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东美先生通过比较分析希腊、欧洲和中国三者的宇宙观,指出西方宇宙观偏向于科学,而中国宇宙观更偏重艺术。谈论世界或宇宙时,不可执着于自然层面而立论,而是要不断地加以超化。从自然宇宙论上升至人性论、价值论,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特色,也是方先生谈论中西宇宙观的归旨。  相似文献   

2.
中西思维差异源于宇宙观的不同,西方是主客二分、物我分明的宇宙观,而中国则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由此发展下去工,西方就形成了以形显义的分析型语言体系,中国则形成了以意驭形的“人治”语言。本文从中西思维差异出发,探讨了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子建构和语篇组织模式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英汉互译的转换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代新儒家中,牟宗三先生看中船山的历史哲学,认为蕺山是宋明理学的殿军,故牟先生对于船山学总是忽略之;徐复观先生的精神则放在先秦及两汉;相对于此,唐君毅先生对于船山学很能有其相应的理解,故唐先生的船山学值得探讨。唐先生并不强调宋明理学的分系,认为张子与船山为气论一派,而不同程朱陆王。唐先生的船山学,重视船山的天道论与人性论,船山特重人成,故吾人亦谈唐先生对于人道论的阐发。此文中,唐先生并未引船山原文,主要就其心中的船山印象作一发挥,然大致可以看出,主要是以《张子正蒙注》为背景所作的论述。《张子正蒙注》谈变化气质、气质之性,船山亦有文字诠释之,而唐先生能分别出张子与船山所重注之性之不同。依此吾人把唐先生此文作一分析与探讨,以见唐先生所侧重的船山学之面向。  相似文献   

4.
《湘南学院学报》2017,(1):38-43
近代以降,"中西交通学"衍生为独立学科。一批近代学人如陈垣、张星烺、冯承钧等人开始致力于中西交通学研究,而向达则为其中之卓然代表。向达一生勤于著述,在中西交通学领域终以《唐代长安和西域文明》《中西交通史》《中外交通小史》立世,与张星烺、冯承钧一道开创了中西交通史学科体系。后期致力于整理校对中西方交通史料,为中西交通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钱穆的中西教育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他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研究,并与西方教育进行比较,对二者的意义取向、精神特质和培养目标加以对照分析。在中西教育意义差异上,他认为西方教育意义仅为功利。而中国教育则在教人为人;在中西教育精神差异上,认为西方教育精神失于冷酷,而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则充满情意;在中西教育培养目标上,认为西方教育至多可培养出专家,而中国传统教育培养的则是通德通识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从三个方面对唐君毅先生《中国哲学原论》中有关《肇论》之《般若无知论》的诠释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唐先生有关般若智慧体性的论述,与佛教般若学自身理论及《般若无知论》的实质内容相比较,出现了一定的疏离与偏差。唐先生并未严格遵循诠释学的"对象自主性规则",而更多从"诠释者"自身意向出发,所以才出现了上述偏差。  相似文献   

7.
在比较中西的美学、诗学观念过程中,许多学人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认识,认为中国人对待自然是"天人合一"的态度,而西方人对待自然则是"天人对抗"的观念。由此观念出发,中国人对待"自然美"是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与追求,而西方人则是"征服"与"对抗"。对此观点,本文进行了辨析与反驳,认为不能简单地这样看待中西美学、诗学中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哲学基础、艺术实践等方面探讨中西移情理论的异同。中西移情理论都认为移情是人之“情”向外界事物的感入与外射,主体和对象之间构成一种和谐的审美关系。两者的不同主要是:(1)“情”的内涵不同。西方所谓之“情”主要指人的性格、人的生命、人的整个精神气质;中国之移“情”则主要指情绪、心境。(2)移情方式不同。西方是扩张的自我同化一切,表现为由“我”及“物”的单向流程;中国则是主体与对象平等相待、互为作用的感应与寄托。  相似文献   

9.
比较分析了中西建筑光空间不同要素,认为西方建筑强调精神空间,密室是其建筑的核心,光线幽暗而神秘;而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空间为4柱间,其光环境注重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光空间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化及地域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自然观的不同使得中西方艺术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中国人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侧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侧重人与自然的对立、差别,以及人对自然的征服,也可以说是“天人有别”。把握这种基本的不同对我们理解中西方艺术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中西方哲学的角度对于中西翻译理论作了比较,认为中国哲学趋向于直觉致思,而西方哲学趋向于分析致思。正是由于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使中西翻译理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中国翻译理论具有较大模糊性,强调悟性及人文性;而西方翻译理论则有较大的明晰性,强调理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民国蜀中禅门大德、维摩精舍主法盐亭袁焕仙老人曾在灌县灵岩寺讲授《中庸》,其间对中西文化进行过比较。他认为西学追求事物的实用而未明其道体,故拘泥于物;中学强调明道体而未起功用,故困囿于理。并指出西学役物之弊在于导向残杀攻伐,中学囿理之弊在于容易柔情不振,从文化性上揭示了近现代列强凶暴、中国积弱的原因。他还用道体的特质超越了逻辑的局限,消解了中西关于逻辑的争辩。他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发展优秀文化,建设富强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西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下创生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和不同的传统哲学。对于自然或自然界的范畴问题而言。就是个案。文中主要从本体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这两个视角对中西传统哲学中的自然特质的差异作扼要比照分析。  相似文献   

