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生肖说成语     
军军和梅梅两姐弟好竞赛,这不,一天放学回家时,军军向姐姐梅梅提出“了用生肖说成语”的比赛建议。梅梅赞同了,并说:“好,军军,你先说。”8岁的军军说话像放鞭炮,又响又脆:“我是属龙的,成语有‘龙飞凤舞’‘画龙点睛’‘车水马龙’‘叶公好龙’‘来龙去脉’‘藏龙卧虎’‘群龙无首’‘老态龙钟’‘龙吟虎啸’‘生龙活虎’……”  相似文献   

2.
语文游艺宫     
:一若成语对对联 ·’愚公移山一_画饼充饥一_ 缘木求鱼一_风吹草动一_ ‘’.锦上添花一 l‘二、看成语猜地名 l一久雨初晴l__船出长江_ l一江面敲鼓_一路平安_ l_,银河渡口千里戈壁__ .三、在横线上填成语.完成歇后语_ !‘—不识货 l漫天大雪飞舞— l蛙臂挡车,,— }卖馒头的掺  相似文献   

3.
猜成语     
,兮用专生切(打一成语勺座f豫屯 叮搜』之魂业生,‘节哥竺几艺一二二(打一成语铭皇娜铆’十女尘辞稗‘仁干阶姆旁’乙纷如淞可’I :幸易会毒《影举纂》猜成语  相似文献   

4.
在大陆境内最先运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先例已不可考。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与成语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鳖’来无恙”(补品),我有“一‘明’惊人”(明目器);你有“默默无‘蚊’”(驱蚊器),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有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然嫁给了…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一册《批评和自我批评》一课“思考和练习”二是这样的:“本文用了哪些比喻、格言和成语?它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笔者以为这一提法使成语、格言、比喻相互对立起来,彼此毫无关联,有必要对三者关系作一辨析。先谈成语和格言的关系。查<辞海》,成语的定义是:“熟语的一种。长期以来惯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以从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等。有些要知道来源才懂,如‘愚公移山’、‘守株待兔’等。格言的定义是:“可为法式的言语,常指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如‘满招损,谦受益’。  相似文献   

6.
张卫华 《师道》2005,(5):30-30
“同学们,我看大家都积累了不少成语,因此今天我们的节目就是——我把成语送给你。把成语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朋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选的成语一定要适合他,并且还要让他非常开心地接受你的‘礼物’,快快行动吧!”  相似文献   

7.
错上加错     
小明:"老师听写了一个四字成语,我却错了五处。"姐姐:"怪事,是什么成语?"小明:"就是成语‘肆无忌惮’,我当时听成了‘四五  相似文献   

8.
成语本来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它的结构及用字是决然不能改变的;成语言简意赅,表现力极强。正是因为如此,不少广告为了达到其宣传效果,不惜对成语动了‘刀子’。虽然动了手术的成语其读音基本未变,但‘字’却被另外的字‘假冒’了。诚然经其一动一变,产品的广告确实给人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但是它对社会、对正确地使用汉字、对青少年学生,却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若不断然取缔这种践踏成语的行为,久而久之,我们  相似文献   

9.
翘首2007     
“‘负荆请罪’讲的是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谢罪的故事。除此之外,像‘胡服骑射’、‘黄粱一梦’、‘邯郸学步’等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多达上千条!”2006年底,河北省邯郸市中华桥小学大队辅导员冯建芳带领少先队员来到武灵丛台,和他们一起游览家乡的名胜古迹,向他们讲述家乡的成语典故,引导他们体会其中蕴藏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0.
成语接龙比赛开始了。龙头谁来开?唐飞说“:女士优先。”杜真子就以“龙”字开头“:龙腾虎跃。”丁文涛接龙:“跃跃欲试。”杜真子接龙:“视死如归。”“错!”丁文涛说,“‘跃跃欲试’的‘试’是‘考试’的‘试’,不是‘视死如归’的‘视’。”杜真子说:“成语接龙可以用同音字来接。”丁文涛不相信“:有这样的规则吗?”“当然有这样的规则,肯定有这样的规则。”唐飞希望杜真子赢,他叫得最凶。夏林果也希望杜真子赢,这样,丁文涛就不会天天在她的耳边说成语了,所以她也说有这样的规则。丁文涛继续接龙:“归心似箭。”杜真子接龙:“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11.
守山待鱼     
听说过“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人一看我这篇文章的题目,一定会奇怪地问:“为什么‘株’、‘兔’两宇变成了‘山’和‘鱼’呢?”其实这来自于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正>刘恒友《是"不假思索"还是"不加思索"?》(载《中学语文》2013年第10期,上旬刊。以下简称"刘文"。)中说:"查阅《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皆不见‘不加思索’的身影。"又说:"‘不假思索’作为一个成语,有其源渊;而‘不假思索’之所以不见各大词典,因为它不是一个词语,至多是一个短语。看来成语库中只有‘不假思索’,而‘不加思索’则是人们‘不加思索’的必然产物。"这里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刘文认为成语库中没有"不加思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有。第二,刘文认为使用"不加思索"是误解误用,我的回答是——"不加思索"使用正确。这仅是个人  相似文献   

