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也愈发引人关注。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频发、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是目前正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总结大学生体育活动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安全系统理论、社会燃烧理论和轨迹交叉理论对大学生运动风险进行定义、辨识和分类,最终构建出大学生运动风险评估指标理论体系,即:大学生学校体育活动中,运动风险主要受自身状态、运动环境和组织管理三方面影响,其中,自身状态是最关键的风险因素,在维持自身身体与心理的健康的同时,如果保证科学的健康身运动,运动风险便会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通过科学调控运动训练来实现对运动损伤的有效控制,对运动负荷与损伤风险间关系的研究成为近些年体育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长期训练使机体发生定向改造以适应专项特征,运动负荷刺激机能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会使运动员发生损伤的风险产生变化,运动负荷与损伤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绝对负荷中,负荷累积与损伤风险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在相对负荷中,负荷变化对损伤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为了降低损伤风险,在训练安排时应避免长时间使用较低水平负荷或使用极高水平负荷,以及避免负荷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3.
每一次剧烈的体育活动,都使肌体从安静状态迅速过渡到剧烈活动的工作状态,此时循环血量明显增加,存储血量明显减少,心率和脉搏输出量增加,致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血流速度加快,四肢血流量增加,以便提供更多的氧和营养物质。如果剧烈运动后(如跑动、球赛等)立刻停下来,大量回心血量由于重力作用停留在下肢舒张血管中,就会使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而引起暂时性大脑缺血,出现头晕目旋,严重时出现“重力休克”现象。所以,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停止,而应该做一些有利于心脏血量充盈的放松活动,又称为“活动性休息”。比如:慢跑,上肢运动后下肢运动,一侧肢体运动完后另一侧肢体交替运动等,都能使恢复加快。  相似文献   

4.
探讨寒假停止系统的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对普通大学生和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机能状况的影响;机能测试的内容为寒假前、后受试者定量负荷机能反应测试、最大耗氧量测试和几种常见体质指标测试.研究表明,假期停止系统的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后,大学生定量负荷状态下的机能反应表现为动员慢、反应大、恢复慢,且这种变化与学生在校期间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的状况、性别差异等因素有关;假期后大学生机体有氧工作能力明显下降,平时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中获得的越多,假期里停止系统的体育运动后失去的越多;假期停止系统的体育运动可使学生下肢等张力量和爆发力显著下降,并且这种变化与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训练水平密切相关,假期后体育专业女生下肢柔韧性水平呈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对小学生体育活动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研究。研究得出:小学生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来自教师、学生、环境和学校管理4个方面:教师风险包含教师教学经验、教学技术和教师自我管理风险,学生风险包括学生行为和自我保护风险,体育活动环境风险包括活动场地和体育器械风险;学生、教师与环境各类风险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会诱发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又会促使环境不安全状态的发展;管理是风险问题的本质因素,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会加重师生的不安全行为和对环境的破坏;风险应对主要包括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对大学生避免运动伤害的影响因素的认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风险因子认知的整体性偏高;男、女生在风险因子认知未具有显著性差异;代表队与非代表队学生在三个维度认知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受伤与未受伤学生风险因子认知中未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项课学生仅在"自我认知"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体育活动"自我认知"风险认知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依据统计结果,应对高校体育活动风险制定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减少学生运动伤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运动作为一种健康促进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对国内外孕期体育活动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与总结,发现孕期女性体育活动经历了被限制、被承认,到被强烈推荐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孕期体育活动对母婴多方面健康的影响,发现适度的体育活动可降低母体妊娠期体重的过度增加和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和先兆子痫的风险,可减少剖宫产的风险和增加自然分娩的可能性,不会增加新生儿的风险,但长时间剧烈运动带来的潜在风险不能忽视,需要对风险和锻炼的积极效果收益之间的利弊进行更好的权衡。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孕期运动处方的建议以及健康促进途径的升级优化策略,建议应多加强实证研究,以掌握孕期体育活动的剂量反应效应,尽早建立我国孕期女性运动处方库,并针对孕期女性不同孕周期的特点,创新更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或技术。  相似文献   

8.
负荷伸膝运动对中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法,以南京市56~72岁社区居民5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负荷伸膝运动,测定比较运动前后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变化情况,探讨负荷伸膝运动对中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经12周训练后,运动组中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显著提高,表明负荷伸膝运动可作为中老年人改善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的有效锻炼方法之一在中老年人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9.
浅谈体育游戏教学的负面效应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如果对体育游戏选择、组织不当就容易造成负面效应。通常体育游戏的负面效应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体育游戏中的伤害事故。有的体育游戏竞争激烈,学生往往为了争胜而奋不顾身,在身体没有活动开或过度疲劳时进行强度、负荷过大的运动造成身体伤害。有时场地不平,器械不牢等因素也会造成身体伤害。组织不当造成游戏者相互碰撞,或投掷游戏中器械砸伤等引起身体伤害。第二,体育游戏易造成学生间的不团结。许多体育游戏是以分组比赛进行的,各组学生希望取胜,如果实力稍差或因某学生失误造成失败的话,会引起同组学生间的互…  相似文献   

