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师,你说读文科好还是理科好?” 许多同学到了高一下学期都在烦恼这个问题。还有许多的同学甚至认为选文科很丢脸,选文科的人都是读不了理科,都是被人挑剩的料。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2.
我要读理科     
最近班里刮起了一股风,叫预备分科风。大伙儿一见面就把你好改成了你要读文科还是理科。我自然也不能免俗,也开始逢人便问……情景一地点:餐桌人物:我和死党笨得(这是她的外号bird的音译)很饿,我对着粗粮狼吞虎咽,但是嘴巴光用来吃饭太浪费了。我抬头对着同样在风卷残云的笨得问道:你要读文科还是理科呢?笨得头也没抬:文科!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文科女生和理科女生至少还有一点共同之处——爱美,那么文科男生和理科男生在思想行为上就如同来自两个不同的星球。文科生看文科生:潇洒浪漫。理科生看理科生:聪明绝顶。文科生看理科生:呆。理科生看文科生:酸。文科生的口头禅: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你会吗?(源于孔乙己  相似文献   

4.
不管承认与否,读书一"入定",你就宛如站在高处看风景。大凡读书,是读一种知识,读一种经验,读一部人生。只要你的心认真投入,就会读出种种神奇,读出无数坎坷,读出让人为之高兴为之忧愁为之生为之死的内涵和真谛。站在书前,你仿佛觉得一座  相似文献   

5.
不读书的人,看到的只是别人画给他看的美好世界;读书之后,你认识了黑暗和丑陋;读了更多书之后,你就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看到了希望和光明.多读书,读好书,确实如此.  相似文献   

6.
教师与读书     
当年若是有人问我“:文化人之中,什么人读书最少甚而不读书?”我会说“:至少包括教师。”有人会认为我的话自相矛盾。理由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教书必先读书,怎能将教师归在读书少或不读书那一类呢?我说的教师读书少或不读书,主要是指:教师除了必须去读所教科目的课本、教材以及该科目的参考书之外,几乎很少去读或根本不读与之“远缘”的“杂书”。举例说,理科教师中没有读过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史学读物、哲学常识的人大有人在。文科教师中连起码的科普读物也没有读过的人尤其多多。即使是文科教师本身,虽然向学生讲过语文课本中某些古…  相似文献   

7.
<正>我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其实是因为一连串的意外,在我小的时候,是万万想不到自己将来会从事这个行当的。我从小机械记忆力差,对于需要背很多东西的文科很头疼,理科就比较好,经常考到接近满分。读初中的时候,听说到了高中就可以选学理科,文科只要过会考就可以,简直是欣喜若狂。谁知考入县城最高学府第一中学,我却被分进了文科班。当时校领导起心动念要让一批入校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文科,以改变文科较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陈娟 《课外阅读》2011,(21):38-39
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二是读进大脑的书。让一个人持续优秀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持续不断地读书,会让你脱颖而出。书并不是拿来就可以读的,像蚕食桑叶那样逢书必啃,一辈子也浮不上来,所以,要有选择地读书。我的建议是从专业入手。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以为,读书和听歌有许多非常相似的地方。在生命不同的阶段里,一个人喜欢读的书和喜欢听的歌,都是不一样的。它们仿佛是你生命历程里留下的脚印,见证着你走过的每一段路。大学时候,爱好文学的我是图书馆的常客。只是由于我学的是理科,从来没有受过文学老师的任何指点,读书自然也就十分盲目。记得那时,我到图书馆里简直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想看什么书完全是跟着感觉走。学生时代,我一直偏爱读中国的小说和散文,直到今天,我对外国文学依然十分陌生,这对我个人的文学生涯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大学里读的文章尽管很多,但曾经深刻…  相似文献   

10.
不管承认与否,读书一“人定”,你就宛若站在高处看风景。大凡读书,是读一种知识,读一种经验,读一部人生。只要你认真投入。就会读出种种神奇,读出无数坎坷,读明世间哲理,读懂让人为之高兴、为之忧愁、为之生、为之死的内涵和真谛。站在书前,你仿佛觉得一座山、一条江、一棵树、一种阅历、一种想象和形态各异的人,蓦地站在你的面前。此时此刻,风景是一种灵性的感悟。因为,读书人总爱以书为镜,照出现实,照出是非,照出古今。“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的佳句可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读  相似文献   

11.
世间的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在,它占据了人类的整个生命。“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让书来荡涤我们的心灵。曾几何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深深吸引了我。每当我读起它时,就会如痴如醉,忘乎所以。读书像品茶,让你口留余香,心旷神怡;读书如赏花,使你清香怡人,一饱眼福;读书似下棋,让你心领神会,开阔眼界。幼年,因看不懂,只能听爸妈读,一听到有谁出场就天真地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时,他们就会哈哈大笑。现在想起来当时真是太幼稚了。少年,字识得多了,但太冲动了,没有耐心,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后文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罢了。至今,…  相似文献   

