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影响,按照中文表达方式和语言规则及习惯行文而导致的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利用学生写作中的若干中式英语例句,探讨了中式英语的成因以及提出了如何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英语写作的基础是写好英语句子。要写出好的英语句子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法基础,而且还要掌握中英不同的文化并注意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写英语句子或文章总摆脱不了母语的干扰,也就是在写作过程中用汉语思维方式来选词造句。这样的句子就是英美人士所说的中式英语。中式英语在使用英语的中国人中普遍存在,但不会被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因此,思维方式在标准的英语句子写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英语思维方式进行分析,阐述如何规范英文句子写作。  相似文献   

3.
陈琳 《考试周刊》2014,(74):96-97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母语文化和思维等的影响,在语言输出中易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本文以写作为研究对象,在母语负迁移的理论基础上,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表现形式进行归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就是写作,英文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英语学习者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式英语普遍出现在大学生的英文写作中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针对高职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期望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71):86-87
中式英语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母语负迁移影响下产生的一种语言形式,母语负迁移是出现中式英语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综述国内外母语负迁移视角下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中的中式英语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母语的负迁移和语义韵意识淡薄是制约英语口语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对母语负迁移、语义韵的研究多集中于写作与阅读,很少关注口语。本研究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和语料库分析的方法,对中式英语中存在的动名搭配错误、情态词语使用和语义韵进行研究发现:(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表达中存在动名短语误用、搭配偏差的问题。(2)在情态词语的使用上形式单一、表达不够委婉。(3)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母语负迁移。(4)语义韵意识淡薄使中国学习者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套用汉语的词汇、句式、语法来表达英语,导致中式英语现象。可见,母语负迁移、语义韵意识淡薄是导致英文输出中的中式英语现象的主要原因,在英语口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由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现象一直是困扰学习者和教师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式英语大多源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通过对学生作文中所犯的中式英语错误,包括对词汇、句法、语篇等层面的分析,通过比较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言特性,提出母语负迁移现象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母语迁移在外语教学中式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尝试从语言的“标记性”、情感过滤因素和认知策略三个不同的角度,探讨和分析了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的成因,并认为英语写作中可以合理地运用母语来促进写作。由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朱悦 《考试周刊》2011,(8):82-83
任何一门新的语言学习中都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见到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一些中式表达,这是母语干扰的负面影响。本文结合实例来讨论母语干扰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许多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母语的影响产生了不符合规范和规律的"中式英语",阻碍了理解和交流,文章对最常见的七种中式英语的表现进行了详细例析,并给出解决的对策,旨在帮助学习者了解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并逐渐减少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幽默的人际功能和教育功能,从外语学习环境、语言文化知识等五个方面探讨英语幽默作为一种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潜在作用,认为将英语幽默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将是对现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并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2.
与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表音系统的语言相比,英语有着简单明了的语法系统,更容易学习。自16世纪开始,英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英语在全球的传播和使用。另外,相比其他表音文字的语言,英语更容易学习、易于交流,英语成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然而许多非母语英语国家的年轻人过于崇拜英美文化、忽视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在英语的教育教学中,应通过改变现有教材模式、重视通识教育等多种方式平衡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播的关系,用批判性的思维来看待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英语角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语言交流的环境,为促进学习者的英语习得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文章从学习动力.个性特点两方面,分析了非智力因素对英语角中英语习得的影响;结合英语角中的中介语现象。在母语迁移和交际策略两方面分析了学习者中介语石化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语言输入和输出对提高综合语言能力、防止石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是英语中2种有代表性的语体,而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出现2种语体同时出现的情况。从听说读写4个方面,阐述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们区分和掌握二者的不同之处,帮助他们掌握更为纯正的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  相似文献   

15.
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出发,通过对制约学生口语交际技能的培养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和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应结合实际,做好实践,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学生。本文根据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中科技英语、商务英语等各个专业的英语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素质,从而为现代人才培养开辟更科学更实用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people are expected to improve their language quality as well. So when people have to express something unpleasant, they prefer to employ some mild, implicit ...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时代,对中国英语的研究在对外宣传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中国媒体出版的英语新闻是中国英语书面语的直接体现,因此通过分析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英文刊物China Daily刊登的2010上海世博新闻,对比中美世博官方网的宣传资料,说明中国英语不仅客观存在,而且丰富了国际英语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并将发展成为世界英语变体家族的一员。  相似文献   

19.
英语歌曲在交际法英语教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为语言教师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他们不仅能用于有目的的语言训练,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的参与英语语言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它具有极大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是语言中的精华。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写出好的、地道的文章离不开对英语习语的深刻理解和熟练的运用。本文围绕英语习语的起源、特点以及如何理解、积累和运用英语习语,阐述了英语习语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