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浅析言论自由在美国宪法中的制度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不得侵犯。本通过法理分析和现实分析来探讨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在美国宪法中究竟占有多少制度空间,以“第四权”标榜的美国新闻媒介在实践过程中,究竟享有多少权利。  相似文献   

2.
国际速览     
新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赴中东巡访,争取维持对伊拉克的制裁,并重调对以色列的安全承诺。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科威特、沙特和叙利亚一路行来,尽管一些阿拉伯领导人在公开发表的声明中对鲍威尔的“聪明制裁”伊拉克的主张并没有表示支持,但是,美国官员对私下所获得的反应表示满意。 “聪明制裁”的目的是把制裁的目标对准伊拉克政府,同时又能避免伊拉克人民受制裁之苦。这是美国在反对继续制裁伊拉克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为维持制裁  相似文献   

3.
余雯 《大观周刊》2011,(23):42-43
西方国家推崇“言论自由是第一性自由”,这一观点看似绝对,但从哲学角度出发,世界上是不存在绝对的事物,所有绝对都是相对的绝对。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开头分析了言论自由的绝对性价值,然后从美国这一言论自由高度发展的国度入手,探寻其背后的相对性,即将言论自由上升为第一性自由所需要的、潜在的政治、文化内涵,继而比较中国文化,得出“言论自由为第一性自由”在目前的中国是行不通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5月31日)美国人在伊拉克的“骗子” 上周伊拉克爆发一场内战,交战双方是美国人自己——相信伊拉克国民大会主席沙拉比是自  相似文献   

5.
阿内特何许人也?当今美国资深“大腕”战地记者。曾作为关联社记者报道越南战争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1991年的海湾战争更使他蜚声世界。因为在伊拉克战争开始不久就接受伊拉克国家控制的电视台采访而“招祸”,被美国电视网全国广播公司(NBC)解雇。 “祸从口出”。阿内特到底说了些什么呢?他不过实事求是地讲了由于伊拉克的抵抗,美国领导  相似文献   

6.
画中有话     
“我们至少需要一个年龄相当的法官,或者更年长一些的,这样他可以站起来面对萨达姆,而且萨达姆也不能再像对待儿子一样和他讲话。”一位在审判现场的伊拉克摄影师说,审判萨达姆的法官才30岁出头,年龄不到萨达姆的一半,这位法官根本不是萨达姆的对手。“伊拉克现在对美国小企业来讲是黄金乐土,那里还有5亿美元的机会在等着我们。”美国一家企业员工说。虽然说在伊拉克挣钱是玩命的事,但目前仍有几千名美国人在伊拉克工作。“向你们的头版表示祝贺。祝今天过得愉快。”美国《每日新闻》给《纽约邮报》编辑的留言。7月6日《纽约邮报》头版宣称…  相似文献   

7.
《陕西档案》2003,(2):43-43
1.中国外交部就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强烈呼吁有关国家停止军事行动,重新回到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正确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8.
汪露 《新闻大学》2002,(2):37-40
在英国统治期间,美洲殖民地被剥夺了言论自由的权利,殖民地的司法权也紧紧掌握在英国王室手中。经历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之后,美国获得了独立,制定了宪法,对司法独立的制度进行了规定,同时对言论自由给予了充分保护。作为西方社会的两种基本价值,在之后的实践中,两者却产生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美国最高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和。言论自由和司法公正之间的矛盾 美国宪法由正文及其27条修正案组成,保障言论自由的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它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①宪法条文只对公民权利进行正面规定,而并未对公民权利加以任何约束。所以,美国宪法中的言论自由权理论上是一种绝对的权力。而在实践中,这种绝对的言论自由权必然会与其他的社会基本权利发生冲突。其中,言论自由权与司法公正之间的矛盾尤为尖锐。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3月20日上午10:35左右,美国开始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10:41,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国际频道)的屏幕上飞出“伊拉克战争打响,巴格达发出爆炸声”的字幕,同时切出美国轰炸伊拉克的战争画面和同期声。 10:43,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断正在播出的文艺节目,播出《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特别节目。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早已尘埃落定,美国摧毁萨达姆政权的计划已经实现,但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国大兵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起来。如何让美国的“民主、自由”思想变成现实的政治制度在伊拉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却是令小布什十分恼火的事。美军的心理战,或  相似文献   

