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师范生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准备和前提,同时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具备有良好从教素质的标志。关注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是教师职前教育发展阶段的关键。文章根据对江西省三所高师院校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和分析,就如何解决当前该省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师院校学生德育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涵,是教师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高师生德育能力缺失的现状,通过强化专业教育、示范教育、自我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和环境教育,培养高师生德育能力。  相似文献   

3.
如何改进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为中小学培养合格师资,是当前高师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实施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到中小学辅教,让学生尽早地熟悉中小学、参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将会极大地提升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师院校地理教育本科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其教学能力是否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视角,文章通过对实习生和中学指导教师问卷、访谈,调查高师院校地理教育本科生的教学能力状况争高校培养状况,结果显示,我国高师院校培养的地理教育专业本科生基本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建议:一是构建合理的教育实践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改革教育实践专业教育课程内容,期待能为高师院校地理教育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师范生教育教学素质的重要标志。新课改背景下,更要注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从生物学科角度出发,总结当前我国教育实践能力的主要培养模式,分析新课改对师范生培养的要求,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林霖在《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撰文认为,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有同样的观念和能力。但事实上目前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具备这种素质和能力,提高在职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是成人高师教育的任务。现行成人高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师与时代比,都有些落伍,缺乏成人高师特点和适应素质教育的能力。因此,革新成人高师教学计划、教材,改革教法是当前成人高师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成人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现状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要求。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教育人才的历史使命。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文章从学校环境,教师和具体教学中三个层面探讨高师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中等教育教师的任务,高师培养人才素质的高低极大影响着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前途。教育部对学生能力、素质教育极为重视,尤其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学生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师范大学实践教学,尤其重视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等。高师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影响着师范生能否胜任教学的需要,本文旨在构建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使教师与学生通过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获得教育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9.
滕妍 《成人教育》2012,(4):41-42
理论性知识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基础教育的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学生只有将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结合,才能真正具备适应将来基础教育工作所需的素质,针对当前高师教育的特点,必须要加强高师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当今信息时代需要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决定性因素.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未来教师的主要来源,加强高师院校师范毕业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育信息化的需要.首先介绍高师院校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接下来以所在高师院校师范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法来了解学校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来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成为重要课题,这也对高校师范专业学生能力训练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当前,由于多种因素制约,高师院校学生在能力训练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为此,高师院校需要探索学生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追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背景下,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水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通过对中国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进行分析,并对当前中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有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存在的诸如教育类课程设置时间少教学质量不高、实践类课程的实施未达到预期效果、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和师范生自主训练动机不强、意识淡薄等制约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并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教育类课程设置、建立分散延续“一贯制”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寻求中小学的帮助等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在师资培养理念、教育教学机制等方面还缺乏适应基础教育变革的能力。高师教育改革必须改变课程设置理念,转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教师教育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教师如何培养也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从高师生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出发,围绕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从生师互动的角度探讨了高师院校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教师教育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教师如何培养也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从高师生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出发,围绕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从生师互动的角度探讨了高师院校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不仅给广大中学教师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也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高师院校教学改革如何进行是一个重大的课题。现行的高师教师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其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学生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中学教育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这种现状,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未来教师的过程中,应该在课程体系中引进新课标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尽早熟悉课改要求,构建学生的知识新体系,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有了极大地发展,但在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上仍存在诸多问题,顶岗实习作为培养学生从教能力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新模式,强化了教师教育的定位,明确了教师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突出了教育教学实践环节,解决了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与职后教育、基础教育脱节的问题,系统探索了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和服务基础教育的新路。  相似文献   

18.
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小学教师的重任,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教师的队伍,而该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研究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现状,指出目前我国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贾卫红 《大学教育》2019,(3):146-148
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对师范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教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基础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不足、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实习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以及教学方面"应试教育"的倾向仍很严重。要提高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必须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开展教学改革、加强教育实习等。  相似文献   

20.
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中等教育教师的任务,高师培养人才素质的高低极大影响着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前途。教育部对学生能力、素质教育极为重视,尤其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学生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