12.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正在走入花季中的你尤其需要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在即将到来的暑假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让这个夏日飘满书香。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在一次培训会上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教师要抓紧时间多读点书。会后有位教师走上来,随意地说:“麻烦你给我开个书单,我要读点书。”——如果是学生这样说话,我会建议他读什么书;教师,特别是一位语文教师问出这样的问题,则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看她不过30岁,就问:“你最想读什么书?你感到缺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行,因为“我不怎么喜欢读书”。——谈话变得困难,但我觉得一个人提出要读书,毕竟还有向上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文理分科是学习苏联教育制度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说,对于培养专业人才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文、理分科若干年来的实施状况看,文理分科带来的问题已经暴露无遗。首先,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由于理科的高难度,很多学生理科学不下去就去学文科,学习文科不是出于兴趣,而是无奈的选择。这样,选择文科似乎就成了一个失败者的象征。另一方面,理科难度进一步加大,又增加了更多的学习失败者。其次,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过早地文理分科,让理科学生不再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15.
读书百态     
读书,一件似吃饭般平常的事情。的确,没有谁规定你该怎么吃饭,自然也无人限制你应如何读书。不过正如你不可能倒立着吃饭,你也无理由闭着眼睛读书,正因如此,读书还是得有个规矩,譬如不同的书就有不同的读法。读小说,你应找个安静却不寂静,舒适却不安逸的地方。因为读小说是种消遣,受不得吵扰与劳累。但过于寂静易使人沉溺其中,太过安逸则让人昏昏欲睡。读散文,你则应找个你最爱的角落,亦或一杯咖啡,一张沙发,一盏明灯;亦或林阴路上,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亦或海边沙滩,碧波万里,阳光灿烂。只因读散文是品味是享受,容不得厌倦的阴霾挡住真情的阳…  相似文献   

16.
在商潮涌动的今天,能有一份恬淡的心情去读书,尤其是读名家名作,这本身就是一种至高的享受。与书结缘是一种福气。与书结缘便永远没有孤独。一部好书就是一场看不透的人生,够你去琢磨去体味一辈子。钱钟书的《围城》开头一句话“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又想进去”就囊括千万种人生况味,让人沉思无边又唏嘘不已。书读得多,如同广见世面,什么功名利禄、荣辱沉浮自然就在心中变得轻淡,你就能处惊不乱,能忙里偷闲,尽心去做你想做的事,去读你喜欢读的书……把读书当作赏心悦目的事,就必须摒弃功利主义,不要指望读一本书能带给你多少经济效益或得…  相似文献   

17.
品味书香     
读书真好,读书可以让你看到大漠孤烟、江南风光,让你欣赏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可以让你体会到霸王横枪马上的威武和垓下受困的凄楚,让你领略到曹公指挥若定的风范和对酒当歌的气概;读书可以让你追随着李白匆匆的步履,看他抽刀断水、举杯邀月,可以让你陪同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一抒难施雄才大略的悲怆;读书可以使你陶醉于古龙、金庸、梁羽生们的刀光剑影……读书真好,好书是暗夜里一盏不灭的灯,是天空中一颗不落的太阳;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与阅历,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读书使我们更透彻地领悟人生真谛,从而更加成熟。白天易倦,读当代小说提神;…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看名著看不下去,其实没什么奇怪。有些名著看不下去是很正常的。看不下去名著不丢人,不证明你是个索然无味的人,也不证明你格调低,大方地说出来不磕碜。其实很多人都这样,大家都是大俗人。某名人爱看武侠电视剧,只有一个标准,打不打,打就看,不打就不看。读书本来就是一个很私人的东西,先要能娱乐自己才能娱乐别人。所谓一干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人读着好,偏偏你看是臭狗屎,很正常,鞋子跟脚不跟脚只有自己知道。当然,很多人也在问:对于名著,为何很多现代人读不下去呢?有专家正经指出,读名著不只是读书,名著所关怀和弘扬的是具  相似文献   

19.
书,是一口掏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走进书里,你就会觉得有一位高尚的人在和你娓娓交谈。书,会使人胸襟开阔,眼光远大;书,能够活跃思维,陶冶性情……把书读薄,把人读厚;把书读旧,把人读新。读书,就如同给自己的心灵披上一件件美丽的衣裳,爱读书的人会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08,(20)
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读博的王金桂总自称是个很活跃的人,交谈中也印证了这一点:时时爽朗的笑声,让人很难相信他是一位作风严谨的理科博士。然而,就是这位坦言大学四年没怎么好好读书的博士生,却取得了让人仰视的成绩:在第四届中国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