13.
“目不识丁”这条成语,迄今为止,尚无一本成语工具书将它解释清楚。《成语典故》如此释:“因为‘丁’字是很简单、很容易认识的一个字,如果连‘丁’字也不认识,当然是文化水平极低的了。所以,不识字的文盲,往往被称为‘目不识丁’,或‘丁字不识’……”这是对“目不识丁”的第一种理解。第二种意见认为,“丁”是个以讹传讹的别字。有人认为“丁”字系“个”字之误。如宋·洪迈《容斋俗考》云“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祖《唐书》。以出处考之,  相似文献   

14.
潘嘉静同志在《汉语修辞常识》(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一书中,谈到“注意成语的写法”这一问题的时候指出:“成语中的每个字都有一定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但因为它的某些字,常常有同音字或义近字,容易写错,所以为了写得正确无误,就必须下苦功夫记牢.如:再接再励——不能把‘励’马成‘厉’.按部就班——不能把‘部’写成‘步’.”(以下例略——引者)(见原书第40页)这里,“再接再励——不能把‘励’写成‘厉’”的提法果真是“正确无误”的吗?  相似文献   

15.
某“核心期刊”曾刊出一篇文章,在评析了几个误用“蔚然成风”感情色彩的例句后指出:“还有一些褒义成语,也常常被误用成贬义的,如‘东山再起’、‘雨后春笋’……”我们正在使用的一本2011年高考教辅书,在谈到“正确使用成语”“从色彩上辨析”“褒贬”时,有这样一段解说:…始作俑者’比喻……含贬义;‘东山再起’指……是褒义;……”  相似文献   

16.
同义成语的连用和释义是成语运用当中的两种特殊现象,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对同义成语是同时出现在一个语言环境之中的。下面分别加以分析。首先来分析一下同义成语的运用。这种现象可以分为三种:1.连用的两条同义成语都是比喻性成语。例如:“这正如俗话所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有了酝酿已久的主题思想,有了考虑成熟的人物,写起来就神来笔就了。”(峻青《主题的选择和表现问题》)“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都有“条件成熟了,事情就会成功”的意思,是一对同义成语,并且都是比喻性成语。由于“瓜熟蒂落”以“瓜”、“蒂”为喻体;“水到渠成”以“水”、“渠”为喻体,这两条成语连用在一起,就从两方面比喻加以强调以增强语意。2.连用的两条同义成语一条是比喻性成语,另一条是直陈性成语。  相似文献   

17.
《成语》一书(《汉语知识丛书》之一,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刘洁修,对“初生之犊不怕虎”这个成语的语源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庄子·知北游》之‘新生之犊’作为‘初生之犊’的出处则可,作为‘初生之犊不怕虎’的语源则不可.”他提出:此语之源当另外寻求,其意盖本《淮南子·说林训》:  相似文献   

18.
《宁夏教育》83年12月号刊登了漱石、致中的《辨清、真懂、会用》一文中涉及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一成语.作者解释这个成语时,特别强调:“这里的‘为上’就是‘最  相似文献   

19.
赵瑞林 《语文知识》2000,(11):30-32
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说:“紧缩句简短精练,语气紧凑,口语里经常运用,有些成语,如‘人多口杂’(因果)、‘藕断丝连’(转折)等等,实际也是紧缩句。”成语中的紧缩结构有哪些特点呢?1.有两个意义不同但有关联的主谓结构,或主谓结构的省略成分。如:  相似文献   

20.
幽默     
《教师博览》2009,(7):32-32
错上加错 小明:“老师让听写四个字.我错了五个.” 姐姐:“怪事!哪四个字?”小明:“就是成语‘肆无忌惮’。可我当时听成了‘四五鸡蛋’.觉得不通顺.于是写成了‘四五个鸡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