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由于课讲得实在精彩,迷住了听者,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一位教师请教这位老教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老教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 故事中历史教师精湛、高超的课堂教学技艺令人折服,震撼人心。它源自于五个字:用一生备课。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很成功。有人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起初读到这个故事时,我就不能不被书中那位教师的话所震撼:用一生的时间准备一节课,这是怎样的一种敬业与追求啊!  相似文献   

3.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由于课讲得实在精彩,听课的教师陶醉其中,竟然忘记了记录。课后,一位教师请教这位老教师:"你花了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4.
课外功夫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提及一位老教师备课的事,很发人深思。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出色的公开课,博得听课者的热烈赞扬。课后,有人问老教师:“您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回答是:“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直接准备只用了十五分钟。”这位老教师的回答道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备课经验。他所说的“准备了一辈子”,并非说为了上这一节课,要用一辈于的时间来备课、写这节课的教案;而是说,教师平日在读书、接触学生、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知  相似文献   

5.
<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着33年教龄教师的一节公开课,讲得非常出色,以至于听课教师都入了迷。课后,一位教师问:"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教师这样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一生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堪称“经典之经典”。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受到普遍好评。当这位老师的同行问他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相似文献   

7.
一位有30年教龄的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课后,一位听课教师问道: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了自己的学生了。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小时吧?那位老教师微微一笑,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我上的每一  相似文献   

8.
近日,翻阅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把前来听课的邻校教师完全迷住了。课后,同行们请问这位教师,为备这节课花了多少时间,这位历史教师回答道:对每一节课我都在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不  相似文献   

9.
一位特级教师上完公开课后,有位年轻教师对这位特级教师说:“您的课太精彩了!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了自己的学生,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两个小时吧?”这位特级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大半生!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倾我一生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课内容的直接准备或现场准备,我只用了20分钟。”确实,从某种角度来讲,教师的工作除了真正的课堂教学以外,为其教学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视为“备课”。所以,  相似文献   

10.
好课要多磨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工作了33年的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后.一位教师问他:“请问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改错题精练     
一位特级教师上完公开课后,有位年轻教师对这位特级教师说:“您的课太精彩了!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了自己的学生,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两个小时吧?”这位特级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大半生!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倾我一生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课内容的直接准备或现场准备,我只用了20分钟。”确实,从某种角度来讲,教师的工作除了真正的课堂教学以外,为其教学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视为“备课”。所以,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十分精彩,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下课后。大家请教他有什么良方,他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节课的。”  相似文献   

13.
不少教师的试卷“讲评课”往往是一讲到底,我讲你听,我讲你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了兴味索然。不久前,一位校长给我介绍了一节试卷“讲评课”的案例。  相似文献   

14.
终生备课     
报载:一个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他的课讲得非常好,听他课的教育局干部和外校老师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可以说我准备了一辈子;而对这节课的教材,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如果我们把直接准备叫“小备课”的话,那么终生备课就是“大备课”。 所谓“大备课”,就是教师为了教好书,育好人,在自己从教的整个生涯中,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以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永不停息地去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去研究教学和提高教学。一句话,教一辈子书,备一辈子课。  相似文献   

15.
近日到外校去听公开课,一位女教师执教的《华南虎》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片掌声。这节课也深深打动了我,激动和回味之余,我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课后和一位同行交流时,他无意说了一句话:“这节课的气场很足。”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记叙了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一节公开课的情景:听课的人们“听得人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① 的确,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  相似文献   

17.
一、情景再现 一节七年级美术公开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结束后,听课的老师开始评课了。 甲老师:这节课准备很充分,我觉得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不错,能突出重点讲透难点,教学效果挺好的! 乙老师:今天主要是来学习的,青年教师应该多向老教师学习,我也觉得这节课上得很好。  相似文献   

18.
昨天下午,儿子兴冲冲地告诉我:“妈妈,明天我们要上公开课,是一位外校老师给我们讲《少年王勃》!”“是吗,妈妈看出你很兴奋,你一定做好了上好这节课的准备了,对吧?”我从厨房中走出来,微笑着问。“那当然,我明天一定要多回答问题!”说完,他竟哼着歌曲走了。看得出,我的这位善于表现,好胜心强的儿子真的对这堂课很感兴趣,我也不由得关注起这节课来。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工作了三十三年的教师,举行了一堂非常成功的观摩课后,有人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实验室的准备,则花了约十五分钟。”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以至于听课教师都听得入了迷。课后,一位教师问:“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