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的小学生高年级作文,与过去常见的“五子登科”(推车子,送孩子,让位子,牵瞎子,捡夹子——钱包)等虚假、编造现象相比已大为改观了,学生在课堂上那种“咬着笔头低着头,搜肠刮肚没写头”的窘迫劲儿,也逐渐少了。这是可喜的。但是,笔者认为,当前的作文教学在几个重要关系的处理上尚存在“轻重倒置”之偏向。  相似文献   
2.
上课,影响教学效果的或大或小的失误,无论哪个老师都在所难免。但是。有些失误只要稍加注意是可以避免的。譬如: 第一,板书。教师所写所画的位置,正好对准自己的胸膛,给学生一个脊背。待他转过身来,有时不偏不倚又正好挡住板书,除前排左右两角的学  相似文献   
3.
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原。这里,虽然风多雨少,山荒岭秃,但一年四季都有我非常喜爱的野味儿。 春风解冻,大地刚刚苏醒。我约几个伙伴,带上铁铲,到沙土地里,弯下腰仔细察看,地皮上有豌豆粒那么大一团黑色枯叶,一铲下去,挖出一条“红根子”,形似筷子,只是略细略短。放到嘴里嚼嚼,甜甜的,很有滋味。在有红根子的地里,可能碰到一簇灰色的、边缘缺口又深又密的枯叶,那就是“面杆杆”。这就像有人说的淘金砂的人得到一个金娃娃,算走好运了,不由人兴奋异常。面杆杆的根,有玉米棒粗,1米左右长。挖  相似文献   
4.
孔子,把他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上面.在我国历史上是首屈一指的伟大教育家.当然,他的教育内容和目的,随着历史的变迁大都已不适用,而他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有些至今仍然没能背弃.简举数例如下:一、循循善诱.孔子教育学生,方法相当灵活.不论在文化上或是思想认识上,都是胸有成竹地按步骤层层扶引深入.高足颜渊在感叹夫子之道又高又深、忽前忽后似乎不可捉摸后,接着说:“老师善于一步一步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们的行为,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原文为:“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见《论语·颜渊》,以下凡引《论语》一书,均只注篇名)这就是说,不论谁原基础薄厚、接受力强弱,孔子总能使众生各尽其力地往前赶.一次,学生冉求对孔子说:“我不  相似文献   
5.
有人主张要使学生害怕老师,才算管教有方,并且以“严是爱、宽是害”为理由,拒绝采纳其他办法。对此,要看怎么理解:一种认为严是严格要求,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种认为严是严厉管束,严酷无情。我认为持后一种理解,把师生关系视作“使学生害怕”的“猫鼠关系”,是非常错误的。 首先,扼杀学习兴趣。教师和蔼可亲,教导得法,学生便爱学校、爱老师,伴随而来的是爱学习。反之,教师如果经常声色俱厉、大轰大喝,甚至学生就会由怕老师到怕学校,进而导致怕学习,感到有一种精神压力,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  相似文献   
6.
教学参考书,顾名思义是教师教学中的参考用书,它为教师提供一些资料.正确使用教学参考书对我们备课、讲课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有些同志却过于依赖参考书,一本参考书,似乎一切教法皆在其中,只待临阵照本宣科,按条搬抄,毋需再动脑费力.其实,这种想法和作法是不科学的.这里仅举小学语文第七册“词语注释”一项,谈谈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互文·变文     
教《岳阳楼记》一课(初五册),学生在预习、讨论时,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句不能理解。参看课本脚注“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仍然想不通。 也难怪,这种句子单从字面上孤立地看,就是讲不通。原来这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法,称之为“互文”。其特点是,上下文的含义互相呼应、映衬和补充,解释时需把它们揉合起来,经过疏通,方显句义通合。如上例,给“喜”补上“己”的含意,给“悲”上加“物”的含意,使喜和悲都含物、己两方面的因素,意即;不以物好、己得而喜,也不以物坏己失而悲。这就文通理达。 这种修辞手法,由于具有“言简意繁,辞约语丰”的作用,古人行文,往往采用。同一课“朝晖夕阴”也属这类。意表朝夕的阴晴变化,并非朝一定晖,夕必然阴。还有《醉翁亭记》中“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句也是。“歌于途””的不仅  相似文献   
8.
习惯于终日以玩耍为主要生活内容的小娃娃,一旦入了学,每天要坐几节课的时间,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这是他们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他们到学校这个环境里,会感到新鲜,也会感到不那么自由。加之六七岁的孩子根本谈不上什么端正的学习态度,尤其初学的内容是与自己已熟悉、习惯的语言,事物都不相干的汉语拼音,如果教法上不注意,他们会感到枯燥乏味。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考虑,采用一种什么方法,既利于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又有利于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法国教育家卢梭  相似文献   
9.
团结的关键     
要办好一所学校,同志之间的团结是至关重要的。人心齐泰山移,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话,人人皆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害处,个个懂得。可是,事实却往往相反,扭东裂西的情况,时有见闻。这是什么原因呢? 俗云:三人下饭馆,口味不一。同是一样饭菜,甲说咸,乙嫌淡,意见就统一不起来。一个学校,教师众多,在各个方面会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就说工作态度吧,总有踏实、浮躁与积极、消极之别。前者对后者有意见,后者看前者不顺眼。再论工作方法吧,就有不断革新与墨守成规之分。前者评后者守旧,后者讥前者逞能。还有思想修养、政治认识等等差异,甚至年龄也可成为“隔  相似文献   
10.
《宁夏教育》83年12月号刊登了漱石、致中的《辨清、真懂、会用》一文中涉及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一成语.作者解释这个成语时,特别强调:“这里的‘为上’就是‘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