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柳州师专学报》2015,(5):35-38
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单位在形式和语义上发生的变异,流行语的出现正是这种语言变异的结果。流行语作为日常表达中优先选择的一类语言,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社会心态,传递大众情绪和群体意志。本文考察流行语的形式和语义两个层面的变异特性。  相似文献   

2.
马原  贾勤 《教师》2015,(17)
自1969年计算机网络的诞生,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走过近半个世纪并且逐渐影响至世界各地,甚至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于是,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其标志性特征就是语言的变异性.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个基本要素,网络语言变异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层面的变异.本文以英汉网络语言的谐音变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英汉网络语言变异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出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也为跨文化网络语言交流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修辞格是为了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借助特定语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修辞格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变异性,本文将从修辞格的语音变异、词语搭配使用变异、语法逻辑变异、语言单位的排列变异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诗歌语言是一种变异性的艺术语言。从语言的组合和结构形式上来看,诗歌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违背,同时也是一种创造和发展。它与常规语言相比较,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变异性。正因为它的变异,使之更具诗性,成为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诗之所以为诗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零度和偏离理论探讨了诗歌语言的变异性。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等角度揭示诗歌语言变并性的特点最后,以“心理距离说”为依据,指出变异语言与审美心理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文学语言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规范化的全民族共同语,狭义的仅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狭义的文学语言具有变异性的特点,这表现在语音、语义、语法、语体以及文字的形体等方面。变异是相对于常规而言的,并不是不合规范。变异性的文学语言是符合交际的合作原则的。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变异和常规是可以转化的。  相似文献   

7.
语体是适应不同交际目的、内容、范围需要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体系。按语体学理论,为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情绪化的诗歌语言应是抒情语体。和规范语言相对而言,这种情感语言就是变异的语言。抒情语体的变异性大致表现在语音的谐变,词语及句法的变异,作品书写形式的变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19,(4):63-67
互联网社交网络语言有变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比较语言变化和语言变异基础上,厘清了网络语言变异的概念;从词形变异、词义变异、谐音变异等方面,探讨英汉词汇在网络环境下的变异形式;从社会文化背景、心理动机、网络限制等方面分析词汇变异的原因,指出网络词汇将会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而继续变化。  相似文献   

9.
艺术语言是遵循情感逻辑变异化的语言,是作者和读者去感受和体验的意识活动及审美过程,以其变异性和"有意味性"组成了艺术语言审美化的言语形式,具有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诗意美。  相似文献   

10.
语言变异是偏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在意识流小说中,语言符号以多种变异形式服务全文情境和人物情感。文章基于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分析词汇变异、语音变异、语法变异和语域变异四种语言变异形式在小说中的功能与作用。语言变异现象在《尤利西斯》中不仅极具表意功能,也能有效地刻画和再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1.
艺术语言的变异性、吁情性和隐指性等审美特性是艺术语言区别于常规语言的根本特性,是艺术语言成为语言中最富有艺术魅力和艺术活力的语言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语言顺应论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语言使用的本质,指出语言使用实际上是人们不断地对语言作出选择的过程,构建了一个研究语言的新框架。语言的三大特性顺应性、商讨和变异性使语言的选择成为可能。而外语教学从内在属性上讲也符合语言的三大特性。语言顺应论与外语教学的关系紧密,对实际外语教学过程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中的变化技能历来为教育家所重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变化技能使教师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优化技能,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的变化技能历来为教育家所重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变化技能使教师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优化技能。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日语隐语具有变异性、形象性、幽默性、粗俗性、短暂性、人为性等特性。日语隐语在构词过程中,语音、语意、语用发生变异,显示出日语隐语具有借用、省略、反切、变音、换词、转变语义和改变用法等构词特征及规律。  相似文献   

16.
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菜单的汉英翻译可以被视为一个选择过程,这一过程被它的三个属性所决定,即: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和其他语言使用类型一样,菜单翻译受制于语言及社会一文化习俗。译者应当在翻译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在目标语语言和社会文化范畴做出动态的顺应,以得到理想的菜单译文。  相似文献   

17.
基于顺应理论与价值观,言语顺应的合理性是按文化价值观构建语言体系,而不是从经验与传统行为的准则中抽象出来。对顺应理论的正确认识可以帮助学习者在语言交际中正确理解和运用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较深入地分析了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变化性、协商性与适应性各自的内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以仿拟为例,从一个侧面探讨了语言的这三个特性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但同时语言在某种情况下又具有相对可论证性。本文将以语言任意性原则作为基准,通过对索绪尔提出的语言不变性和可变性理论的阐述进一步说明语言的相对可论证性这一原则,同时在相对可论证性的视角下来分析英语食物名称符号的形成过程,从而探析其背后隐含的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