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2000年 6月 17日~ 6月 27日,我作为顾问,随天津中华职业教育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赴台访问考察团一行 11人,应台湾中华成人教育学会的邀请,赴台湾进行了访问考察。考察团的主要任务是访问台湾有关学校、单位,考察台湾开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情况,同时就两岸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的学术问题进行交流。对台湾的访问,使考察团了解到台湾的教育体系,尤其是成人和社会教育体系及职业教育体系,了解到台湾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目标,其中很多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台湾的教育体系   台湾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隔绝了30年以后,从1979年起,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对台湾文学的评论和研究已成了一门“显学”,至今已有多部台湾文学史,并有专门的台湾诗歌史,台湾小说史和台湾散文研究著作。但是,也许是研究者的忽略,也许是资料难以搜集,也许是因为工作量太大,对台湾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俗文学,或者干脆不作论述,或者只在专著中略作评论,因此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对台湾通俗文学的情况,还是若明若暗,并不怎样清楚。方忠的《台湾通俗文学论稿》则对台湾通俗文学作了全面、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资料翔实,观点新颖,为台湾文学研究作了一项拓荒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抓紧做好台湾青年一代,尤其是在祖国大陆高校学习的台湾学生的工作,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采取切实可行、灵活多样的形式,做好台湾学生的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闽南人素有海上冒险的习惯,常飘洋出海四处谋生。阅台隔海相望,台湾是他们最近的目标。所以在开发台湾的早期移民中,以闽南人为最多。闽南人在宝岛台湾兢兢业业地辛勤劳动,最终逐步地完成了对台湾的开发。这里,我们试图从闽南人对台湾开发的阶段及其内容,闽南人开发台湾的组织形式以及阿南人对台湾社会风俗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来考察闽南人开发台湾的状况,以求客观地评价闽南人对台湾开发的历史功迹。一、闽南人对台湾的开发秦汉时代,就有泉州人零星地飘过海峡到达台湾。但是,对台湾的大规模开发则始于明朝天后年间,从明末到晚清,对…  相似文献   

5.
香港·澳门·台湾(续)李焕春台湾概况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濒太平洋。台湾现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金门、马祖、绿岛、兰屿、彭佳屿、钓鱼岛等共88个岛屿,总面积约36000平方公里。至1994年,总人口为21:18万。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6.
近代台湾的铁路是在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巩固对台湾的殖民统治,把台湾变成日本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地,极力在台湾修筑铁路。台湾铁路的延伸与日本对台湾的掠夺和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本统治期间,台湾铁路担负着对日输出煤炭、砂糖、大米等物资和输入日本工业品的繁重任务。  相似文献   

7.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它的名称多有变化。 早在春秋时期,大陆人民就知道东南海中有个“岛夷”,即今天的台湾。战国初期的重要史籍(尚书·禹贡》篇称,中国当时分为九州。台湾归属扬州范围。 先秦时,称台湾为“瀛洲”。《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 ”。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 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习惯上以台湾北部高山为辨别方向的标记,以山势…  相似文献   

8.
台湾原住民族文化心理的生动解析──对台湾原住民文学的一种考察岳玉杰客籍、闽籍、外省籍、原住民籍相杂共处,这是众所周知的台湾现有居民的结构特色。然而,80年代前的一部台湾文学史,在叙及原住民文学时,往往黯然失色。台湾共有泰雅、赛夏、布衣、曹族、排湾、鲁...  相似文献   

9.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662年,郑成功赶走霸占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实施“军兵屯垦”政策,重视农业生产,“促进了台湾的拓殖”。1684年,清政府为统一中国,降服郑氏政权,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巡抚,台湾被置于清王朝的有效统治之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清政府把洋务运动推行到台湾,揭开了台湾近代化的历史帷幕。清政府在台湾积极推行洋务新政是与帝国主义列强觊觎台湾和台湾在中国东南海防中的战略地位被认识有关。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后,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英…  相似文献   

