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视剧《百姓记者》取材于哈尔滨日报记者郝志宏的真实事迹。是第一部以记者为主人公的同期声录制电视剧及第一部城市党报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摄制的电  相似文献   

2.
维护新闻圣洁之地———致四川日报记者陈其太听说你从省城来了,我们相邀去找你,县上的领导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来的,住在哪里?宣传部的同志也说不清,道不明。但他们介绍说:四川日报的记者陈其太是个好人,正直的人。他每次都不声不响就来了,拒绝我们派车去接,来了就...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5月10日,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厅、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作出了关于表彰奖励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和社科期刊优秀编辑的决定。被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的27名同志是:陕西日报高级记者吉o.陕西日报政法部主任杨勇民,西安晚报助理记者黄亚平,西安日报编报组副组长李@闪,宝鸡日报总编辑卢员,三秦都市报助理记者万波,铜)I旧报副总扫黄卫平,咸阳报记者部主任王治学.各界导报编采部主任张宝田,军工报记者仅成立,陕西农民报主任编辑够世佳,省电台驻宝鸡记者站记者对征,省科教台台长马是华,省电台《社…  相似文献   

4.
组织异地采访报道活动,让记者走出去,充分利用异地新闻资源,为地方媒体增色,《哈尔滨日报》在这方面已有过多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做好党报“当家人”──王建男与哈尔滨日报的新闻改革晓闻/吕鹏对于哈尔滨日报坚持“政治家办报,市场化经营”的经验,《瞻望》周刊。新闻出版报等都作了一定的报道,我们也对其所进行的…系列改革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总策划”印象不少人知道哈尔滨日报的总编辑王建...  相似文献   

6.
管纪奋 《新闻界》2001,(1):33-34
许川同志离开我们快十年了。一张照片,激起情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在川老战友的一次聚会上,许川同志和我同声高歌几十年前在进军路上爱唱的进行曲,嘹亮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1949年 7月,许川同志和我同时在上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报到,同编在新闻出版中队。重庆解放后,我们在《新华日报》共事五年,以后在《四川日报》又共事将近三十年。许川当过记者、编辑组副组长、组长、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不论在哪一种职位上,他都不离采写。他牢记《新华日报》老领导常芝青同志一句名言:“干…  相似文献   

7.
王耀林,原哈尔滨日报政治报道部主任,主任记者。她生于1958年,少年求学于黑河、哈尔滨。中学毕业后下乡到大兴安岭劳动锻炼。恢复高考后她考入大连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82年到哈尔滨日报社工作,任政法记者,1984年任《新晚报》编委,1990年任《哈尔滨日报》政治报道部主任。在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她追踪报道了哈尔滨市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案件,以锋利的笔锋、辛辣的文风写出了大量新闻报道,许多作品荣获省市优秀新闻奖。她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8月,她在中国驻非洲贝宁大使馆工作期间不幸因公殉职。  相似文献   

8.
<正>我省选送的3名记者在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中表现突出,全部荣获"优胜选手"称号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近日在北京举行,由省委宣传部、省记协选送的黑龙江日报记者董新英、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记者姚冬梅、哈尔滨日报记者叶勇3名参赛选手经过层层选拔,在150余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第四次报纸协作会议于八月九日到十五日在哈尔滨举行。会议由黑龙江日报召集。参加会议的有黑龙江日报、辽宁日报、吉林日报和沈阳晚报、旅大日报、长春日报、哈尔滨晚报的总编辑、副总编辑、编委、记者等共十余人。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报刊处和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都派人参加了会议。会后,中共黑龙江省委负责同志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  相似文献   

10.
西北日报,以后改名为中山日报,创刊于一九二五年十月下旬。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当时的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同志帮助西北国民革命军冯玉祥创办了机关报——西北日报。报社的社长、主笔、以至编辑、记者,大都是李大钊同志从北方各高等学校抽调的共产党员。报纸以很大的篇幅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所以,西北日报虽然是西北军的机关报,但实际上具有党报的性质。为了解西北日报的始末,我们最近访问了当年西北日报的记者、老一辈共产党员刘贯一同志。现将刘贯一同志的谈话记录整理如下: 创办西北日报的历史背景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二六年,是中国近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新闻     
哈报集团与俄《消息报》签署合作协议据《哈尔滨日报》报道:日前,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消息报》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双方将利用各种渠道支持两报之间的联系,定期互派记者进行友好访问,交流记者、编辑到对方或其他编辑部见习。从9月份起,双方每月定期交换两个城市的生活消息,互相约定专题新闻材料,并通过报纸媒体互相宣传。河南《天中晚报》全面改革分配制度据《新闻出版报》报道:河南《天中晚报》将工资分为三部分:一是基础工资,即将每人原档案工资的60%作为基础工资。报社人员只要按时上班,…  相似文献   

