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周淑云 《农村教育》2006,(11):62-62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着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两面,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政治课教学也不例外。勿庸讳言,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保证学生在学习时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并保持师生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是上好每节课的关键。可是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式?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这些不利教学的局面?我认为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初中教师,从事历史教学已经多年了。从教学过程中观察,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乏味,多是些距离我们久远的事实,且中考中分值仅占50分。所以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克服这一潭死水的局面呢?  相似文献   

6.
李日波 《教师》2008,(8):70-70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怎样才能扭转着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设计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转变教学方式,激活思想品德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中的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设计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学生都认为语文课堂过于沉闷,学习没有兴趣,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学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于教学的局面?面对这些情况,如何才能上好语文课呢?笔者认为最好的做法莫过于课堂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主动愉快地学习探究它。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形成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着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一、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认为造成这种…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一、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认为造成这…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中的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因而在政治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政治课教学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吴雪 《考试周刊》2009,(49):149-150
中学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种不利于教学的局面呢?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学校的思想政治课集思想性、时代性、理论性于一体,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是大多数学生却认为思想政治课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种颓废消极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端正教学思想,贯彻新课程理念,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探究新方法,从而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思想政治课集思想性、时代性、理论性于一体,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是大多数学生却认为思想政治课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种颓废消极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端正教学思想,贯彻新课程理念,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探究新方法,从而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许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克服这些不利于教学的局面? 如何才能上好政治课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晦涩、枯燥、乏味、空洞,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怎样才能克服这种不利局面呢?应不断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设计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经常听学生反映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空洞。在课堂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不喜欢政治课。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上好一节课难,上好一节历史课更难.现行的中学历史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式教学轨道上.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局面.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历史课呢?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学生认为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使政治课堂更加吸引学生呢?我觉得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素质,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让政治课堂也精彩。  相似文献   

20.
朱春富 《黑河教育》2010,(11):48-48
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现象。怎样才能帮助克服学生消极心理定势的影响,变厌学为乐学呢?我认为巧用教学案例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