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笔者在教《七根火柴》一课时,曾问同学们:“那六七根火柴,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但为什么无名战士和卢进勇却郑重其事地,用异样的声调一根一根地数着‘一,二,三,四……’,生怕出了什么差错呢?”同学们的回答是:“这六七根火柴太珍贵”,“它是红军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火种”,“它可以拯救许多革命战士的生命”……我又问:“能不能删掉一根一根数的情节,把‘一,二,三,四……’改成‘七根’火柴呢?”同学们的回答当然是“不能”。是的,这简单的“一,二,三,四……”,数出了七根火柴的珍贵,数出了红军战士对这七根火柴的珍视,数出了那无名战士的崇…  相似文献   

2.
《七根火柴》是一篇感情真挚、寄意深刻的短篇小说。文章通过七根火柴作为线索贯串全文。是火柴让无名战士与卢进勇在暴雨后的草地上相识相托。是火柴演绎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是火柴让我们看到了无名战士的耿耿忠心与拳拳爱心。是火柴让我们了解了革命先烈是怎样舍身为国前仆后继的。  相似文献   

3.
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和《老杨同志》都是通过写细小的事物反映时代的重大主题,歌颂时代的杰出人物。《七根火柴》是一篇只有两千余字的短篇小说,里面既没有波澜壮阔的场面,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但作者却通过七根不起眼的火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以炽热的革命感情和明确的阶级爱  相似文献   

4.
巧移火柴     
用六根火柴组成一个“白”字,你能移动七次,每次移动其中一根火柴的位置,组成新的七个汉字吗?《巧移火柴》参考答案田、石、旦、旧、右、目、乍巧移火柴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我给1999年才走上中学教坛的新教师上“上岗培训课”,举到了《七根火柴》的课文实例,当我满怀深情地讲述无名战士怀揣七根火柴而让自己挨冻受饿,乃至濒临死亡的边缘时,我对无名战士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彻底利他主义予以由衷的高度评价。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孩子突然举手发言:“魏老师,我觉得无名战士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这么惨,他完全可以用一根火柴保住自己的性命,再把其余的六根火柴送到部队。您刚才也讲到他可能呼唤了几天几夜才唤到了卢进勇,如果在此之前他就冻饿而死了,又有谁知道他身上揣得有七根火柴呢?岂不是把自己连同火柴一起葬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给1999年才走上中学教坛的新教师上“上岗培训课”,举到了《七根火柴》的课文实例,当我满怀深情地讲述无名战士怀揣七根火柴而让自己挨冻受饿,乃至濒临死亡的边缘时,我对无名战士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彻底利他主义予以由衷的高度评价。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孩子突然举手发言:“魏老师,我觉得无名战士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这么惨,他完全可以用一根火柴保住自己的性命,再把其余的六根火柴送到部队。您刚才也讲到他可能呼唤了几天几夜才唤到了卢进勇,如果在此之前他就冻饿而死了,又有谁知道他身上揣得有七根火柴呢?岂不是把自己连同火柴一起葬  相似文献   

7.
我们发现《七根火柴》彩图与课文不符之处有三 :一是背景。课文开头的环境描写是“整个草地都浸沉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天 ,还是阴沉沉的 ,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 ,而彩图的背景画着许多斜线 ,给人的感觉是下着细雨丝。此处与课文不符。二是七根火柴的状态。课文写道 :“揭开党证 ,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 ,干燥的火柴。”在彩图中 ,我们看到七根火柴是并排的 ,但没有堆在一起。此处与课文不符。三是七根火柴头的位置。课文写道 :“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 ,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 ,像一簇火焰在跳。”而在彩图中 ,因为没有“…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第四册教读课文《七根火柴》,塑造了一位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存七根火柴,给长征部队带去光明和温暖的“无名战士”.故事写“无名战士”遇上掉队战士卢进勇托他把七根火柴带给部队,交代完火柴后,他就含笑九泉了.有一次我教完此文后,有一位同学举手发问道:“难道这无名战士竟能事先知道定会遇见卢进勇?倘生命之火将灭而转交火柴的人仍无着落时,他何不用去一、二根火柴燃一堆火、烧一杯热水以延长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为寻找转交火柴的人创造更多的时间和可能?”我当时没马上回答,便笑道:“这问题提得好,请各位同学仔细思考一下,下一节课时,我们再来详细研究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之所以坚持等人,要把七根火柴作了妥善的交待后才安然长逝,唯一的原因是要让前面的大部队得到金贵  相似文献   

