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导学生走向教材。在语文教学中 ,我认为要正确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材的“例子”功能 ,不应带着教案走向学生 ,而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案。在教学活动中 ,我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而非教材限定的标准答案 ;我追求的是让学生“发现真理” ,而非教师“奉送真理”。二、由教师提问向学生提问转变 ,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提出问题 ,备课时就参考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教案 ,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然后在课堂上就基本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研究讨论 ,让学生在自由辩论、互相补充中解决问题。其一 ,注…  相似文献   

2.
近期听了不少新课程、新教材的课,这些课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教师新的教育理念,在课上能看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但也还有一些遗憾的地方,特别是在提问题方面,仍然感到主角不明,传统的“灌”和“填”的现象,仍充斥着课堂。我们看到,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由学生提出来的,而是教师在教案中预先设计好的,由教师提出来,然后带领学生去解决它。也就是说,是教师带着问题走向学生,而不是学生产生了问题后寻求帮助。课堂中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学生,学生就不容易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缺乏动机,只能是盲目跟随,这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主动…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下,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到得出预定答案。所以我们以往的地理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实施新课程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项耀明 《湖北教育》2006,(10):49-50
一、课堂提问偏差的表现 (一)问题的提出,缺乏主体性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主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主体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可事实如何呢?笔者观摩了许多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发现许多课堂提问都由教师严格、有序的主导着,教师先在教案上设计,课堂上再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有等待着教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来回答,这种单向的教师问学生,实质上还是教师主导一切的做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依然没有落实。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之一,有多方面的功能。如督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阅读和思考,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等。但在一般的教育学和教学论著作中,很少对“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本文结合当前课堂提问的实际情况,对如何进行课堂提问作一分析。一、当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在新的教学形势下,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和实施,而不是仅仅为教师“完成教案”服务。研究目前的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提问教学环节上还存在一些效益不高的现象,如:1.在不少年轻教师的课堂上,经常看到全班学生…  相似文献   

6.
范蔚清 《广西教育》2007,(5B):36-36
优化课堂提问,即设计的问题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并且能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教学。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引导学生去探索真理。此外,优化课堂提问还必须让学生参与课堂问题设计,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缺点和问题提出质疑,发表各自的见解,使学生发现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情景。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范强 《四川教育》2004,(5):30-31
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乐园,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有体验的活动基地。然而,在不少的课堂上,由于教师过分追求教学的“完美”,担心时间被耽搁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总是把学生的提问、思考、解答当作“例行公事”,教学成了演绎、完成教案的过程,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不多。没有体验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即使仅从知识学习来看,效果也不理想。应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有的教师在出示问题时,尽可能地把问题分解得多、细、碎,以为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教师的“好…  相似文献   

8.
所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人读人异,人言人殊”,皆为阅读个性之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生成性。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上课往往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希望“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教案仿佛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课堂于是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  相似文献   

9.
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在设计教案时,每个教学环节的提问非常重要。如果对提问缺乏精心的思考,就会出现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或回答偏离教学内容产生错答的现象,这样就容易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提问甚至还会成为老师的"自问自答"……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注重教学设计中的预设和课堂实践中给予学生思考的过程和反馈,这样的提问才能有效。一、提问适时,及时反馈,有效牵引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课堂提问是一种及时性的、非预见的获得与发展。不少优秀教师在公开课上都能把握那些非预见性的意外情况,巧妙地将那些不和谐的"音符"转化为课堂教学主旋律的"辅助音符",甚至由此促进学生学习情感、学习能力等在课堂的有机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倡导“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 探究式、互动型课堂教学理念。那么,如何践行这个理念?教 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很关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 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政治教师如何从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 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得至关重 要。但是,很多政治教师对提问的类型、方式、技巧、态度等方 面缺乏良好的设计,大大降低了提问的有效性。 因此,如何加 强对课堂提问的设计,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成为很多政治 教师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点个人的做法。一、在备课写教案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设计课堂提问,就必须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要有启发性,要让学生通过思考才能得出结论,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回答“是”与“不是”。另外,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思维,不必完全按“教参”“教案”所规定的进度去讲。如魏书生老师给初中学生讲高…  相似文献   

12.
<正>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常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提问上下功夫,精心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一、走出课堂提问的误区过去,许多教师习惯采用“讲授法”,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现在,大多采用“以问代讲、以问代练”的教学方式,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其一,“乒乓式”提问多,“大问题”提问少。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非常琐碎,缺乏思维含量。一问一答的多,学生独立思考的少。  相似文献   

13.
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培养--关于设置"提问卡"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不少学生从有问题不知提问、不愿提问、不敢提问、没处提问,渐渐恶化为不思考、没问题,导致学生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缺失,这已成为教育中的最大问题。而将“提问卡”在教学中运用,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如此循环,得法于课内,拓展于课外,从而切实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提问能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憧憬,让我们敞亮。在英语课堂中,教师扮演的是主演,而不是导演,学生依赖于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连串问题来学习。然而,学生知识基础存在差异,教师主观的设问和讲解,很难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以及符合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主动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也就是让学习循着真实的问题出发,一路经历好奇、犹疑、深思,直至惊喜。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新课程基本理念倡导:“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策略,同时也是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新时期的课堂更要学会将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进一步提高探究学习的含金量,使他们从“不敢问”到“敢于问”,从“不会问”到“善于问”,构建独特的“问”课堂.  相似文献   

16.
引导学生走向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要正确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材的“例子”功能,不应带着教案走向学生,而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案。在教学活动中,我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教材限定的标准答案;我追求的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非教师“奉送真理”。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真正落实,上课成了坚决执行由教师主观编拟的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配合教师展示教案,而多数学生则成为“观众”,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主宰着课堂的每一秒钟,不少教例是“教师嚼烂了喂给学生吃”,唯恐学生“噎”着,“教师搭好梯子让学生爬”,唯恐学生“摔”着。凡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一律事先“警告”或带领“绕道而行”。这样不留一点空间给学生,哪里会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如何能得到培养?因此,…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保持人们注意力的重要内在因素。”教师要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让学生说出“我认为”。语文课堂要彰显人文性。轻松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教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教与学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自觉思考课堂提问,发表见解,张开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与倾听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从而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合作过程中,相信学生会收获很多,对语文的兴趣也会慢慢提高.  相似文献   

20.
1.关注学生。关注学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不能完全按照教案做。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这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基础。为此,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第二,强化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空间和时间给学生留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自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