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庄子》中的老子形象立体多面:《庄子·内篇》的老子或遁于情实,或宅心仁厚,或备受推崇;《庄子》外、杂篇的老子多为圣贤师.庄子以“撄宁”发展了老子的“无撄人心”.庄子赞同老子又反思老子,使老子成为自己最大的疑问;庄子入于老子又出于老子,创辟了不同于老子的敞明之所.  相似文献   

2.
孙媛媛 《中文自修》2011,(12):34-35
我发现,有着"老庄"并称的老子、庄子,同样是教育界"种花"的"高级园丁"。老子有他的《道德经》,庄子有他的《逍遥游》。读《老子》的"水论",浅浅悟出水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读《庄子》的《秋水》,  相似文献   

3.
道家指的是以老子思想为宗脉的学术派别的总称.作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老子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其思想的核心即"道".老子思想,有其独特的方法论,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无相生","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哲学方法是一种负的方法.老聃、柏矩、阳子居、关尹、列御寇、杨朱等是老子的主要的弟子.杨朱是从老子到庄子思想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庄子是道家的另一重要学派.其维系了老聃的正统.庄子思想即是以人生哲学为中心的.其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庄子·内篇·逍遥游篇>、<齐物论>中.庄子后学,可分为述庄派、无君派、黄老派三大派.述庄派以继承阐发庄子思想为宗旨.无君派对庄子思想有重要的改造.黄老派的思想特点与庄子也相去较远.  相似文献   

4.
老子与庄子在人生哲学方面各有建树,二者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第一,在现世人生修养方面,老子主张"致虚守静",庄子则讲"心斋坐忘";第二,在现实人生抉择方面,老子讲究"无为而为",庄子则讲"无用而用";第三,在理想人生追求方面,老子追求"见素抱朴",庄子追求"无何有之乡";第四,在人生境界参悟方面,老子追求"上善若水",庄子则追求"齐物逍遥"。老子侧重于弱者的生存智慧,而庄子更加倾向于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当今时代,老庄人生哲学中的精华依然可以启发世人的处世之道,为精神家园的重建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老庄道家哲学中,关于“道”这一范畴,老子和庄子的认识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之处。老庄的天道观,从根本上讲,都是唯心主义的,他们认为“道”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在“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上也有基本相同的看法。但老庄关于“道”的认识也有不同之处,老子的“道”是形而上的本体论,庄子则将“道”内化为心灵的境界;老子强调“道”的自然无为,庄子则追求精神境界的超升;老子的“道”玄不可测,而庄子的“道”则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老庄“道”论之异同,对老庄后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于老庄思想之异同,学界一直存在两种声音:一则认为庄子仅仅为老子的传承者和注释者;一则认为庄子与老子乃截然不同之派别。此两种观点各有其理,但又最终有失偏颇。事实上,庄子确实与老子有诸多共同、共通之处,但庄子又有其独创性,概括说来,主要表现在“道之性”、“道之得”、“道之用”、“道之论”四个方面。厘清老庄思想有助于对后人对原典的把握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老庄的核心政治思想是无为,无为其实有着很深刻的内涵,它类似于西方小政的提法。老子和庄子无为政治思想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老子的无为是君主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权术;庄子的无为关注的是每一个人的生命。庄子的无为思想诚为古今中外最彻底之自由思想,但彻底的结果是陷入了悖论。  相似文献   

8.
《庄子》对老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解决了如何“得道”的问题,本文称之为体道理论。庄子的辩证法源于老子的辩证法,老子的辩证法还只是个雏型,老子注意到了事物相互对立的关系,但老子来说明相互对立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什么,相互对立的原因又是什么,而这一切,在庄子的辩证法中都得到了很明确的解释。把生命现象放到无限悠远的背景上去考察的方法,是《庄子》生命哲学一派以老子的道为平台,构建新理论的典范,因而是典型的对老学发展史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9.
“道”作为先秦道家的哲学范畴,老子是进行的本原性探讨,而庄子却是进行的本体性论述。庄子对老子的“道”有所继承,但更多的是有所发展。庄子“道”论,重视体道的社会实践,主张道艺结合,带有浓厚的世俗化色彩。  相似文献   

10.
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在他的著名著作《庄子》中有十分完整的理论表现.由于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所决定,庄子的美学思想有一个突出的要义,就是虚无,表现在审美态度上,就是“虚静”.认为“道”是宇宙本体的最高境界以空灵自然、无为为美.所谓“虚静”实际上是老子提出的,但是把老子的虚静说中无为和归于自然的一面加以发展的是庄子.他最先肯定了审美过程中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六个方面对《老子本原》一书进行评述:1)辩正关于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的各种异说;2)系统分析老子哲学;3)对“静为躁君”作新的解释;4)对《老子》书中若干词语提出新的训诂;5)划分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的异同;6)将老子之道与希格斯粒子联系起来。由此六个方面,文章认为《老子本原》是当代研究老子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2.
《庄子》内篇的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了》内篇素被认为是庄子本人的作品,本探讨内篇七篇思想的内在统一与完整,阐明内篇七篇的思想内容是一个整体。各篇重点不同。递相延伸,最终合成完整的思想。完整把握内篇的思想,可以比较其与外篇、杂篇的不同以及老与庄的不同,这是分析《庄子》内篇思想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曹魏正始之后,“儒墨之言见鄙,道家之言遂昌”。然而,西晋末年以降,重建社会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思想领域里开始出现公开贬低老庄的现象,孙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孙盛将老子其人定位为中贤,其论老的主要标准是儒家礼教;而他对老子其书的评价则多采用从字面上寻找矛盾的方法展开,以达到有意贬低老子的目的。孙盛的老子观,重拾正始以前的儒家价值观,反映了玄学发展到东晋以后,有识之士对玄学产生的消极社会影响的深刻反思,以及向儒家礼法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老子和庄子哲学思想都是以“道”为核心的唯心主义思想,虽然他们都主张“无为而治”,但在对社会政治关注的立足点和角度上却不尽相同。本文立足于对老子和庄子社会政治思想观点的研究,对二者的差异加以对比,并分析了这种差异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5.
老子假说     
老子是第一个在中国创立哲学这门学科的人,《老子》是中国第一部纯学术专著性的哲学著作。本文对历来有关老子其人、其书的种种质疑和歧见作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就老庄道家的教育心理思想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论述为学论与无为论;学习心理思想,论及学习的意义、过程、原则与方法;德育心理思想,探讨德育的过程、原则与方法;差异心理与教师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17.
许慎《说文解字》的汉字系统释义与《老子》用字辩证法有的很切近,特别是阴阳五行自然之道释义更多的融合了老子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神话思维对《庄子》文本特征的形成有着深刻而内在的影响。它以具象言说事物的方式使《庄子》把哲理完全融入它的寓言系统,《庄子》已不仅是一般说理形象化。而且要是直接用形象说理,寓言本身既是手段是具有本体意义;神话思维不回避矛盾的原逻辑特点使《庄子》意象具有多面性,体现在文本上则是模糊混沌特征;神话思堆的隐喻性使庄子把自己的精神生活融入外物,并在超越外物的表述层次上使象征意义具有多义性,造成文本的开放性召唤结构。  相似文献   

19.
自清初以来,以文章之学评注《庄子》的著作纷纷涌现,造成了庄学的新局面,其中以林云铭《庄子因》、宣颖《南华经解》、胡文英《庄子独见》、陆树芝《庄子雪》等最为杰出。论文对林云铭的传记文献试加梳理,同时,对其《庄子因》一书的著述宗旨略作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