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笔名趣谈     
笔名是作家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作家的笔名往往各有来历,妙趣横生。有的笔名化用典故,含义精深。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原名周树人,笔名何以用“鲁迅”?他改姓为“鲁”,自谓有两个理由:一是自己母亲姓鲁;二是先秦时,周鲁乃同姓之国。那他又何以名“迅”呢?《尔雅·释兽》解释“迅”说:“狼其子徼绝有力,迅。”原来“迅”的古义是矫健的狼子。鲁迅用它作笔名,表现了他誓做封建制度逆子贰臣的决心。有的笔名是作家一段心境的写照。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鸿,在大革命失败之后,转入地下以写作为生,写出了《幻灭》等小说。作家处于“动摇”与“追求”…  相似文献   

2.
郑桂英 《考试周刊》2014,(43):53-54
初中阶段的鲁迅作品历来是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他的作品在中国新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引领学生读懂、读透、读深鲁迅作品?作者介绍了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文章,大多如投枪、似匕首,充满了战斗性和论辩性。但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却渗透进了另一种信息,“像这样风格闲淡、自然的文章,在鲁迅的作品中并不多见”(厦大人文学院副院长朱水涌语),令我们读来感受到“回眸时看小於菟”的脉脉温情。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这时鲁迅已到厦门大学教书。当时处境艰难的鲁迅为什么写作了这么一篇充满着盎然童趣的作品呢?我们且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作者当时的创作心理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作品内容深广,思想博大精深,艺术风格多样,特别是鲁迅作品的语言丰满而洗练,隽永而含蓄,诙谐而峭拔。理解鲁迅作品,关键在深刻领会作品的语言。本文结合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从语言的角度,谈谈鲁迅作品的语言特色。一、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鲁迅作品最显著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化,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每个人说的话都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年龄、经历、教养、气质、习惯和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使读者观其言即知其人,闻其声便明其性。他在《集外集〈穷人〉小引》一文里说:“……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任何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  相似文献   

5.
本文准备先談魯迅的社会理想和他对文艺創作原則的主張,进而探討魯迅創作中現实和理想的結合,以說明魯迅一开始正式創作就是沿着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結合的方向发展。解决这个問題,不仅有助于全面地认識和評价魯迅創作的价值及其在中国現代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而且也将有助于在文艺领域中揭露和批判现代修正主义者詆毁革命理想的反动实貭。  相似文献   

6.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巨匠,“中国文学的骄傲”(法捷耶夫语)。他的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数量之多分量之重,令每个语文老师不能也不可以回避。但另一方面,鲁迅毕竟离我们特别是离初中生远了,他的作品所处的时代和所反映的内容也远了,对作品蕴藏的深刻主题思想的领会,  相似文献   

7.
冷学宝 《师道》2011,(3):40-42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因“豫山”与“雨伞”近音,遂改名为豫才,1898年在南京上学时又改名为树人,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时,署名鲁迅。从此。鲁迅这一名字.令世界为之艳羡。而用“鲁迅”作笔名,是取其“鲁钝而迅行”之意,又因为母亲姓鲁,而古代周鲁又是同姓之国。  相似文献   

8.
对教材中鲁迅作品的管见常州市青龙中学周焕良鲁迅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作品,被选入部编教材的有近二十篇,所用教学时数约占中学语文教学总时数的十二分之一,鲁迅是入选作品最多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对中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学...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科书各册均有鲁迅先生文学作品选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执教鲁迅文学作品,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突出鲁迅革命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精神的概括。执教鲁迅的作品要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突出鲁迅的斗士形象及其革命精神。而鲁迅的形象和革命精神正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这样,就要把学习鲁迅作品与学习鲁迅精神结合起来,使学生像鲁迅那样做人,像鲁迅那样奋战。  相似文献   

10.
鲁迅轶闻录     
鲁迅到底为何叫“鲁迅”? 著名史学专家侯外庐同志,对鲁迅之所以取名为鲁迅,曾对许广平讲过,许广平笑着,连称谢谢,谢谢,肯定了他的阐释。侯外庐说: 一般人把迅字解释为“快速”,是不确切的。迅字,《尔雅·释兽》云:“牝狼,其子狐,绝有力,迅。”注云:“狼子绝有力者,曰迅。”“报”即激。从犬言兽性,从水言水性。都是激烈的意思。鲁迅的“鲁”,取自鲁迅母亲的姓。迅,古义的“狼予”。鲁迅的字意可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语文界,一方面,大家都承认鲁迅及其作品的伟大,另一方面,却有许多教师和学生不喜欢鲁迅和他的作品,认为其作品“深奥”“难懂”“怪僻”;其人尖刻,爱骂人,动不动就对人“打棍子”“扣帽子”。所以,有一部分教师比较抵触鲁迅作品,对鲁迅作品教学不是积极钻研,而是消极应付,以致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  相似文献   

