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传统戏剧一直以曲为本,坚持戏剧的抒情作用,忽视其叙事性。随着研究深入,针对中国传统戏剧叙事的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戏剧中抒情重于叙事的原因,进而分析传统戏剧叙事的方法和形式,同时与西方戏剧传统叙事方法进行对比,凸显中国传统戏剧叙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叙事学界关注的是民间故事、神话和小说的叙事,而忽视了戏剧的叙事.通过对<哈姆莱特>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戏剧叙事策略:首先,戏剧中多个叙述者的外聚焦视角叙事不仅能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而且还能造成一种特殊的叙事气氛,提高叙事强度并引导叙事发展;其次,作为"魔器"的"戏中戏"叙事是本剧叙事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最后,哈姆莱特国王的鬼魂是叙事的"国王",主宰着全剧的叙事走向.上述叙事策略显示出莎翁独到的戏剧叙事艺术,同时还泽被后世,促进了戏剧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叙事的戏剧化是指在叙事活动中借用戏剧的元素、形式与力量来达到叙事目的。张爱玲的叙事戏剧化表现在运用戏剧元素强化叙事效果,通过戏剧与人生的关联性揭示人生本质,从而将作品象征化,创造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叙事效果,在揭示人的存在的被动性时,具有存在主义的某些思想色彩。  相似文献   

4.
叙事的戏剧化是指在叙事活动中借用戏剧的元素、形式与力量来达到叙事目的。张爱玲的叙事戏剧化表现在运用戏剧元素强化叙事效果,通过戏剧与人生的关联性揭示人生本质,从而将作品象征化,创造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叙事效果,在揭示人的存在的被动性时,具有存在主义的某些思想色彩。  相似文献   

5.
刘恒 《天中学刊》2014,(4):108-110
陈凯歌电影有着多元化的主题和叙事方式,其中运用戏剧影像参与影片叙事是其电影的独特之处。陈凯歌电影中的戏剧影像在展示人物生活时代的戏剧文化、给电影涂抹上浓重的戏剧意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陈凯歌在其电影中建立起了一套独具中国传统美学特征的戏剧影像,以此来完成电影叙事并传播和阐释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显示了华语电影民族化生存的意义和可能。  相似文献   

6.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的复调叙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兰德娄的代表作品《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是现代派戏剧的杰出之作。其巧妙的复调叙事结构使戏剧题材和形式变得耐人寻味,严肃深刻,塑造了完美的戏剧艺术境界。通过分析该剧复调叙事结构的基本特征,研究了复调叙事结构如何使该剧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戏剧艺术整体。  相似文献   

7.
教育戏剧是一种过程取向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重视幼儿的身体参与,为幼儿的“身体叙事”提供了平台。本研究以“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肢体表达与创作,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一个大班为研究对象,实施了4个主题共1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教育戏剧中幼儿的“身体叙事”容易出现与故事分割、走向“表演”、程式化等问题,经过研讨与改进幼儿“身体叙事”的经验逐步生成与发展,实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有关教育戏剧之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与提升,始终关注和跟随儿童,教师组织策略的丰富化与灵活化。为了建构有助于幼儿“身体叙事”发展的教育戏剧活动,教师应自觉运用“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实践中幼儿的肢体表达,研究引发幼儿“身体叙事”的条件,合理利用戏剧习式,增进幼儿的“身体叙事”。  相似文献   

8.
恩古吉的《大河两岸》是莎士比亚戏剧在非洲语境的戏仿。本文拟从《大河两岸》的表层叙事逻辑,即小说开篇与结尾段落的呼应这一细节描述出发,阐释恩古吉如何在小说中建构“失衡-平衡-再失衡”的叙事模式,从而颠覆西方传统戏剧“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叙事话语,实现重建社会秩序的反思书写。小说问题化的结局实则隐伏着诸多社会冲突,表现了作者欲倚靠肯雅塔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建构民族主义话语的愿望,更隐喻了后独立时代肯雅塔政府“原谅与遗忘”政策可能带来的政治焦虑。  相似文献   

9.
教育戏剧是一种过程取向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重视幼儿的身体参与,为幼儿的“身体叙事”提供了平台。本研究以“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肢体表达与创作,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一个大班为研究对象,实施了4个主题共1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教育戏剧中幼儿的“身体叙事”容易出现与故事分割、走向“表演”、程式化等问题,经过研讨与改进幼儿“身体叙事”的经验逐步生成与发展,实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有关教育戏剧之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与提升,始终关注和跟随儿童,教师组织策略的丰富化与灵活化。为了建构有助于幼儿“身体叙事”发展的教育戏剧活动,教师应自觉运用“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实践中幼儿的肢体表达,研究引发幼儿“身体叙事”的条件,合理利用戏剧习式,增进幼儿的“身体叙事”。  相似文献   

