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懿 《上海教育》2005,(4B):58-59
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给多年来墨守成规的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多元的发展空间。语教学中的作教学历来是语教改的突破口,二期课改对作教学的质、量以及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尤其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量和自主作的兴趣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又恰恰是落实二期课改语写作新要求与新目标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2.
从事语教学和研究的人都知道,“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中学语中,作占了半壁江山,师生在写作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然而与客观要求相比,目前作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  相似文献   

3.
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而作教学是语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语学习水平的体现。在我们广大的农村乡镇中学,写作水平差一些的学生“谈色变”,无话可说,无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绝大多数写作水平一般性的同学,也只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我想我们语教师在作教学中应该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作修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评价建议的写作评价中把“重视对作修改的评价”单列一条,并对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作了具体阐释。然而,只给学生作以一次性评价,而不注重要求学生对其作做反复修改、重作,仍是当前多数中学语教师在作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作训练的有效运作,切实提高中学生作能力和水平,我们提倡中学生作的“重作”。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审美的人生观 ,一直是个重要课题。沾化县实验中学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 ,通过对市“九五”重点课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及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攻关 ,取得了明显成效。占尽东风第一枝2001年11月15日 ,实验中学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列为“十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基地 ,这在全国是首家。“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基地是在全国中语会课题组领导下 ,开展…  相似文献   

6.
高职生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红 《现代语文》2006,(12):96-97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型的写作人才,是我们语教师面临的崭新课题。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作教学,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所以在作教学中必须有意识的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近几年来,在作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自己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实验”(以下简称“实验”),是在审视语文教学的现状。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度提出来的。“实验”从1995年开始至1997年四川省中语会成立课题组。并向四川省教委申报立项,经四川省教委组织评审,批准列为“四川省教委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1998年经全国中语会推荐,收入《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五十年&;#183;语文教学改革与实验成果》一书中,至今已有五年。  相似文献   

8.
作教学占了语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教学。从“创新作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表达与交流”这一部分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造情。”较之1996年和2002年的大纲,新课标对当前的作教学的指示,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语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从“假话、空话、套话、为造情”的写作痼疾中走出.真正做到“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有实践才有发言权。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我设计了一次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本介绍了作开展中学生对联创作教学的实验及体会。对联写作教学提高了语教学的学含量,加强了语教学的实践性,增强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形象感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仔细解读《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不难发现,新“课标”中的作教学在以往作教学实践的经验基础上突出强调了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在不断地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作水平是体现学生语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作创新可以说是语创新的重头戏。对于学生而言,“创新”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的。作创新应该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严华银先生说:“在写作中,能写出富有新意的章,也就是有创新能力——否则,连作家也成了不具备创新能力的人了。”学生在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发挥了自身的想像能力,那么,便是有创新。  相似文献   

13.
《语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要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由此,我校在上级教研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根据新《大纲》和《语课程标准》,进行了“指导学生自由习作”课题实验探索,拓宽学生习作的空间,奏响新世纪创新思维的乐章。  相似文献   

14.
关于怎样教作,新《语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作已经成了孩子们心中的魔鬼的今天,读到新《语课程标准》中的这段话,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语观”的思想,我校确立了“三轨阅读,挖掘学生写作潜能”的实验研究课题,注重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注重创新作的教学。在练好教材配置的作之外,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实施了童话作、故事作、想像作、小说创作等教学计划,形成了“双轨”作教学训练模式。由于童话作的写作更符合儿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写作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作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我校现有学生830人,16个教学班,是一所在全县规模较大的农村乡镇中学。自2001年我校申请加入中语会十五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来,我校的语文教师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师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探索创新写作教学。围绕“农村中学写作现状及对策”这一课题,深入开展研究与实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七年级侧重“多角度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八年级侧重“捕捉事物特征,使用清新优美的语言”;初三年级侧重“加强文学积累,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实验原则是:把创新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营造学生创新写作的空间。作文教学的目…  相似文献   

18.
“教师出题一学生写作一教师批改”.是传统的作教学指导模式。这种旧的教学模式,不能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选材千差万别。写作方式千变万化,我们应当为学生的察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因此,我们在作教学中要改革僵化的教学模式,以“贵创新”为指导思想,大张旗鼓地在学生作中提倡创新精神,指导学生确立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现就小学作创新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中语会“十五”重点研究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的领导下,开展“开发写作教学的资源”的研究,引导学生亲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到比他们自身更宽广更深入更真实更缤纷的生活大舞台上放飞心灵,天马行空,自由飞翔。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程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写作教学盲目地追求所谓“写作方法和技巧”的弊病,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天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主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摘除了长期以来束缚教师与学生的“紧箍咒”,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创新精神。但也出现一种可怕的苗头:一些教师认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至对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的教学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也被视为“旧传统、旧观念”,简直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小学写作教学中是否需要适当渗透写作知识?笔者在写作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中形成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