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保定历史悠久。积淀了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孕育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建国后保定已走出三代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家。进入新世纪。保定作家群呈现出作家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作品数量多、体裁广,各年龄段都有作家在辛勤耕耘的良好态势.但同时真正在全国引起强烈影响的作品却不多。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期待保定作家群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2.
在山东历史上众多的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家群体中,其家族新城王氏作为后起之秀,注重文化传承,出现了众多有影响力的文学家,其中就有影响全国文坛的一代宗师王士稹。新城王氏作家群具有作家人数多,作品质量高,作家作品影响大的特点,是明清山东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家群体,对山东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保定有一个强大的小说作家群,建国以来河北文学创作扛大旗的作家梁斌、徐光耀、铁凝皆为保定人。在他们周围有一大群保定人和写保定的作家。产生这样创作现象的原因有三:1.保定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2.特殊的地理文化风貌;3.风起云涌的群体创作意识潮。  相似文献   

4.
保定有一个强大的小说作家群,建国以来河北文学创作扛大旗的作家梁斌,徐光耀,铁凝皆为保定人,在他们周围有一大群保定人和写保定的作家,产生这样创作现象的原因有三:1、保定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2、特殊的地理文化风貌;3、风起云涌的群体创伤意识潮。  相似文献   

5.
<正>李佩甫(河南著名作家):河南作家近些年来在全国影响比较大,被称为"中原作家群",包括在外的豫籍作家和本省作家,比如说周大新、阎连科、刘震云、刘庆邦、朱秀海等。他们大多以河南的本土生活为素材,这与中原文化是紧密结合的,正如这样的土壤就生长这样的植物。我也期望大家能研究一些更年轻的作家,或者是对河南文学总体上做研究。同时也对今天选择我的作品来讨论表示感谢。何弘(文学评论家):在整个河南的作家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淮安是淮河、运河交汇枢纽,明清时期的"运河之都".淮安"诗城"有2000多年韵文历史,作家数量多、层次高、雅集风气盛,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作家群具有执着的传承与创新情结.  相似文献   

7.
老呔作家群是指生活在滦河下游的作家群体。老呔作家群因受老呔地区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特殊的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聚合而成。他们的作品以乡音乡情、呔腔呔韵呈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厚重的历史内涵、鲜明的地域特点,简洁明快、委婉清亮的创作风格蜚声文坛。  相似文献   

8.
在整体观照东北作家群创作的基础上,认为东北民俗生活场域影响了东北作家群的审美思想、审美心理、审美价值,东北作家群在创作时往往不自觉地成为东北民俗生活场域的记录者,传承者。指出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多元文化,粗犷雄强的绿林文化是东北作家群民俗生活场域的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9.
试论孙犁小说创作中的童年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犁的小说与“保定作家群”乃至其他当代作家的作品相比,呈现了不同的美学特征,而孙犁的小说创作在前后期也体现出迥异的风格变形,这是作家小说美学机制调整和转型的结果,作为美学机制的一个要素的“童年情结”,对孙犁前后期小说风格的形成和变化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泰国华人作家群中百分之八十是中国广东潮汕籍作家。泰国华人作家与潮汕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因涉及到泰国潮汕读者的因素,于是,泰国华人作家尤其是泰华潮汕籍作家们把潮汕文化作为他们的主要创作题材,以潮汕地区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意蕴在作品中便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1.
保定作为一座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拥有很多新兴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优势。保定市应抓住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整合保定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打造和凸显古城文化符号为突破口。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保定文化的合力。扩大保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保定作为一座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拥有很多新兴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优势。保定市应抓住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整合保定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打造和凸显古城文化符号为突破口,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保定文化的合力,扩大保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中国·保定篮球文化节、狼牙山登山节等体育文化艺术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阐述保定体育文化艺术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提出保定体育文化艺术节在和谐社会下健康有序发展策略,为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为提高保定市乃至河北省文化软实力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京津冀城市圈中建设"大保定"必须在多层面探索保定对接京津的方法。在区位特点上,保定位于京津石三角的中心,距离京、津、石的直线距离相差不大,可以依托其丰厚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历史上直隶行政中心等优势多层面张扬自己。为此在保定的城市建设方面需要从城市内部(微观)和城市外部(宏观)双管齐下,不但要被动接受,而且要主动出击,在城市体系、交通网络、名人互动、文化交融、产业共生等多层面做文章,以此推动"大保定"名城的建设,在提升保定品位的同时强化保定在京津冀乃至更广范围内的城市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名著是中国古代小说在域外传播的主流,但它们在不同国家传播的情况不尽相同,一些二三流作品的传播有时超过了其在本土的影响,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小说域外传播带有随意性、偶然性以及名著文化含量高,传播难度大等原因造成的。中国古代小说对接受国的文学创作有所影响,其中被改编以适应接受国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而中国古代小说在译为外文时,除了文学翻译本身的限度,在文化上也存在着不少误解与遗漏,这在非汉字文化圈表现得更明显。由于文化传统与观念的不同,中国古代小说在域外的解读,还产生了许多与本土不同的歧见。  相似文献   

16.
保定文化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保定历史文化、京畿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等特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保定落地生根的基源。充分发挥保定文化优势,通过对保定文化资源的建设性保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呈现保定文化资源,修建"京畿文化"主题广场,建设主题网站等有效途径,以保定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展活动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不断提高保定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名城,是适应"大北京都市圈"战略的迫切要求。提高保定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树立和弘扬城市精神、全面提升保定的文化凝聚力,抓紧塑造和唱响文化品牌、积极培育保定的文化创新力,加快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不断提高保定的文化竞争力,全面传播和展示保定文化、扩大保定的文化影响力,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凸显保定文化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保定坚持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批传统特色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两大园区”“十大基地”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成为保定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非常明显,文化产业总体上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文化产业总量偏小、实力偏弱;对文化资源缺乏深入挖掘,品牌效应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创新力度不足,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营销手段落后,特别是缺乏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因此积极发展保定文化产业,塑造文化产业品牌,实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文化产业精品带动战略、文化产业科技化传播战略是提升保定市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开放的高校图书馆建设对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保定市开放的高校图书馆建设,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政府为主导构建相应的体制机制。多渠道筹措经费。提高高校图书馆、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