11.
名刊要览     
美国《外交政策》谁是伊拉克的赢家美国《外交政策》美国在伊拉克正走向失败。经历了4年厮杀后,最大的赢家是被控支持反美势力的伊朗、“基地”组织、什  相似文献   

12.
透过战争看美国新闻自由的堕落--从越战到海湾战争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把言论自由的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的英国《大宪章》和17世纪的《权利法案》,但真正明确保护言论自由的法律是1791年批准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它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这项条款成为美国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美国民主之父杰斐逊也为言论和新闻自由作出了最有力的理论贡献。“民意是我们政府的基础。所以我们先于一切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上午10∶350,筹备已久的美国军队开始向伊拉克发射“战斧”导弹,代号为“伊拉克自由行动”的战争爆发了。 随后攻伊的美军地面部队也开始向伊拉克边境移动,随时为开始大规模地面进攻作好准备。 开战3小时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电视讲话中称,“我以领导人的身份和你们在一起准备参加战斗,我们的军队也准备好了随时应战。”此言决非安拉保佑式的精神慰藉,这让人想起早在16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就曾警告说,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发动  相似文献   

14.
自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以来,英美一直未能如其所诺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使得英美两国陷入一场“情报门”的诚信危机之中:国际社会和舆论普遍质疑美英两国是否为了“师出有名”而夸大事实,甚至弄虚作假。美国媒体首先披露了布什总统在2003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援引假情报,指控萨达姆政权从非洲国家获取核武器原料铀的丑闻。美国《新闻周刊》2003年7月12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总统布什的支持率大跌。55%的受访者表示布什政府在对伊拉克开战前误解了有关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甚至有38%的受…  相似文献   

15.
不应简单地把美国人在伊拉克遭遇的困境看成是“先进制度”与“落后制度”的冲突.或仅仅是文化上的冲突。在我看来,这是美国的保守型政治结构与伊拉克激进型政治结构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田源 《军事记者》2007,(4):44-45
随着伊拉克战争渐行渐远,当年隐藏在这次战争中有关美国的种种军事秘史,开始慢慢撩开了神秘的面纱。最近解密的美国在伊拉克战争舆论宣传战中的“宣传单”史料,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五彩斑斓、新颖独特的各式各样“宣传单”,更让世人窥视到了舆论战中小小“宣传单”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4,(39):14-14
“‘城市美化运动’的幽灵,如今漂洋过海地到了中国。16 世纪意大利的广场,17世纪法国的景观大道,20 世纪美国的摩天大楼,出现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呼吁,中国应该停止好大喜功的“城市美化运动”,代之以经济、美学、健康的城市规划理念。“他就像一只鸵鸟,把头埋在沙里,不敢面对现实。” 美国民主党主席麦考利夫批评布什拒绝承认在伊拉克“正在走向错误的方向”。“我们将在伊拉克取得成功……谢谢你,美国!” 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在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讲时说。“攀女王的露台比看我亲…  相似文献   

18.
一、美国的舆论环境与舆论引导现状1、美国的舆论环境美国政府素以“新闻和言论自由”自诩,把对新闻自由的保护用最严肃的文字形式——宪法和法律规定下来,并不遗余力地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渲染。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9,(4)
自美国为首的北约疯狂轰炸南联盟,野蛮袭击我驻南使馆以来,克林顿每天都在给我们上课,教我们学到了很多平时难以学到的东西。其中很“宝贵”的一点,就是帮助我们更加认清了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的虚伪本质。长期以来,美国利用各种机会,高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内2000多名反战人士,向伊拉克人民寄送他们的私人照片以及反战信息,以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国人”。此次活动由一个名为“和解团体”(ellow-shipofRecollciliation)和平组织举办,并将于美国当地时间20日在华盛顿正式启动这一计划。寄送这些照片旨在改变美国在伊拉克虐囚丑闻中狼藉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