12.
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行中学语教材中的重点课,仅鲁迅作品就选用了18篇,占阅读课总数的10%以上。这些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包括小说、杂、散,几乎代表了鲁迅各个时期的重要章,而且贯穿于中学阶段各个年级的各册教科书中。可见,鲁迅作品教学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教学的整体水平。遗憾的是,作为阅读教学的重头戏,鲁迅作品教学却面临着自身的尴尬:教师感到鲁迅作品难教、怕教,学生感到难学、怕学。从惧怕“鲁迅”  相似文献   

13.
一、从课后练习看学作品教学的“技能化”倾向 学作品的教学是实现语人性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是,学作品教学的人性具体体现在哪里,怎样才能体现?这些在教学实践中说混乱也不为过。比如某教材7—9年级共选了鲁迅作品9篇,但这些鲁迅作品似乎是被割裂的,学生读了这些作品之后,脑海中只有作品的零星记忆而不是鲁迅精神的熏陶感染。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作品的教学存在着“技能化”倾向,这可以从对教学起重要“规定”或说“导向”作用的课后练习看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孙丽 《文教资料》2006,(28):147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其深邃的思想、崇高的人格、绝妙的华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世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比较起其他古今中外的作家,他的作品最多。所以,研究和探讨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里,笔者就此谈两点意见。一、科学评价鲁迅作品中的历史名人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而混乱的时代,各种政治和文艺思潮风起云涌,有正确的,有错误的,因而也就有了激烈的论争。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凶残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对论敌进行了有力的挖苦和讽刺。几十年潮起潮…  相似文献   

15.
鲁迅作品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走进鲁迅情感真挚的内心世界,体验他对生活、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这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有重要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漱渝先生在《播撒鲁迅精神的种子》一文中说 :“鲁迅作品被选入中小学《国文》、《国语》课文 ,大约从本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解放后鲁迅的一些代表作品更成为语言课本的传统教材。随着鲁迅国际声誉的日益提高 ,他的作品又先后被选入外国一些中小学读物。在日本、朝鲜、苏联、意大利、瑞士等中小学课本和参考读物中 ,都选入了若干鲁迅小说、杂文、诗歌。”建国迄今的中语课本中 ,始终保留的鲁迅作品就有十数篇之多。体裁上有小说、散文、杂文 ;安排上从初一第一册到高三第六册。以如此份量选学一位作家的作品 ,非但在中国 ,即便在世界上…  相似文献   

17.
<正>统编小语教材六上第八单元围绕"民族魂——鲁迅"的主题,编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以及《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四篇课文。前两篇是精读文,后两篇是自读文。本单元是教材中以认识人物为主题的教学单元,选编的课文既有鲁迅本人的文章,也有他人缅怀鲁迅先生的文章。集中学习这些作品,读者能更清晰、全面地了解鲁迅。这是以人物为主题编排单元的优势所在。现在的学生对鲁迅生活的时代十分陌生,因而许多作品都需要借助资料来理解它。  相似文献   

18.
小说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能很好地教给学生这些鲁迅的作品,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了。历来对于鲁迅都有一句俗语:"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完全可以看出鲁迅的一些作品教学甚至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平高低。本文以《孔乙己》的教学为例,浅谈中学课本中鲁迅作品教学。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鲁迅先生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比例引发了争议,有些学者认为鲁迅以及鲁迅的作品脱离了时代,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问题日渐凸显。但是鲁迅作为中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他的地位无论是在文学界还是教育界不容撼动,所以对鲁迅作品的传承是有必要性的。本文从教材、教师、学生三者出发,深刻探讨鲁迅作品在中学教学中的问题,将鲁迅作品发扬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20.
中外的许多鲁迅研究者,都十分注重对鲁迅作为历史伟人这一结论的研究,而忽视了他如何成为伟人的过程的探讨,因而忽略了鲁迅的平凡一面,更不愿意正视鲁迅生活中的内在矛盾,即他在“内心炼狱”中挣扎的痛苦。这种只重结论不重过程的研究,不可能看到鲁迅平凡中的伟大,更难接近真实鲁迅的自我本体。因此,笔者拟从鲁迅的“孤独”、“绝望”等几个平凡的则面,探讨其深层内涵以及鲁迅挣脱“内心炼狱”所展示出来的伟大人格力量 (一) 鲁迅孤独的原因和意义。鲁迅孤独感的产生,早在他留学日本期间已初见睨端。那时,他倾心于十九、二十世纪的西欧文学,但并非是单纯出于对当时作品的兴趣,而且是在其中找到了与自己思想共鸣的东西。如在其《外域小说集》中,他只翻译了三篇作品。即安德列耶夫的《漫》和《默》、迦尔洵的《四日》。鲁迅之所以特别看中这三篇作品,因为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的悲观情调”。正是这一点,使他们与当时的作家大不相同。如鲁迅当时就说迦尔洵“悲世至深,遂狂易,晚岁为文,尤哀而伤”,又称他为“以一身来担人间苦的小说家“(《外域小说集·序》)并称自己的小说《药》的收束”分明也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且界亭杂文集·二》)。他评价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工人绥惠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