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标教学法是以布卢姆教育理论为主的现代教育理论,它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在每一课时中都要具体体现教学目标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最基本的教学思想。目标教学法注重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注重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要求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并努力完成这个任务;要求教师不去代替学生的学习或包办其学习过程,而是竭力帮助学生做好学习的认知和情感准备,给学生“助跑”。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工具,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管理来引导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实践证明,目…  相似文献   

2.
课时目标是一堂课的中心和灵魂,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和纲领,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不少教师不断地对课时目标做加法,把一节课设计得密不透风,使课堂教学不堪重负。40分钟的课堂,究竟能承载多少使命呢?笔者认为必须重新审视、准确把握课时目标。下面,笔者结合浙教版三下《我们这样生活》第一课时目标的制定,来谈谈对课时目标设计的认识。一、瞻前顾后,走近目标课时目标的准确制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中有的教师由于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不到位而机  相似文献   

3.
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和陈述是课时备课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目前中等化学教育类期刊报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陈述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目标的含义、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关系以及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和陈述诸方面阐明了笔者的理解 ,并在评析文献报道的课时教学目标陈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规范的陈述。下面就化学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问题 ,阐明笔者的理解与实践 ,愿与化学教师们共同商讨。一、对化学课时教学目标的理解1 .课时教学目标的含义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是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因此 ,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 ,人们研究得最多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不管是哪一级的观摩课、研究课 ,大家上的几乎都是第二课时 ,即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笔者在平时听课中发现 ,多数教师对第一课时的教学存在着很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目标不明确 ,重点不突出 ,学习效率低 ;除了学习掌握生字新词以外 ,不知做什么 ;不少观摩课、研究课还有“垫底”的现象。就讲读课文的教学来说 ,不但有全课的总目标 ,而且有每一课时的分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 ,每一课时的教学都同等重要。第一课时的教学是二、三课时教学的基础。第一课时的教学 ,同样应以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目标,对教学设计起着指导作用,对教学活动起着控制和中介作用,是教学评价的依据。但现实中,课时教学目标从确立到落实离最优化仍相距较远。本文就课时目标的现状略谈几点认识与思考。一、课时教学目标的阐述与现状课时教学目标是指每课时教师依据总体目标、一般目标、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以及教科书、学生实际、教学设施等设立的师生在课内将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的作用,对教学活动过程起着控制  相似文献   

6.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该课程内容繁杂、抽象,课时少以及学生怕学、教师难教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目标教学法,使教师和学生有统一的目标要求,让教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学英语教师按照"三维目标"和"五维目标"来编写教案、设计课时目标,结果产生了许多问题。现在,这方面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三维目标"和"五维目标"是学科目标,不要机械套用成课时目标;英语教学的课时目标要具体化;要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表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foci/focuses of the lesson,教学难点是special difficulties,教学目标是objectives of the lesson;先根据教材确定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再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梳理教学思路,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使教学更加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教学目标的设置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是教师完成与编者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充分考虑与学生的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必须首先考虑到作者、编者的意图和语文教学的总导向,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课时目标应  相似文献   

9.
一、拟定数学教学目标的目的   数学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每课时最终应实现的目的。它表现在通过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良好个性。   二、准确拟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1每课时教学目标可分为四类:智能教育目标,技能教育目标,能力教育目标,个性教育目标。每一类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如“初步掌握、牢固掌握、熟练掌握”,“初步理解”等。   2制定每课时教学目标的原则是:整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应把每一课时的知识与单元知识综…  相似文献   

10.
一、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课时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期望,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行动指南,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却发现一些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唯书唯上,照搬照抄教参,忽视了实际教学价值的正确取向;也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计实质上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作出的精心安排。而教师所面对的教学设计工作,主要是在学科范围的单元和课时水平上的教学构想。  相似文献   

12.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掌握具体教学要求。课堂上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教师只有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才能采取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做到胸有通盘。学生只有了解课堂具体的教学要求.才能发挥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上课伊始应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为实现其目标对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向学生交代清楚.引起学生对新课程的重视和注意。我在上哲学基础常识介绍课时,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对学生提出了如下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明确目标。不畏浮云遮望眼许多教师的阅读教学之所以收效微,是因为低、中、高年级教学目标不分.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侧重点不明.归根到底.是因为课时教学目标不明、不简、不适。要明确课时教学目标.首先.应着眼于语文教学的长远目标.在关注学生学会积累、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达到立人的目标.直到学生离开教师的帮助.照样能学语文、用语文、会做人。  相似文献   

14.
曾立珍 《教师》2012,(16):68-68
一、设计有效性的教学目标 平时我们外出听课总会发现教师上的展示课课时模糊不清。说是第一课时,它又没有进行字词的学习、读通课文、写字等。说是第二课时,然而学生对文本的接触又像是刚刚开始而已,但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却看到了学生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教师小结,看到了第二课时目标。如果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这样教,第二课时又该如何教?如果平时我们不这样教,为什么展示课又这样作秀?  相似文献   

15.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会把课上得不伦不类。从课的起点看一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人称为教学内容“前置”,即本该第二课时学习的教学内容被提前到第一课时,而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进行或匆匆走个过场,这就使第一课时被上得“太胖”。这种“太胖”了的第一课时。老师们看了之后,都会心存疑惑:第一课时这样上,第二课时干什么?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教者缺乏课时观,课时目标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课时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期望,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行动指南,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却发现一些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唯书唯上,照搬照抄教参,  相似文献   

17.
舒武 《中小学德育》2012,(11):37-39
在创建高效课堂的教学视导中,笔者发现一线思想品德课教师拟定的课时教学目标不够科学、规范,即使在参加优质课竞赛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表述也有许多漏洞。谈起课时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师们普遍感到茫然。一、课时教学目标表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案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某教师拟定的课时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通过...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描述在课时或单元或课程学完之后,期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应达到的结果.清晰恰当的教学目标提出了评价学生学习最直接的方法,有助于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9.
1.教学设计反映教师“导”与学生“学”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媒体及课堂管理等因素组成。其中,教学过程是课时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学过程的组构反映教学观念的转变,应围绕着如何使学生由学懂、学会,转变为会学这一目标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一、开放式教学主要做法 1、安排12课时的乡土地理教学(含野外观察,考察4课时),将教材分为6个考题,课堂上教师提纲挈领地讲清教学要点或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讨论,自学外,由学生针对本专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教师或学生回答,学生也可以谈谈也这个专题有关的知识,见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