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尺度空间范围的游憩地理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该文以中小城市免费公园游憩者空间行为为研究对象,以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公园为案例研究区域,分析了基于微观空间的中小城市免费公园游憩者的空间行为,并尝试构建游憩者分类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游憩者在中小城市免费公园这个微观空间尺度上的游憩点、线、面上的空间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基于这种差异,可将免费公园游憩者分为不同类型,该分类体系与常见的基于游憩目的分类体系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是游憩行为学与游憩地理学中游憩者分类体系的积极探索,实践层面上可为中小城市免费公园科学规划游憩空间、游憩者空间行为管理以及提高游憩者体验质量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苏州休闲游憩地按性质不同,可分为自然游憩地和人文游憩地两类;按地域不同,可分为古城区、新城区和郊区三类;按休闲游憩需求不同,可分为室内游憩地、户外游憩地、郊外游憩地和旅游度假地四类。建设和完善苏州的休闲游憩地体系,建设好环城市休闲游憩带,是苏州打造休闲名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乡村游憩带作为城市环城游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大众消费的先遣热点区,村落活力的提升与村落环境的改善也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严峻课题。文章以安徽省合肥市崔岗艺术村为例,从游憩设计学角度出发,分析其游憩背景、游憩选址,基于该基础,探讨其游憩分区、游憩交通、游憩建筑、游憩景观以及其基本配套小品设施。并针对现状矛盾,提出未来发展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潮州城市现有游憩资源及空间分布状况的梳理,发现潮州市区的休闲游憩空间类别较为丰富,空间分布可划分为点状分布、线状分布和面状分布三种。但存在游憩资源空间及类型分布不均、文化对游憩空间介入性不强、基础设施配套不合理、城市居民游憩交通网络不够完善、居民游憩偏好选择比较单一、家居休闲仍居主导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优化现有游憩资源及空间,组团分片整合;深度开发文化型游憩资源,提升游憩空间品质;完善游憩设施,提升居民满意度;发动社会广泛参与游憩空间建设与治理,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幸福度;完善公共交通体系,优化潮州市区游憩交通格局;提倡健康休闲理念,鼓励开展游憩活动。  相似文献   

5.
花溪公园作为贵阳市远近闻名、风景奇胜的城市公园之一,研究该公园游客的游憩行为具有代表性意义。为了探究其游客的游憩行为特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分别从游憩动力、游憩偏好、游憩时间、游憩空间及游憩障碍5个方面,分析贵阳市民游憩动力的内外动力及影响游憩者偏好的因素,探索花溪公园中游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分析花溪公园的游憩障碍所在。结果表明,贵阳市市民更偏向于与友人相约于风景优美之处游憩,不同年龄阶段游客的时空分布因游憩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而游憩障碍则与游憩地环境及游客娱乐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综述国内游憩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关于游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现状,提出构建游憩学科体系的设想,旨在总结国内游憩学科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游憩学科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森林资源景观独特,游憩资源和产品丰富,森林游憩价值资本化可探索采用经营权流转和资产证券化模式。资本化过程中存在基础质量风险、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等,可通过完善森林游憩价值资本化运营市场,构建森林游憩价值资本化运营激励机制,完善金融外部监管制度,健全森林游憩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风险管理,推动福建省森林游憩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快森林游憩价值资本化步伐。  相似文献   

8.
GIS在户外游憩管理与规划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GIS在户外游憩规划、游憩地理信息系统、游憩管理决策、游憩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状况;指出了GIS在户外游憩管理与规划中应用的局限性,包括(1)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而导致数据来源和质量难以保证;(2)在户外游憩管理与规划中的应用水平仅停留于数据库管理层次;(3)因建立GIS数据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其推广与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提高终端用户的平台界面设计的友好程度,加强游憩管理与规划专业模块的开发与设计,以及提高游憩管理与规划机构利用GIS技术的意愿等措施是促进GIS在户外游憩管理与规划中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2):62-64,107
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山水城市需要重视体验型游憩功能的开发。本文分析了山水城市在体验型游憩功能开发上的优势,同时结合体验型游憩者特征,提出了乐山开发其体验型游憩功能的对策:城市建设突出山水特色、城市氛围营造注重融人山水主题、挖掘特有山水风物以策划山水节事、加强城市山水体验游憩空间的建设、精心设计山水体验型游憩产品。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随着产城融合和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城市游憩系统和游憩空间的布局,城市的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交通空间和游憩空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呈现不同程度的融合,形成了城市新型生活休闲游憩空间。本文以临沂市为例研究了临沂市游憩商业区(RBD)、滨水游憩带、环城游憩带(ReBAM)的空间布局融合情况,重点研究了街道、广场、公园、景区景点、建筑空间、滨水河道等游憩空间的构成要素与产业体系布局、工作空间的链接,提出了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游憩空间场所精神挖掘的重要性与提升城市休闲游憩空间体验性等策略,为城市人居环境的社会、居住、人类、自然、支撑五大系统建设提供了研究基础,为更有效的游憩规划和游憩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论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幸福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幸福就是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既要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受到幸福,亦要使人获得一种活得更好的能力。因而,幸福是教育的应然追求,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应超越知识而面对生活与意义,应超越设计而面对境遇与传统,应超越塑造而走向对话式生成,应超越实体而让师生在交往关系中共享幸福,应超越裁定而面向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与艺术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仅实用艺术与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纯艺术与一定的技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历史与艺术的历史一样久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总是需要更高层次的艺术观念来引导和互助,这样才能使技术融入艺术之中。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在不断发展的层面上开展和提升的。随着21世纪高科技的日益发展,两的结合表现得更加紧密,并走向新的整合。设计艺术将以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为己任,并以之为手段和工具来创造为人所用的一切产品,它能够克服两之间的不协调和矛盾,并将两有机地整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13.
论怪诞     
通过对中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怪诞现象的探源和浅析 ,认为怪诞是一个流变的概念。初步概括并分析怪诞的审美特征 :反常的构成原则 ;混合恐惧和滑稽的震惊感 ;双重性的功能价值。怪诞与滑稽的区别主要在于反常程度、创作态度和审美价值的差异上 ;怪诞与荒诞的区别在于怪诞更多作为一种创作手法 ,荒诞更主要是一种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4.
The inclusion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to mainstream schools needs effort and cooperation by all those involved. Both educators and medical professions need to be skilled in identifying and supporting neurodiversit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ross-professional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of four of the most prevalent neurodiversities: autism spectrum condition,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and dyslexia,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diagnostic pathway and the subsequent support.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hroughout a number of training events for medical and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asking what a condition was, and how it could be supported. Using a thematic analysis, data from 189 responses were examined and cross-referenced with diagnostic criteria, in addition to identifying the overarching themes of support. Results show a serious gap in awareness and knowledge of neurodiversity in both medical and educational sectors, followed by a cacophony of intervention, breaking the pathway for diagnosis before it begins and ultimately failing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相似文献   

