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认为,在导入语、过渡语、结课语这三语中。最能体现课堂教学智慧,反映教师教学风采的当属过渡语。因为过渡语在课堂中用得最多,作用最大。恰当精巧的过渡语,不仅能使整堂课的教学流程浑然一体。而且还会给人以或如行云流水或跌宕起伏或曲径通幽之感,从而使课堂更显精彩。  相似文献   

2.
深度学习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文献检索表明,目前深度学习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心理课堂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依据深度学习理论提高小学心理课的教学有效性,在多年的心理课教学中,总结出在教学全过程通过做“加法”“减法”,即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师干预上做减法,在课堂深度、课堂体验、学生空间上做加法,来提高小学心理课的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心理课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阵地,是实现学生人格健全发展重要目标的直接途径。心理课也需要顺应大单元教学的潮流,进行课堂改革,助力课堂提质增效。结合心理课教学及教研经验,分析了小学心理健康学科单元教学的意义与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课本中的章质兼美、内容丰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教学时要善于发掘课中的丰富心育内容.在语教学的同时不忘心育辅导,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心育之花在语课堂中绽放。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要想学生动起来.教师巧妙的过渡语在高效课堂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魅力的课堂过渡语,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金钥匙。那么,一节成功的课对于过渡语又有怎样的要求,又有哪些过渡的形式呢?在此结合教学实例,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6.
十月份,市教育局组织我们学校和二中进行业务交流,在听课的过程中,有一节英语课给我的印象很深。讲课的老师是一位今年刚毕业的教师。应该说这位年轻教师的基本功非常好,课堂活跃且师生互动很好,整节课设计合理,符合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但听完课发现在组织课堂内容的时候,这位教师没有使用恰当的过渡语,忽视了各环节的过渡,导致了整节课给人以分离的感觉。出现上述这个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重视教学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没有认识到教学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教育课目前没有统一的教参与教材,这容易让教师在教学实践时陷入多重困境之中,如教学目标设置不清晰、学生体验不深刻、课堂评价大而空等。而焦点解决中的评量技术可以借由数值评量的方式来优化教学目标的设置,明晰学生的初始状态,锚定学生的课堂收获,助力课堂效果的评价,心理教师在心理课中使用焦点解决评量技术,可以直接提升心理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室。但是,在多年的教学与心理咨询中,使我深刻认识到,真正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应该成为现代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试能力的有效而重要的途径之一,但在教育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将团体心理活动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极大地增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课堂过渡语,是指教师在教学新内容之前,有目的、有计划,采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能够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在教学中,课堂过渡语既是引路语,提示和引导学生从一个方面的学习,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方面的学习;又是粘连语,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衔接成一个整体,给学生以层次感、系统感。可以说,课堂过渡语对于提高思...  相似文献   

11.
人最难战胜的其实是自己,而健康的心理无疑对一个人的情绪影响最大。小学心理健康课是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课程,但心理健康课只是一个引导,"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何让心理课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如何让心理课释放魅力?本文从直面学生心理,构建常态化的心理课堂模式;直面学生心理,构建趣味化的心理课堂模式;直面学生心理,构建实践性强的心理课堂模式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2.
每次观摩听课,我都会被上课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精美独特的教学设计和精彩的教学呈现而折服;但在折服的同时我又会生出这样的疑惑:教师课堂授课的流程总感觉似曾相识,甚至课堂上所用的过渡语、评价语都是那么熟悉。课下细细研读方才知道,原来授课教师照搬了名师的课件教案,将名师的课堂授课"移植"到了自己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不少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和进行心理咨询的途径来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为重要的应是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各科教学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作为一名语文教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在课程设置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也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好,使其真正取得实效,我们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尝试着将心理行为训练引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的课堂。文章就将心理行为训练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初期实践效果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学生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论述了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在心理健康课中,把法制宣传资料变成心理健康课的素材,并挖掘心理健康课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利用心理情景剧的方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扩充心理健康课堂法制教育的信息量以达到在心理健康课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上好心理辅导开学第一课可以调动学生对心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师生联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达到规范心理课堂、追求教学有效性等教学目标。为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开学第一课积极的"首因效应",设计四个教学环节:适切的导入活动,迅速建立师生联结;参观心理辅导阵地,解密心理辅导工作;师生平等共建契约,追求有效课堂辅导;三分钟分享不可少,聚焦感受、反馈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课堂过渡语,是指教师在教学新内容之前,有目的、有计划,采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能够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在教学中,课堂过渡语既是引路语,提示和引导学生从一个方面的学习,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方面的学习;又是粘连语,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品质的增强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对心理课的兴趣也远远超出对其他学科的热爱。然而心理课是活动课,课堂展开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心理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尤其重视"有效教学".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我国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重视,心理课也纷纷进入学校课堂中,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学科.在心理课堂中,教师经常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也能够对游戏、活动等积极参与,但有时却因为教师问题设计不合理,导致课堂时间分配不均,前松后紧,某些环节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心理课上,什么样的问题有助于课堂的有效教学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仅供交流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教师精彩的过渡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对提高教学效率大有益处。可以说,前后衔接的过渡语是拉紧课堂的弦,多变的过渡语是吸住听众的铁,动情、用心的过渡语是打开心灵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