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鸿门宴》检测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音、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增说项羽日。(shuō,告诉) B.范增数目项王。(shuǒ多次) 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jian,小路)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uó,测量) 2.选出下列句中的“为”与“臣为韩王送沛公”一句中的“为”用法差别最大的一项。( ) A.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B.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相似文献   

2.
乃一、副词1、“就”。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史记·鸿门宴》)——项伯于是就在夜晚骑马,跑到霸上的沛公军中,以私人身份会见张良,把项羽要击破沛公军的事全部告诉他。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相似文献   

3.
夏帆 《中学教与学》2006,(5):28-31,47
第Ⅰ卷(共25分)一、选择题(第1~8题,每小题2分;第9~11题,每小题3分,共25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提防(t姫)憎恶(埁)称心如意(ch埁n)B.玷污(zh仭n)干涸(g敶)相形见绌(ch敶)C.淳朴(ch挷n)婆娑(su嵀)不辍劳作(chu惏)D.琴弦(xu偄n)奖券(ju劋n)惩前毖后(ch嚙ng)2.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与所给出的义项完全一致的一组是()。A.机会:日理万机随机应变B.更加:精益求精老当益壮C.名声:莫名其妙名不副实D.渡口:无人问津津津有味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中华古…  相似文献   

4.
一、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B.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越国以鄙远,君之其难也 一{既东封郑 乙.弋 · f又欲肆其两封 。.{兰萋耋釜于晋,且贰于楚也 二、与“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人才济济 B.同舟共济 C.济世之才 D.无济于事 三、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四、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以其无礼于…  相似文献   

5.
(一) (1991年“三南”高考试题)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点词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五IA.考测点导航 1.辨析常见修辞方法。典型题点击 一、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相似文献   

6.
《鸿门宴》中有三处涉及到玉文化礼制,这是故事情节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不可忽视。玉文化礼制一:“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看项羽,又举着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多次示意,项羽却一直沉默不响应。范增要表示什么意思呢?结合《史记·项羽本纪》全文,项羽召刘邦来鸿门,原因有三:其一,刘邦已经攻破了咸阳,又在函谷关驻军,用来阻止项羽入关;其二,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通知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对刘邦这样的行为非常愤怒;其三,范增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  相似文献   

7.
1998年高考语文第18题设计颇具特色,它既紧扣课本,又体现能力,真正体现了“知识在课内,题目在课外”的高考命题宗旨.现将题目抄录于下.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故事:指先例.B.得全首领以没.全首领:指保持高位.C.而有司循常习故.有司:指主管官吏.D.公父母春秋高.春秋:指年龄.  相似文献   

8.
考测点导航1.掌握词句的基本意义。2.揣摩词句的语境义。典型题点击一、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  相似文献   

9.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  相似文献   

10.
趋向题之一     
词语运用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B.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C.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D.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相似文献   

11.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亚洲诸强都在摩拳擦掌,暗暗地较着劲,谁也不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①判别对所选的几个词语解释的正误。如全国新课标卷一第4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登"应该解释为"考上,考中",故正确答案为A。②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如上海卷第17题: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诏书·疾恶党人(2)乃·豫敕断绝书属(3)明府·摧·折虐臣(4)九死不·恨  相似文献   

13.
一、下列加点的“之”所指代的内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坐谈,问之客日——指代“吾与徐公孰 美” 。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指代“徐公”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指代妻、妾、客 “皆以美于徐公”这件事 D.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指代齐 威王广纳贤言这件事 二、加点词语中,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三、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i 。 【 】 A.四海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皆…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完成1~7题。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徭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①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相似文献   

15.
有一道中考题是这样的: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解释正确的项是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虽:虽然) B.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凭) C.安陵君其许寡人。(其:语气助词,表示期望或命令语气) D.两狼之并驱如故。(之:的) 在此题中,一般的学生都可以判断出B和D的解释是错误的。那么,A与C到底谁是谁非呢?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六课是经典选文《鸿门宴》(选自《史记》),在该选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的第三题,将“沛公今事有急”之“急”解释为“危急,形容词作名词,活用为‘危急的事”’。教师用书的译文中将这个句子翻译为“沛公如今有急难”,这两种解释都是把“沛公”当作主语,把“有”当作谓语动词,把“急”活用为名词当作宾语。可是这样翻译就漏掉了“事”这个实词,这不符合翻译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编者对这个句子中“有”和“急”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有误。  相似文献   

17.
文言句式     
公11练点 1. 2. 3. 4. 5.新活题 1.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词类活用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A.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且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C.几自疑身外即战场D.守州城者皆赢老之卒 答:B讲析:A项“……者也”表示判断,C项“即  相似文献   

18.
第l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一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间谍民生凋敝勇跃韬光养晦 B.装磺煮豆燃箕纸漏流言飞语 c.镇怪万里平筹矫健挑拨事非 [).寸乍逆计日成功汹酒板上走丸 2一卜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或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不要把非典、禽流  相似文献   

19.
第工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通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 一组是【】 A.休憩收讫栖身 修葺房屋觅来问讯 R古刹诧异岔路 叱咤风云姥紫姗红 C.嗜好对峙吞噬 恃才傲物舔犊悄深 D.福扯咫尺旨意 趾高气扬抵掌而谈 答:D讲析:A项“栖”读q了,其余均读q卜B项  相似文献   

20.
·熟万一簇备班{于,产,卜介子- 第I卷(共42分) 气喊今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解(ji色) B.难(ndn) C.扁(bi6n) D.劈(PT) 押解 难为 扁担 劈脸 解元 难民 扁豆 劈山 解囊相助 责难 扁骨 劈波斩浪 浑身解数 难关 一叶扁舟 劈 盖脸 头绒 扣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 A.沉缅博古通今零零总总一_独出心耕-一 B.案犊穷兵默武沟通勾魂摄魄’一’ C.曼延曼延滋长委屈委屈求全 D.行事各行其事振臂震聋发啧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参加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