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教授崔允郭博士认为:“教学有没有效率,并非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放眼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低效甚至无效教学仍不乏其人,师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收效甚微.那么,造成语文课堂低效的原因有哪些?教师到底应该注意哪些策略,才能生成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教师们在反思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时,都喜欢大谈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反馈、学生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而把一堂课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教学目标给忽略了,忘记了“‘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所以笔者认为,造成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还不够明确。也就是说,许多教师经常不明白一堂语文课究竟应教给学生什么。  相似文献   

3.
特级教师钱梦龙谈备课的方法时说:“每次备课.我总要把课文一遍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有的课文语言优美,声情并茂;有的课文说理严密,逻辑性强。我就采取不同的读法来评析、鉴赏、品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钱梦龙就是在用心走进文本。教学设计就是要用心关注文本,反反复复地想。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从三“会”开始。  相似文献   

4.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能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课堂上老师似乎什么都“提到”了,但并不知道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不知道什么知识应该在什么阶段教,语文课堂只是教课文、教思想,这是典型的“提到”式教学。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文本的文学解读出发,根据生情设计精简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一课一得甚至多课一得,读写结合,“教会”学生;同时,学生知道与熟练掌握还有很大的距离,教师要创设各种境遇,让学生反复操练,在“操千曲”中“习得”。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聚焦的话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教”。“教什么”属于事实范畴,具有可以重复和可以迁移的特点。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什么”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与主旨。  相似文献   

6.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教师的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体现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如何才能达到“一发”牵动“全身”的效果呢?现根据我在《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一课设计的几个问题来谈谈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刘胜娟 《新疆教育》2012,(10):92-92
语文课堂教学同其他课堂教学一样,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的主阵地。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育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卢梭更明确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激励、去唤醒、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克服不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健康的心理品质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四点认识:一、目标要实和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向40分钟要效益,就必须在课前预设中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的问题,其中“教什么”很重要,教师须在做好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好教学目标,目标指向明确,学生求知欲望才会强烈。教学目标就像靶子,  相似文献   

9.
当前语文教学中,确有许多教师对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困惑不解。面对新的课改理念,他们茫然无措,无所适从,教学方法非“左”即“右”,只有形式而少有实效的课堂现象屡见不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不甚理解,二是对语文课的基本特征尚不清楚,于是教学中机械照搬模式,邯郸学步,结果迷失了自我。语文课该怎么教?语文课堂教什么?这成了摆在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大问题。而相比之下,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故本文就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略谈浅见。语文课堂教什么?  相似文献   

10.
语文难教,唯其“难”,才有无限探索的天地,才能激起无限探索的欲望,所以语文教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流动的艺术。在此我仅就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的体系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想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应该都有,不应该有残缺;二,在这些应该教的东西里面,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其间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不应该乱。问题的艰难性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确定这两个问题的依据: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本期我们发表马正平教授和李真微老师的两篇文章,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写作行为涉及到的,第一是“为什么写”,第二是“写什么”,第三是“怎么写”;中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是不是可以从这三者的统合中找到一个可以依凭的线索呢?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问题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文言文教学是重在字词的积累还是重在文章的理解?③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的体系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想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应该都有,不应该有残缺;二,在这些应该教的东西里面,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其间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不应该乱。问题的艰难性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确定这两个问题的依据: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本期我们发表马正平教授和李真微老师的两篇文章,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写作行为涉及到的,第一是“为什么写”,第二是“写什么”,第三是“怎么写”;中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是不是可以从这三者的统合中找到一个可以依凭的线索呢?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问题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文言文教学是重在字词的积累还是重在文章的理解?③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的体系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想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应该都有,不应该有残缺;二,在这些应该教的东西里面,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其间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不应该乱。问题的艰难性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确定这两个问题的依据: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本期我们发表马正平教授和李真微老师的两篇文章,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写作行为涉及到的,第一是“为什么写”,第二是“写什么”,第三是“怎么写”;中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是不是可以从这三者的统合中找到一个可以依凭的线索呢?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问题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文言文教学是重在字词的积累还是重在文章的理解?③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的体系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想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应该都有,不应该有残缺;二,在这些应该教的东西里面,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其间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不应该乱。问题的艰难性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确定这两个问题的依据: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本期我们发表马正平教授和李真微老师的两篇文章,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写作行为涉及到的,第一是“为什么写”,第二是“写什么”,第三是“怎么写”;中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是不是可以从这三者的统合中找到一个可以依凭的线索呢?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问题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文言文教学是重在字词的积累还是重在文章的理解?③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哲学家称之为“对话”。语言学家称之为“言语主体与言语作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心理学家称之为“同化”和“顺应”,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主要就在于学生与语文之间是否发生了这种内在的交流.以及这种内在的交流是否流畅,是否完整,是否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语文”都是个性化的、不确定的。事实上,各不相同的学习个性和千差万别的文本个性,也决定了我们实施阅读教学必须灵活多变,追求个性教学。在实践中,也只有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构建富有“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教应从何入手呢?  相似文献   

16.
朱鹏荣 《教师》2010,(6):30-30
本文以常态课教学实效性为目的,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等问题潜心研究,寻求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理性的顿悟——回归简单朴实的常态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试论说课的本质特征及其价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课”是授课者对课堂教学策略的表述活动,它主要是指授课者对课堂教学形成“怎样才叫教得好”、“怎样教才能教得好”、“为什么可以这样教和这样学”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中介。说课所具有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性品质正是触及教育中介属性的本质,说课具有促进教学与教研协调发展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什么”的问题。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闲惑所在.这牵涉到语文教学的目标、特点、效率以及教学走向。本文重点谈一谈小学语文“不教什么”的问题,因为只有弄清楚“不教什么”,语文教学才会有效乃至高效。那么,什么内容不需要教呢?  相似文献   

19.
胡凤 《考试周刊》2012,(40):124-124
对于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来说,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需的,也是很现实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是老师们一定要思考的问题。 1.做好教学设计 1.1以学生为主体,不拘泥于教学设计。 为什么有时教师设计极佳的课上下来效果却不理想?其实原因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对象——学生。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话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无外乎是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等,是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思考;“怎么教”,指选择什么方法来实施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侧重于材料的呈现和组织形式。近日,笔者有幸参加教研活动,三次执教《诺贝尔》(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内容)。三次执教,三次打磨,三次提升,笔者对语文课堂有了一些深入思考,逐渐厘清了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