15.
关于心理生活基本性质和内涵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生活是人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构成。理解心理生活的性质和内涵,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性与心理生活。心理生活是人所拥有和创造的生活。二是自我与心理生活。这涉及到人格与自我,主我与客我,大我与小我。三是认知与心理生活。这包括认知的性质:对象的认知和生存的认知。四是意向与心理生活。意向决定了心理生活的一体性和自主性。五是观念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是对意义的追求,意义的基本心理单元就是观念。六是体验与心理生活。心理体验是指感受、感悟、觉解、觉悟、思想、思念、体察、体会等。七是超越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有价值的评判、有追求的目标和有超越的品性。八是创造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有双重的创造功能,包括对外部生活世界和对自身心理行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民族图案纹样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哈萨克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地毯、衣饰、家具、器皿、乐器、马饰等物品上都绘有不同的图案纹样。图案纹样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的意志和精神的物化。古老的哈萨克民族图案纹样艺术的审美心理结构和纹样形式的形成有赖于历史的生成与积淀,印记、装潢、文字、宗教以及生活方式等成为形成哈萨克图案纹样艺术样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比较中国诗话与西方诗学是寻求跨越时空的共同诗学规律,是比风格,比特征.中国诗话与西方诗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智与慧,理性的思辨与慧悟的灵光等不同的全息胚作用下在理论体系和理论形态上的投影.但就二者的发展而言,它们又有换位与合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林徽因诗歌的艺术形式与诗人自身内在的生命体验是一致的,体现了诗人对形而下现实生存和形而上生命存在的观察和思考。它以意象的平凡朴素、语言的凝练工整及哲学意蕴的强烈穿透构成了整体风格的轻灵深邃。诗歌在主题的对立、矛盾和互补上,在篇与篇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对比和并列上,在长句的精心分割与诗行的巧妙编制上都恰到好处地凸现诗人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体验,给诗歌带来了独特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Phytic acid (PA) is the primary storage compound of phosphorus in seeds accounting for up to 80% of the total seed phosphorus and contributing as much as 1.5% to the seed dry weight. The negatively charged phosphate in PA strongly binds to metallic cations of Ca, Fe, K, Mg, Mn and Zn making them insoluble and thus unavailable as nutritional factors. Phytate mainly accumulates in protein storage vacuoles as globoids, predominantly located in the aleurone layer (wheat, barley and rice) or in the embryo (maize). During germination, phytate is hydrolysed by endogenous phytase(s) and other phosphatases to release phosphate, inositol and micronutrients to support the emerging seedling. PA and its derivatives are also implicated in RNA export, DNA repair, signalling, endocytosis and cell vesicular trafficking. Our recent studies on purification of phytate globoids, their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dephytinization by wheat phytase will be discussed. Biochemical data for purified and characterized phytases isolated from more than 23 plant species are presented, the dephosphorylation pathways of phytic acid by different classes of phytases are compar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hytase in food and feed is discussed.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Danish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openhagen, Denmark and HarvestPlus  相似文献   

20.
受传统考试文化、现代消费享乐文化的影响与侵蚀,劳动及其教育观念萎缩的趋势不减,而科技的发展又进一步解放和控制了人的身体,加剧了这种趋势与危机。这些问题的重要认识论根源是身心二元论,劳心者高于劳力者,且认为心的发展与身体无关。其实割裂的机械劳动训练与精神德育灌输,既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又逆时代发展。未来,以纯粹体力劳动为生的职业将不复存在,但劳动并不会也不应该消失,它不仅是人类大脑和智力发展的基础活动,而且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方式,还将是人们生活和娱乐的一部分。因此,劳动教育也应该回归身心融合的本源,发展面向未来美好生活的具有创造性、娱乐性和综合性的劳动学习,开发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兴趣的创生性和融合性劳动课程,让学生的身体、心智与情感等"整全的人"参与到劳动学习与创造中,进而实现劳动意识与习惯以及相关知能意情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