10.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可是到了16世纪中期,台湾成为西方列强争食的对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光复祖国领土的业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683年清王朝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以后随着经济、人口的不断发展,正式设立台湾省,实现了祖国领土的大一统。  相似文献   

11.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可是到了16世纪中期,台湾成为西方列强争食的对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光复祖国领土的业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683年清王朝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以后随着经济、人口的不断发展,正式设立台湾省,实现了祖国领土的大一统。  相似文献   

12.
研究缘起 台湾社会本身就具有多族群多元文化的本质。不过,以前的台湾社会比较封闭,似乎到了1990年以后,除了承认所有居住在台湾的国民具有相当的文化共通性以外,台湾社会慢慢地承认原住民、闽南人、客家人与外省族群的差异性。可是,似乎最近10年因为外籍配偶由于加人台湾社会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童伊 《科技文萃》2001,1(1):146-150
近年,随着台湾的领导人在对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不断玩弄各种手法,台湾局势更加复杂严峻。台湾文坛有关台湾文学的性质、源流、归宿、地位问题之争,随着时局和政坛的变化,也波谲云诡,变幻不止。争论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把“乡土化”、“本土化”蜕变为脱离统一的中国文学而“独立”的“台湾意识”、“台湾文学”,为“台独”张目。最近,台湾当局又公然决定在全岛的大学里设置“台湾文学”系、所,着手编印教材,开列课题,大批划拨经费,大量招兵买马,而把中国文学列入了“外国文学”的系列,在文坛上和文学高等教育领域里树起了“台独”的黑旗。  相似文献   

14.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外国侵略者所垂涎。1624年,荷兰侵略者侵入台湾,从此开始了它在台湾的38年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沦为殖民者的农奴,并用资本原始积累暴力掠夺方式,大肆抢劫台湾人民的大量产物,把掠夺来的蔗糖、鹿皮运往日本、波斯及荷兰本国,从中牟取巨额利润。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者对于他们所能征服的一切种族所加的野蛮行动和残酷的暴行,是世界史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凶猛的无教育的无情的无耻的人种都不能比拟的。”①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使台湾回到了…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台湾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在地区分布、产业结构和其他方面的特点,接着分析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对台湾岛内及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清代台湾的学校包括儒学、书院、义学、社学和书院等,这些学校虽然由于清廷对台政策的消极而影响到台湾的教育水平,但是毕竟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中华化在台湾生根发芽,完成了两岸理念的整合,其影响是深远的,作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应台湾民生文教基金会邀请,闽、浙、沪、豫、陕、吉6省市的代表20人,赴台参 加了“海峡两岸技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河南代表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并就河南职 业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回答了台湾同行的提问,博得了台湾同行的赞赏。通过参观 访 问与学术交流,我们感到台湾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 经济质量不断提升的强大动力。因此,很有必要对台湾职业教育的特色进行一番较详 细的介 绍。1 台湾地方当局重视教育特别是技职教育,舍得为技职教育投入。技职教育的办学经费以 政府投入为…  相似文献   

18.
《教育艺术》2000,(6):36
台湾的选举是地方性选举,是台湾人民自己的事情,我们不想干预。但是我们必须讲清楚,不管谁上台,绝对不能搞台湾独立,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都不能允许。这是我们的底线,也代表12.5亿中国人民的心声。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是我们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相似文献   

19.
“开台第一人”颜思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天启年间,漳州人颜思齐因得罪官府,为免遭搜捕,逃到日本平户。经多年苦心经营,他积累巨资,成为当地华侨领袖。后几经波折终于到台湾扎根,是开发台湾的先锋人物。他在台湾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台湾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基本具备了大国崛起鲥经济和政治条件。而台湾问题是影响中国和平崛起的最大内部障碍和威胁。民进党台独的本性不会改变,台湾问题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剧,美日因素更是加剧了台湾问题的复杂性,这些消极因素严重影响着台湾问题的解决。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发展,促进经济文化合作。加强两岸实质性联系,积极争取广大台湾民众的支持,同时发展积极稳定的中美、中日关系,努力避免台湾问题影响和平崛起大局,促进台湾问题的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