性现象,与闻氏取舍新诗的原则、百年新诗经典化特征相关。他一方面以“昨天”视野和古典文学名著标准取舍新诗,承传中国抒情诗“情”的传统,置重抒写家国、人民情感的诗作,选录体现了现代抒情方式的诗作。另一方面,以“今天”观念和外译意识审视新诗,看重那些立足战争语境、表现民主观念且具有中国情怀和世界元素的诗作。《现代诗钞》所选取的大量诗人在后来史述中销声匿迹了,而未选的某些诗人又成为今天公认的经典,构成历史疑案,这背后闻氏选诗的现代性标准与百年来新诗评价尺度及其“经典”观相颉颃,彰显了重建新诗评估新坐标与原则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元好问的赠酬诗在体裁上以七言绝句为主。优秀的赠酬七绝,贯穿着亡国之悲、遗民之痛和人生感喟,表现了诗人的“真情”和“品性”,凸现了诗人士人情怀和别具一格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5.
“诗人所爱之花,又以梅、兰、竹、菊四者居多,四者之中,梅又具竹之清瘦,菊之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梅也自然成为一个历代文人吟咏不息的审美意象,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  相似文献   

16.
“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在《蜀相》中用敏锐的眼光欣赏台阶上毫不起眼的小草,从中发现了每一个生命独特的春情春意。习作评价中老师也应该智慧地使学生“春暖上身”,智慧地用诗人的眼光、诗人的感悟、诗人的情怀,去发现、  相似文献   

17.
梅、兰、竹、菊“四君子”一直为文人墨客所钟爱,而荷花这位“君子”也是诗词家们的常客。其中,王昌龄《采莲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同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这三首诗词,都以借状写荷花为物象,境界清新而爽朗;同时又借物传情.抒发出诗人真挚而隽永的情怀。读之.大有“经意于若不经意”之妙笔.即“若有意.若无意,使人神眩”(清·周济《宋四家词选》)那种自然的艺术审美情趣和理趣。  相似文献   

18.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诗句洗练,言浅意深。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赏诗中描绘之梅,悟作者心中之梅.明了怎样的言语形式承载了怎样的思想情怀呢?教学中,我安排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在多角度的读中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品味。  相似文献   

19.
皎然与禅     
皎然的诗多禅意,可总结为不嗜浮名薄利,深谙无言而道合之理,探寻幽远、空寂闲静之境。他的诗论,谈及的意、境、情、景、象涉及到了间境问题,其理论思想,多来自佛教,对后代以禅论诗有重要的启示。皎然的“复古通变论”也有与佛学思想相关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诗人都非常重视文字的锤炼,“文字频改”几乎成了诗家的口头禅,许多诗人执著于文字锤炼,留下了数不清的炼字佳话。“为吟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可惜一生心,用在五字上”“一字千改始心安”等炼字名句,都充分表现出古代诗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