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刘侠 《教师》2010,(36):122-122
幼儿语言的获得是多途径、多通道、多方面的,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字、词、句进行迁移、运用,在交往中发展语言,在生活中锻炼语言,从而让幼儿学会运用语言去交流、去探讨,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语言活动是构建幼儿语言系统的基础和前提,语言活动的目标是通过语言教学活动去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表达和运用能力,从而能够运用语言描述外部世界,去认识和了解客观事物的存在。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效率,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早期对幼儿进行语言运用的培养对以后幼儿的才能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应给幼儿创设一个很好的语言运用的环境,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去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使幼儿的语言在积极互动的环境中得到真正的全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多采用看图、听录音等方法,让幼儿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听、说,设法在幼儿面前描绘出一幅幅画面,让幼儿边听边理解.这样,将幼儿置身于情境之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觉,达到掌握和运用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需要。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会不断提高,这可以促使幼儿更多地运用语言去与同伴、成人交往,更好地理解成人语言所表达的内涵,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现代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儿童通过运用语言来培养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源泉;其次要积极鼓励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交流,激励幼儿多听、多说再次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最佳的语言模式、恰当运用词语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做下去,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佘琴 《成才之路》2009,(31):82-83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是注入式多,这是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幼儿背诵了一些儿歌、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但如何运用并且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却考虑不多。而我园引进了分享阅读的教育模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又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有研究表明:0—6岁是幼儿语言习得的迅速时期,特别是3—6岁被称为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期。作为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努力营造真实的、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让幼儿积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体验到语言交往的乐趣;在活动游戏中,要为幼儿语言的运用提供了积极有效的环境,也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丰富幼儿语言的宝库;带领幼儿走向大自然、走进社区,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拓展幼儿语言交流的空间,进而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提问是最常用、最直接的一种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教师要提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让幼儿在交流中,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去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幼儿时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他们想说、敢说的重要时刻,幼儿只有会说话了,他们才能通过自己的言语去表达自己的简单需求,进而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媒介,当幼儿们实现自由交往,对于幼儿语言能力是有很大提升的,渐渐地,个别幼儿就会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语言,语言交流使幼儿感受到交往的乐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由此可见,良好的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正>儿童散文作为儿童语言学习的资源,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强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及艺术审美能力。幼儿园可用儿童散文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撒美的种子,引导幼儿从小学会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受、用情去表达,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情感,培育他们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向善、向真、向美”的灵动幼儿。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中的重要工具,语言教育更是幼儿的基础教育,让幼儿在想说、敢说、会说、喜欢说的同时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语言教学模式对幼儿进行培养,让幼儿能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获得语言的技能和语言交往能力,是值得每个教师去关注的一个话题。多数幼儿上课时不太愿意发言,不敢大方地面对集体发言,而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幼儿想说,  相似文献   

13.
幼儿时期是人的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若能在此时期对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语言教育,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以后的语言发展和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言表达能力的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通过营造良好语言环境,多领域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4.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教师在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应指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去寻求不同的答案,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中,张扬个性,展示才能,促进幼儿思维活动的多向性、独特性,从而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如何抓住这一时期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困扰很多教师和家长的问题。通过8年来对幼儿语言领域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摸索,我认为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环境都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机土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拓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那么,我们就从幼儿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环境中创设适合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情境,从而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乐意与伙伴合作交流,最终达到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语言是决定教学效果、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教师由于实践经验少、不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等原因,在教学语言运用上存在一些不规范、不适宜的现象.新教师可以从三方面运用教学语言,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一是运用幼儿听得懂的、指向明确的语言;二是运用幼儿乐于接受的情境化、幽默化的语言;三是运用能支持幼儿发展的示范性、启发性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艰巨、困难的任务。怎样去培养、开发呢?教师、家长不仅仅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更要在语言环境中和幼儿进行互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去开发思维能力,通过直接、间接感知,通过认识周围事物有效发展幼儿语言。其次是要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看、听、说、练。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与幼儿交流、联络感情的重要工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个能够正确使用语言的幼儿,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可见,语言发展水平如何是鉴别幼儿智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心理学家指出,2—5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也是幼儿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根据《纲要》的要求,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而发展幼儿的语言,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在语言教育中刻意对幼儿进行语音、词汇、语句、语法的简单训练,是不符合幼儿语言学习特点的。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发展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就要为幼儿创设敢说、爱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使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建构者。  相似文献   

20.
正培养和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与他人沟通交流和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摸索出来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引导幼儿多观察、多讨论、多模仿、多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