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一是个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全面发展,三是人的智力、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过程中,必须确立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以及是否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依据和标准。江泽民同志所阐述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又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试论邓小平义利统一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当前我党和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而艰苦的任务。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价值观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一、义利关系问题是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这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义利观所作出的…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作为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领导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那么,作为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不言而喻的了。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胡耀邦同志提出了“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新时期的这一重要任务,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有必要重新认真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本文是学习这一理论的体会,主要结合学术上有关争论,说明怎样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容丰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长期以来,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的理解上,理论界一直有所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二是指人体各种机能的全面发展;三是指人的体力、智力和道  相似文献   

5.
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本文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接着分别论述了人学思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为依据。我国在开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从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四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指导作用不言而喻。这一理论从多方面对人提出要求,如尊重个性发展、提升个人能力、维持社会关系、满足人自身的要求等等。从这一角度来看,该理论对当今社会发展而言显得至关重要。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蕴含在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中。基于此,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人类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对于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正处在创建初期,科学把握其学科内涵,正确处理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始终是推动学科科学发展的首要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当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也应当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以使这一学科的建设能开好头、起好步,继而得以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增设这个一级学科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对唯物史观的发展郑晓芸,段鸣骅邓小平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他的一系列重要著作中,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命题,对两个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及...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筹学校是党和国家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专门人才的阵地,根据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要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既明确规定了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又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革命理想、革命人生观和科学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但是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极其重视年青一代的智育,他曾为工人阶级及其子女能享受真正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获得智力和体力的充分发展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在理论上,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的本质联系,科学地揭示了对年青一代实施智育,对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起的重大作用。这为我们社会主义学校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  相似文献   

13.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理论创新。这一论断的提出顺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构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加了崭新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深刻认识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如何处理义利关系,是道德建设中争论的焦点。那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义利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看法,既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又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原则和方法,从而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一、完整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考察和处理义利关系问题,为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邓小平同志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指出无产阶级从事革命和建设都是为了争取无产阶级和劳动者的利益,而利益中最基本的是物质利益;如果只讲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开辟及其不断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不断探讨的重大问题。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一代又一代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推向前进。深入研究建党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结概括基本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这一战略价值目标的提出,既科学阐明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又深刻把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规律,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义和利的关系问题。他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提出社会主义应该充分重视个人的物质利益,同时倡导恪守社会主义道德,并且力争使两者完美地统一起来。这不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学说。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斗纲领,规划了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蓝图,展现了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前景.胡耀邦同志在报告中突出地强调了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方针,提出了对青年“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加强党的历史和党的革命传统的教育”,“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以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者的重大任务.而且胡耀邦同志还指出:教师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而我们的学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实践是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它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这四大文明建设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具体思路。具体来说,物质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建设推动人的政治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决议》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规律,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核心和实质的是其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科学地回答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重大问题,初步探索到了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