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重要力量,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转型期尤为重要。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主体、内容、方法、环境和载体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弱化。应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新形式、与社会各组织的力量整合、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及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导等方面,探索新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无论是对我13t的城镇化发展还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存在教育队伍建设滞后、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与途径单一、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低等制约因素。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思想状况复杂,心理问题严重,表现为政治冷漠、内心焦虑、精神空虚、感情脆弱,甚至充满怨恨、心怀报复。全社会应该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倡导人文关怀,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构建思想教育新体系,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5.
聂莹 《长治学院学报》2011,28(4):110-113
作为教育主体观的新范式,主体间性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飞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嬗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继承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立论,超越了其对主体和主体间关系的理解,实现了由"占有式"主体向"交互式"主体的转变,实现了由"我-它"世界向"我-你"世界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陷入了"主体-客体"两极模式的困境.主体间性哲学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观进行了重构,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对象化活动转向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的哲学理论提出后,已经运用到很多学科中去.以往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过很大成绩,但由于环境的变化及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这种"主体-客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逐渐被更为合理的"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所取代.倡导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和人文关怀的"交往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成为消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困惑的手术刀.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来,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仍存在不足,文章认为应通过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来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新生代农民工在乐于接受的同时,提高其整体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由于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悬殊导致他们的思想困境与心理问题,这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他们思想困境与心理问题的最好方法,新时期改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从创新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入手。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及教育实践的深入,主体性思想政治不再适应教育实际情况,于是,相关专家学者将"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这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新角度。居峰所著《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2015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主体间性为研究视角,重新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实现二者深层互动,构建基于主体间性的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特殊国情下产生的年轻群体,是影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要充分考虑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现状,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新特点、新方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社会管理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它是社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内涌现出了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较低,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现就西北部(山西省某县)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基于社会管理创新视角,提出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间性具有三个特征:平等性、交互性、多维性.充分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间性的特征,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纠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彪 《教育导刊》2011,(1):13-16
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正在走向主体间性哲学,这一走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和突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诉求主体间性,交往式和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我国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时期的延续、体现和发展。我国企业"用工荒"困境的突破和新生代农民工的高质量就业,除了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教育与培训投入的提高等宏观政策举措外,亟需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指导与可雇佣性开发。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指导与可雇佣性开发远远滞后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需求以及市场需求和职业要求,其困境的破解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部门、市场力量、教育系统、社会力量、家庭单元等多元主体的全方位介入。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为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全社会应给予关注。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特点、面临的主要思想困境及其成因分析,提出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揭示了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主体双方的交往缺失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本文试从主体间性的视阈来探讨如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新时期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克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与突破,主体间性越来越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对主体间性方法的兴起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研究显得十分的必要,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新兴的哲学范式,近年来逐步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梳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深入辨析,进一步厘清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演进。通过探寻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契合点,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的必要性提供科学依据,以期通过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哲学和指导思想转向的必然性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对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问题,须政府、社会、企业、社区和自身等方面的思想引导,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