12.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由美国《国际日报》与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合办的《国际日报·华夏商务》版块,连创中国报业发展奇迹;12个人,3天创刊;两个月内,在不增加一人的情况下,由日刊四版发展为日刊八版;协助《国际日报》开办印尼专版,实现了中国报业第一次管理输出。有关人士称,《国际日报·华二商务》为中国媒体与国际接轨做了有益的尝试。 美国颇具影响的华文报纸《国际日报》的董事长熊德龙先生,去年6月在黑龙江省访问期间,经过多方考察和洽谈,将《国际日报》的国内合作伙伴选定为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按照双方协议要求,…  相似文献   

13.
河北日报总编辑翟向东同志、工人日报副总编辑孙雪天同志,最近先后就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的学习和宣传问题,对本刊记者谈了他们报纸编辑部目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现记录如下:河北日报翟向东同志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发表后,河北日报立即组织编辑部的同志认真进行学习,并召开了记者会议,学习、讨论了十多天。  相似文献   

14.
理论宣传通俗化,这是哈尔滨日报多年来一贯倡导的办报方针。随着报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党报的理论专刊也在不断改革与发展,我们哈尔滨日报一改传统的大话题、大版面、大块头的“三大”风格,从读者需求出发,努力使理论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变大理论为通俗适用等方面进行了新尝试。我们倡导理论宣传通俗化就是在求实创新上求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组织异地采访报道活动,让记者走出去,充分利用异地新闻资源,为地方媒体增色,《哈尔滨日报》在这方面已有过多次成功的尝试。一次成功的“走出去”200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哈尔滨日报》推出了三项与之有关的系列报道活动,其中由新闻周刊编辑室独家策划、完成的“寻访全国  相似文献   

16.
孟飞  刘扬 《新闻传播》2007,(8):57-57
《哈尔滨日报》社会时空版自1955年办版至今,编辑部对记者每件稿子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写出“故事”来,社会新闻要以“故事”的形式传播,但社会新闻又不能仅仅告诉读者一个“故事”,是要通过“故事”灌输社会主流形态的“思想”,要在故事的背后彰显出该新闻的政治倾向、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7.
赞记者亮牌采访会议李成喜《新闻战线》第六期一则新闻界信息报道:泸州日报记者亮牌采访会议。文内介绍,泸州日报从去年11月实行记者采访会议须带一块长15厘米、宽6厘米、标有“泸州日报”的镀铜金属牌,放在记者席上。这样既可让会议主持者心中有数,又可使其他领...  相似文献   

18.
东北区省市报紙,于12月15日到22日在长春市举行第三次协作会。参加会議的有辽宁日报、吉林日报、黑龙江日报、旅大日报、沈阳晚报、长春日报、哈尔滨晚报等七家报紙的总編輯、副总編輯、部主任、編輯、記者等二十多人。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郎副部长刘敬之同志以及东北局报刊处和三省报刊处的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議。  相似文献   

19.
在做好政务报道方面,备媒体是“备村有备村的高招”。《哈尔滨日报》政教要闻部的年轻人,把政务报道“化”作涓涓细流,使党和政府的信息与百姓的心声融会贯通,实现了新闻规律与宣传效果的完美结合、报业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完美结合、党和政府“要干的”与老百姓“期盼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军事记者》2001,(6):24-25
●军事记者编辑部 ●总第138期● 刊头题字 黄建峰 ●2001年第6期不是记者说记者马勇我不是记者,但从当顾问、到离休后撰写革命回忆录和经常写点小稿件,见报豆腐块后,就有不少同志送我个美称:马记者。我不是记者,但对记者的艰辛和不怕流血牺牲,从抗日战争年代的晋察冀边区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冀晋日报记者们报道的八路军和抗日群众,开展游击战、打击敌人的英雄事迹,我就对战地记者产生了崇敬,特别对新华社战绩报道的署名记者,尤为敬重。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社会上对记者有不少评说:记者不为民说话,不如回家抱娃娃。记者不为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