14.
自然生命谈     
对于自然科学 ,我恍如一个婴儿 ,没有任何发言权。作为自然赋予的个体生命 ,东扯西拉地谈一点对于自然生命的感想 ,不至于太越界罢。首先碰到一个大难题 ,自在的自然里 ,一切的物都是有生命的吗 ?回答可能绝然不同。许多人会说 ,有机物才有生命 ,无机物没有生命现象。古人可不这么想。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掌门人泰勒斯就认为 :“万物都充满了神”(罗素《西方哲学史》) ,因此他判定磁石体内具有灵魂。远古时代的哲人大约也受到“万物有灵论”思潮的影响 ,以人之魂来比附物之性 ,当然不周全。老聃五千言哲学诗 ,《四十二章》曰 :“道生一 ,一生…  相似文献   

15.
研究纳兰性德的同志们对《人间词话》中“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①这段文字一直有分歧理解.本文试结合王国维的其他论述.谈谈自己的认识,以就教于纳兰专家和广大的读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纳兰的词作多有评论,其着眼点各有侧重.清代词论家谭献认为“蒋鹿潭《水云楼词》与成容若、项莲生二百年间分鼎三足.”王氏不同意谭的观点:“《水云楼词》小令颇有境界,长调惟存气格;《忆云词》(按项莲生词集)精实有余,超逸不足,皆不足与容若比.”②在此他肯定了纳兰兼有蒋项之长,小令长调均有境界,且精实而超逸.这主要是从境界方面着眼的.王国维又说:“《衍波词》(按王士祯词集)之佳者,颇似贺方回,虽不及容若,要在浙中诸子之上.”③这是从词创作的总成就上进行比较,他认为纳兰不仅高于浙中名家朱彝尊、陈维崧,也高于当时颇负盛名的王士祯.王国维在另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毛泽东对中国文化典籍涉猎极广,钻研精深.从1910年秋天起,他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对毛泽东早期的中西文化观发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有陈独秀、杨昌济等人.青年毛泽东高度评价陈独秀传播西方文化和思潮的功绩,"认他为思想界的明星",他的活动,"留着大大的一个纪念于新思潮"(《湘江评论》创刊号).毛泽东按照陈独秀"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决择人间种种之思想"的号召,力图要在中西文化和思潮的比较中,找到一种有效地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武器.杨昌济是毛泽东的伦理学教师,对中国古典学术思想和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对于西方的学术和文化的认识也达到了深湛的程度.青年毛泽东坚决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他要求大力引进西方文化来改造封  相似文献   

17.
《诗经》与《荷马史诗》作为中西方诗歌源头活水,在文学发展的起点上,就已经闪现着迥异的诗歌精神,而在文学的未来发展过程中,中西诗歌精神更产生了无法预料的演变。以开阔的眼光看,中西诗歌精神的差异涉及到作为运思方式的背景与土壤的经济形态和文化宗教的差异,又涉及到作为中西诗歌精神的集中体现的审美意蕴和语言文字的差异。通过对上述诸种差异的比较,凸现中西诗歌精神各自的特质,从而发现,差异源于中西民族迥异的哲学宇宙观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哲学思想中"道法自然"与"人为自然界立法"、"齐物我"与"人是万物的尺度"、思与悟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他物的关系,以及认识自然的方法不同,造成了中西绘画,特别是传统的中西绘画差异悬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与《窦娥冤》两剧进行比较,认为,中西悲剧的差异主要是由中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审美心理和情感表达方式不同所致。从悲剧角色与悲剧冲突两个角度进行论述,认为西方悲剧精神较张扬,表现出较强的个体自主意识,而中国古典悲剧精神往往较含蓄内敛,悲剧角色缺少自主意识。故本人以为欣赏中西悲剧应该注重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迟敏 《华章》2013,(32)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中国传统绘画面临着与西方及其他地区的艺术文化碰撞。谈到把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创作画家,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林风眠。林风眠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中西融合的主张。“他所说的融合,在技法上是主张中西艺术优势互补,取西方绘画造型能力之长,以补中国传统绘画在对自然和人物形象客观真实塑造及表现方式之不足,而避免西方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绘画形式的过于强调形似或如实描写,而在主观情意表现方面之不足,以及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有时过于脱离对广大群众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