10.
契诃夫的早期小说特别注重文体 ,对话体和戏剧体成为契诃夫独特的叙事方式。契诃夫小说与戏剧的联系 ,还表现在情节和叙事结构上的戏剧化 ,尽力追求文本的戏剧效果。契诃夫的中后期小说更重视叙述视角的转换 ,常常呈现出第三人称全知叙述和第一人称限知叙述相互交叉的复杂的叙事格局。在时空观上 ,契诃夫时而淡化时空 ,时而又严守时序 ,显示了叙事风格的多样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1.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后期英国唯美主义的领军人物,其创作体裁之广,鲜有人及。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在戏剧、小说、童话、诗歌和文论领域都留下了惊世之作,然而真正使他轰动英国文坛的则是他的戏剧。其中以《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等4部喜剧广为人们所熟知。透过作品中所塑造的不同的女性人物形象,我们却能深刻地了解王尔德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艺术家对女性主义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是个有现代意义的作家。他在最有成就的戏剧创作中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他对戏剧“前史”的变异和不依赖前史,与强调语言在戏剧中作用的后经典叙事理论不谋而合,由此也构建了一种与其艺术自主理论一致的新的现实,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鸠那罗的眼睛》是苏雪林唯一的唯美主义剧作,其比较纯正的、东方式的唯美主义趣味,有别于现代文坛其他作家对西方唯美—颓废主义的"创造性不忠",代表了现代文坛对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颓废主义的一种纯艺术角度的接受。这部剧作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苏雪林曾经受到唯美—颓废主义的短暂而深刻的影响,并对之给予了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论奥斯卡·王尔德《认真的重要》中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剧作家,与莎士比亚、本·琼森、谢里丹并称为英国戏剧史上的四座高峰。在他的喜剧中,最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和喜剧才能的作品就是TheImportanceofBeingEarnest(《认真的重要性》)。从他诙谐幽默的语言入手,运用文体分析理论中语言形式及其功能的关系来认识该作品中体现的双重性,从而见证这部历演不衰、百看不厌的喜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五四前后,在新文学阵营里,对王尔德作品的译介曾形成一股热潮。郁达夫是最早将王尔德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作家之一,他不仅翻译了王尔德的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而且还翻译了王尔德为这部小说所写的《自序》。与此同时,王尔德对于“美”的执着追求,他的非功利主义和非道德主义的文艺观,以及他对表现颓废、堕落等带有“恶之美”色彩的生活的偏爱,都在郁达夫创作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相似文献   

16.
关于奥斯卡.王尔德和文学理论的关系,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唯美主义和生活模仿艺术的观点,然而王尔德的理论体系不仅仅是这么一点,吴刚教授所著《王尔德文艺理论研究》,作为国内第一部综合专门论述王尔德文艺理论思想的专著,从王尔德理论中批评及批评家的功能和位置,艺术和道德,艺术和自然,艺术和社会的角度深层次地分析了王尔德的理论体系。这种研究角度和方法为王尔德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与追求大团圆结局的传统童话不同,王尔德的童话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有着对死亡异乎寻常的关注。但是,死亡在他的童话中丝毫不见血腥与残暴,反而成了表现美的最佳形式。对王尔德的童话进行细致梳理,可发现王尔德对死亡异乎寻常的关注以及将死亡审美化的倾向源自其对"唯美主义"理想的追逐和对永生的渴求。因此,王尔德死亡美学的本质就是生存美学,是以自由精神对抗理想的陨落和侵蚀、超越死亡的恐惧和困顿。  相似文献   

18.
Oscar Wilde is perhaps the most well-known historical homosexual in the public imagination. However,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queers less connected to “gay” labels, Wilde appears other and forgettable. To reanimate Wilde's memory for twenty-first-century queers and ensure his legacy going forward, I read the 1997 Oscar Wilde monument in Dublin, Ireland. Through discursive, visual, and material analyses, I argue the monument first complicates Wilde's sexuality, casting doubt on his gay label. Second, the monument reframes Wilde as the practitioner of a proto-queer sensibility. In doing so, the monument marks historical anachronisms and renders Wilde a more resonant figure for contemporary queer audiences.  相似文献   

19.
奥斯卡·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童话《快乐王子》很好地表现了他唯美的思想,但也对现实进行了揭露,只是也是一种唯美式的拯救。在这篇童话中有美的过程,也有着非幸福快乐的结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讨论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审美主张。王尔德把道连的道德转移到画像上,塑造道连这个唯美形象是王尔德毕生所求的高度。但是,他仍然没有能够通过画像来区分道连以及道连和道德现实,因为道连还是不能够承受道德施加的重压。显然,道连属于王尔德主观上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里面力图塑造的唯美形象,但仍然不是一个已经超越了道德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