10.
陶梦 《体育世界》2013,(6):36-37,35
当今高校大学生余暇时间越来越多,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将时间用在了从事各种体育活动。由于余暇时间的体育活动没有教师的指导,以及从事体育活动的随意又较大,因此在进行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不可避免,学生的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大学生余暇时间的体育活动中,针对余暇体育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危险识别,并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伤害程度来选择不同的风险控制策略,逐渐的构建起高校运动伤害的风险管理理论与体系,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防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皮质醇导致运动性骨折的临床病历研究(美)安吉洛A·利克特由于骨质疏松而导致的应力骨折,在女运动员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当中经常发生。这里有两例年轻女子应力骨折的病历。开始时仅是下肢骨折,随后骨盆骨也出现骨折。这显然与运动有关。确定这些骨折为柯兴氏综合...  相似文献   

12.
雾湿天气条件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雾湿天气对机件各种功能活动的影响,本文在晴朗和雾湿二种天气条件下,对机体最大吸氧量以及完成相同递增负荷直至最大工作能力时机体的体力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雾湿天气使最大摄氧量和握力显著下降;进行轻量负荷后,心率和RPE与晴朗天气无异,但进行亚极量以上强度运动后,心率和RPE显著增大;在最大负荷工作时,雾显天气使运动至力竭时间显著缩短,而最大心率和最高血乳酸均显著增大。因此认为,雾湿天气对运动能力有不良的影响,并提示在雾温天气下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时要适当降低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13.
1.在游戏运动中“嬉”夏 体育游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练习热情的重要课程内容,又是驱逐炎热和疲劳,调节心理素质,改善课堂氛围,使其积极投身运动的首选法宝。体育游戏运动,变化万千,其乐无穷;体育游戏运动,锻炼较全面,身心负荷适中;体育游戏创新,开发潜能,魅力无边。  相似文献   

14.
徐望  张冰 《体育世界》2010,(2):47-4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实验法,对高校体育特长生的定向运动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身体素质教学中,适当增加定向运动教学,对体育生运动训练的积极性、身体承受负荷的能力、运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借鉴体育活动风险和风险认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高中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问题。首先,在阐述高中生体育活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高中生体育活动风险分类和风险特征,并分析了风险认知在高中生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其次,界定了高中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概念,并分析出高中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特征和影响因素;最后,提出运用心理测量范式对高中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进行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田东 《中华武术》2009,(8):14-15
髋关节是人体运动的重要部分,是躯干与下肢肌肉群的附着点,髋关节力量直接影响运动技术和运动成绩。笔者结合多年来训练体育高考生和学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经验,在髋关节力量练习中,于用跨栏架。这样不仅提高了运动员对练习的兴趣,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运动成绩,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运动技能学的有关理论,提出同专业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相比,发展学生的认知活动胡力更为重要。在技能教学中必须科学运用“运动技能难度负苟”这一新的理论概念。“技能难度负荷”包括神经生理和认识心理负荷两个部念,由七个要素组成。在游泳、篮球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难度负荷的指标与方法,并就教学实践中运用“适宜的难度负荷”和“最容易度”等问题做了充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魏孔明 《新体育》2022,(8):110-112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深度融合与实践发展,教师开始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开发体育活动的娱乐价值、健身价值与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努力实现高中生的快乐运动、友好交流、表现自我与健康成长。高中生在日常知识学习过程中需要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思想负荷以及精神负担,非常容易形成负面情绪与心理抑郁,需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宣泄与科学释放,因而需要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帮助高中生平衡心理、平和心态。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从不同的侧入点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运动风险进行评估,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运动风险管理构建的全面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运动风险发生因素主要包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上,其中教学内容是按照运动项目进行分类,选择运动项目应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风险发生的严重性,在教学组织上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场地器材风险、经济风险、人员风险、技术风险、医疗风险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岩  范琳琳 《体育与科学》2011,32(1):102-107
采用心理测量范式探讨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建构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理论模型。首先提出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特征包括灾难性、恐惧性与可变性等方面,然后分析个体差异、体育知识、体育活动经验、体育活动信息信任、风险态度、体育活动场所设施、体育活动特征和媒体影响等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建构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