10.
这个单元由三篇写人的文章组成。《一件小事》和《七根火柴》是短篇小说,(《鞠躬尽瘁》已发自学导读文章,故本文不再涉及)从小说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看。《七根火柴》是比较全面,也比较细致的。单元教学的重点显然是让学生学习怎样描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因而以《七根火柴》作为精读课文比较恰当。略读《一件小事》,主要抓住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相似文献   

11.
变一变     
下图是由十五根火柴棒组成的大小九个三角形。请你只移动2根火柴棒,使图中只剩下七个三角形。该如何移呢?  相似文献   

12.
战胜自我     
曾经有一个烟民,下定决心要戒烟。有一天,他烟瘾又上来了。他掏出一根火柴,迎着风,一边划一边给自己立下了规定:“抽烟不过三,过三不抽烟。”三根火柴划完了,烟没点着。于是他又大声说: "抽烟不过七,过七我不吸。"又划了四根火柴,烟还没点着。他轻轻地安慰自己: "管他三七早十一,啥时点着啥时吸。"  相似文献   

13.
七根火柴一、语感分析(一)把握思路课文首先描写草地风雨交加的自然环境,突出卢进勇对火的迫切需要,接着写无名战士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用生命保存了七根火柴,并委托卢进勇转交给部队。最后写在无边的黑夜里燃起簇簇篝火。本文以小见大表现了无名战士一心想着革命,  相似文献   

14.
韶音 《小学生》2006,(5):I0004-I0004
我看过很多教师教案,使我倍感兴趣的是教案中的“补白”和“教后记”,其中透射出的灵感和机智不止一次地震撼了我。一位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女教师在《七根火柴》的教后记中这样写道:著名作家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是一篇很有感染力的小说,在  相似文献   

15.
《七根火柴》一文的教学即将结束,一个学生举手发问:“我发现这篇课文中有两个病句。一个是卢进勇打开从无名战士左腋窝里摸出的纸包时,课文写道:‘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干燥的火柴。’我认为‘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是个病句。因为既然并排,就不能成为一小堆。这样写前后是矛盾的。另一个是,无名战士给卢进勇数完七根火柴之后,  相似文献   

16.
笔在教《七根火柴》一课时.曾问同学们:“那六七根火柴,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但为什么无名战士和卢进勇却郑重其事地,用异样的声调一根一根地数着‘一.二,三.四……’.生怕出了什么差错呢?”同学们的回答是:“这六七根火柴太珍贵”.“它是红军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火种”,“它可以拯救许多革命战士的生命”……我又问:“能不能删掉一根一根数的情节.  相似文献   

17.
《七根火柴》单是标题,精确计数——七根,就非同寻常,造成悬念,可见作独具匠心,构思巧妙。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七根火柴》的主题,许多资料都归纳过,现举出其中两种: (1)本文以“七根火柴”为线索,着重描写了艰难行进、接受嘱托、草原篝火三个动人的场面,表现了红军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初中语文学习词典》许嘉璐主编) (2)本文通过七根火柴的故事,既反映了长征时红军的艰苦生活,又突出了红军战士把革命事业看得重于一切的高尚品质。(《初中语文助读本》第三册)  相似文献   

19.
蒋镇一 《现代语文》2007,(10):79-79
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以生动的形象、精巧的构思、诗样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读者。这篇仅有两千多字的小说,从几根细小的火柴入手,塑造了高  相似文献   

20.
《七根火柴》和《老杨同志》,从内容到手法,相去甚远。《七》文运斤推波助澜,《老》文游笔化澜为波;《七》文多点染,《老》文重白描。 《七》文以长征艰苦卓绝的生活为背景,抓住和平时期的凡物、艰苦时期的宝物——火柴,通过卢进勇饥寒交迫时盼火柴,无名战士生命垂危时看火柴、数火柴、交火柴,广大将士草地露宿时用火柴等事件,化于凡为神奇,把普遍的火柴和宝贵的生命连在一起,使读者的心海逐步掀起情感的狂澜,久久不能平静。 《老》文截取了土地改革的一个片断,用写实的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