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07年8月30日~9月1日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在北京顺义蟹岛进行了"青春健康"项目第二周期骨干师资培训。青春健康项目是2000年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与美国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致力于促进妇幼保健的国际性民间组织)为促进青少年生殖健康而开展的五年合作项目。此项目以改善中国10~24岁青少年和未婚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贵州五个少数民族男性为对象,进行男性人口性行为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和水族男性人口,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性观念相对保守;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仍然是空白;而已婚人群性与生殖健康水平也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校女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认知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在校女大学生时性与生殖健康的认识,普及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813例在校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女大学生对性生理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性观念和态度、对性病和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的认知情况、避孕知识的了解情况、获取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来源和对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结果:女大学生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有半数以上的女生认为婚前应保持贞操,但有相当比例的女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同居可以接受,婚外性行为可以理解;对艾滋病有较高的认知度,其次是非淋菌性尿道炎,而对其他性病知晓率均在50%以下;在避孕知识方面,除对安全套有较高的认知外,对其他避孕措施缺乏了解;学校教育和父母教育并没有成为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98%的学生认为在大学生中应该进行性教育.结论:必须对当代在校女大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性与生殖健康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4.
崇义县教育部门与县计生委共同举办"关注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讲座,在县职业中学多媒体教室,专家用生动的语言和游戏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近年来,崇义县充分发挥教育系统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5.
黄冬梅  覃剑 《教师》2014,(11):52-53
生殖健康知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女生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低,获取途径不够系统和规范。学校和政府教育部门应加强生殖健康的教育和服务机制建设,通过生殖健康咨询室、同伴教育、网络服务等有效措施,提高高职院校女生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以及生殖健康问题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6.
法国政府认为青少年的性健康是青少年发展和公共健康领域值得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大众媒体、生殖保健系统、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合作为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社会舆论呼吁所有成年人都关心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浙江省4个城市随机抽选中小学学生、家长和教师作为问卷调查数据样本,分析了中小学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现状,然后阐述了发达国家中小学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经验,最后提出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体系的对策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健康的心理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产业的重要条件,而正确的性道德和世界观、人生观是青少年心理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因。如何结合《健康教育读本》,对初中学生加强性道德教育,下面谈几点粗浅认识。一、性生理学习首先,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态度。人类的生殖,使得人类能够世世代代繁延发展。所谓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就是种族延续的过程,是由专门的生殖系统来完成的。男、女在生殖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只有男、女结合才能完成生殖过程。应该教育学生用科学的态度认真学好这部分知识。其次…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我国性与生殖健康领域更好的发展,加强从研究向行动的转化,拟于2010年5月25-27日在上海举办“性教育及性与生殖健康研讨会:从研究到行动”(SERH),诚邀学校青春期教育教师及其他相关教师参加会议。本次研讨会将设性教育和性与生殖健康两大主题,以加强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开展,提升全民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状况,对比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差异,探讨引起差异的背景原因及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采用问卷法对中央民族大学955名大二学生就生殖健康及相关问题进行问卷测查。结果:(1)在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上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在性态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2)在性态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69.8%的大学生认为学校不够重视生殖健康教育;68.5%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自己了解获取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性态度并不决定于民族差别而取决于性别和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对性、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探讨更好的方法,为她们提供相应的服务.方法对2741份高校女大学生放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性行为者2109例,占76.94%.首次性行为时不采用避孕措施的占65.88%,主要的避孕方法依次是安全套、避孕药物、安全期避孕等,占68.36%.有流产经历1658例,占60.48%,对婚外恋的看法82.37%赞同,12.63%不赞同.通常获得性与避孕知识及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脑、看书、电视等,希望从专业人员那里得到相关的性与避孕知识及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知识.结论女大学生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她们对性及生殖健康教育,使得她们获得必要的、系统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及有效的避孕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维护她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已全面启动,这将对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体育"活动离不开生命教育,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那么,如何将生命教育融人"阳光体育"为其保驾护航呢?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中国教育报》刊载的《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中的数据显示,“在有性行为的女性青少年中,21.3%的人有过怀孕经历,4.9%的人有过多次怀孕经历,意外怀孕后,选择人工流产者超过86.0%”。这些冰冷的数字再次揭示未婚先孕和人工流产正在威胁着女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据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14.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有1400万少女怀孕;我国青少年犯罪中30%是性犯罪;我国计生协会在1999年选择了40所中学作为生殖健康教育课题试点;我国青少年性生理发育的平均年龄约12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促进理工科大学生性生殖健康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某院校2017、2018级理工科156名学生为观察对象,问卷调查理工科大学生性生殖相关知识认知状况及性态度,随机抽取30名作为干预组,干预前后问卷与访谈调查理工科大学生性生殖相关知识认知状况及性行为态度。结论:医学生同伴参与理工科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性生殖相关知识知晓度,纠正学生错误的行为认知,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和性传播疾病,转变性态度,促进大学生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6.
基于阅读状况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以青少年阅读状况为出发点,对吉林省青少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发展存在不稳定性,"认知"与"行为"发展不一致,精神世界表现出"浮浅性"、生活目的萌发"享乐性"等问题.要从阅读角度提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保障,首先应对多样化阅读材料产生认同,这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前提,其次是合理设置阅读目标,第三是对学生进行合理而全面的阅读引导,第四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快乐阅读与快乐学习,这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互联网与当代人文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认为:网络如果得到科学的控制与开发,作为一种人文教育手段可以是精彩的;反之,就可能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障碍.由网络产生的"问题孩子"是当代教育问题的表象.网络游戏必须渗透主流文化,网络上的"性"展示是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不负责任.但是,无论如何,青少年的人格成长主要应该在现实的人际交流中完成,网络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包括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现状、对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的态度与看法、对计生服务的需求状况与期望;结果表明:1、农村未婚从业青年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有明显增多趋势,人流经历确实造成了身心伤害;2、未婚青年迫切需要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措施服务;3、计划生育部门应有效转变观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灌输"是一种教育理念,其本质是输送传授知识和思想观念.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需要"灌输"与时俱进的理念,应遵循青少年文化世界自我生成的规律,重视"灌输对象"的生命性和个体性,提高"灌输主体"的综合素质,归还青少年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世界,以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的"补充教育"实质上是本土化的青少年非正式教育.作为一种课外活动教育,它在时间、场所和内容等方面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实现延伸与拓展,对青少年的个体发展与国家的文化传承和社会整合具有重要意义.青年运动、社区中心、青年村以及犹太旅行与徒步是"补充教育"的主要组织、机构和途径.以色列"补充教育"具有突出的自身特色: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形成各有所长的教育合力;突出问题意识,制定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内容;注重教育公平,推动实施广泛覆盖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实践;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注重培养青少年领袖;注重文化滋养,实现价值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