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钱承旦先生提出的“反现代化”理论假设为基础,提出举国体制“反现代化”的命题假设,通过分析举国体制与国家主义、国家主义与反现代化的逻辑关系,以及竞技体育的终极目标来论证举国体制的“反现代化”之嫌。与此同时,还对举国体制改革与反现代化关系进行辨析,目的在于通过对举国体制的反思,对中国竞技体育现代化进行监督和矫正。  相似文献   

2.
研究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解读中国特色新型体育举国体制的三重内涵;基于组织绩效和功能分权理论,尝试构建中国特色新型体育举国体制的解释框架;继而指出特色之“特”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治理模式,新型之“新”在于“分布式协同”的权力治理结构,优势之“优”在于“以责促治”的效能转化机制。进而从以下4个层面剖析了中国特色新型体育举国体制的逻辑理路:坚持党的领导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是其价值逻辑,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一目标到达成多元利益条件下的重叠共识是其历史逻辑,实现行政驱动向制度化协同的转变是其治理逻辑,由总体支配到精准提升制度效能是其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3.
建议停止"举国体制"的提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狐鸣 《体育学刊》2007,14(2):1-3
“举国体制”这个提法在体育界流传了许久,耳熟能详,作为体育工作者过去常引为自豪,似乎毋庸置疑。近年来对“举国体制”的赞扬和抨击此起彼伏,本人身不由己也曾涉足坊间撰文评价其优劣。做体育局课题和国家项目时,把握不住“举国体制”的理论依据而难以发表全部研究结果,留下遗憾。直到参与体育“十一五”规划的前期工作,经资料整理、学说梳理和思路清理,乃恍然大悟:这“举国体制”的提法,莫不是一件“皇帝的新衣”!  相似文献   

4.
我国"举国体制"基本理论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我国的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的影响下取得了丰厚硕果,但其计划经济的弊端也暴露无遗。因此,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举国体制”的讨论再次升温。重新认识“举国体制”,希望能对“举国体制”的再认识和改革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完善体育“举国体制”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完善体育“举国体制”,既要尊重体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还需对当前体育“举国体制”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理性、细致的分析。体育“举国体制”理论不完善是现今竞技体育管理界存在多种弊端的重要原因;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改革的深化对完善体育“举国体制”产生重大影响;利益主体多元化,全国性整合体育资源的难度加大,对体育“举国体制”的完善形成阻力;体育“举国体制”受益客体单一,同时存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与体育“举国体制”条件下体育多元功能实现受阻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郝明  陈强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2):7-8,1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总结了我国“举国体制”的形成背景。剖析了我国“举国体制”在当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举国体制”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以及相关的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试论体育举国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体育举国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认为适应市场环境、革除弊端、提供驱动是体育举国体制改革的三个主要原因;体育举国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公共体育需求;体育举国体制具有制度公正的自明性、目标达成的高效果性,然而由于制度设计的内在缺陷难以实现制度效率的最大化;体育举国体制改革主要在于提高制度的运行效率,通过建立应对预案、启用评估体系、信息反馈系统等可以有效提高体育举国体制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使用“举国体制”概念的置疑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分析了“举国体制”的背景和作用,指出它曾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体制的概括,在今天使用这类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概念,应充分考虑其与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相吻合的程度,充分估计其对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认为体育体制改革是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性变革,而不是在原有框架内的改良,将“举国体制”仅限定在竞技体育领域,与整个体育体制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举国体制”在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和方式上,背离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举国体制”在不同深化改革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不能保证和推动我国体育的发展,因此不宜再用“举国体制”的概念来称谓我国当前的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举国体制蕴藏着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但在实践中遇到“举国”困难、“共同”困难的问题,其原因为:①竞争大于协作,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难以发挥;②基础性制度不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优势有机结合,调动全国的资源,集中力量实现国家利益的新机制即新型举国体制。与传统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在目标对象、环境背景、参与主体、价值观念、作用机制等方面呈现新特征、新变化。体育强国建设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解决体教融合、全民健身、科学训练、大型赛事举办等问题,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综述众多有关“举国体制”概念的研究,文章提出概念中体现出的政府主导性、资源集中性和管理强制性等相同点,并从产生条件、作用速率和最终定位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其中的不同点,得出把举国体制定位成“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或“组织制度”更加贴切,定义举国体制时应加上“计划经济”、“迅速提高成绩”之类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论"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国体制”是我国在特殊时期,根据国情,顺应体育发展而采取的一种体育管理制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举国体制”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凸显出来。“举国体制”何去何从?要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也要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为新的起点,不失时机,加大体育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体育运动规律的,更加科学、更有效率的体育管理制度,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2.
论"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举国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为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运用行政手段集中社会资源投入竞技体育,直接管理竞技体育而构建的制度化、专门化的组织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举国体制”利用政府行为优势,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进入市场经济后,“举国体制”除继续发挥其政府行为的优势外,还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开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举国体制”这个为我们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辉煌荣誉的体制,目前受到了国内部分学者的质疑。鉴于此,笔者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并结合相关数据与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笔者认为目前的“举国体制”还是应该坚持与发展的,关键的问题是解决“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经费的来源和经费的使用率,这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所在。  相似文献   

14.
西周的“射礼”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文化源头。对这一源头的分析研究,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于“科技兴体”战略的实施,于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围棋是“胜负”,还是“艺术”,这一话题始终围绕着整个棋圣战的七番胜负。以前有“胜负的魔鬼”之称的赵治勋多年来一直死死追求着“胜负”,并且总是声称“输棋之后没有明天”。他多年来就是在这种信念下苦苦追求着,为了取胜,不惜一切。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后北京奥运时期,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也将进入实质性阶段,举国体制改革的研究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在对举国体制改革研究现状进行简述的基础上,从坚持务实与创新原则的角度提出了举国体制改革研究的五点思考:还原本意:举国体制改革研究的前提;立足国情:举国体制改革研究的基础;丰富外延:举国体制改革研究视野的拓宽;认清形势:举国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他山之石:举国体制改革研究的参照.  相似文献   

17.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05,(11):71-71
棋翁之意不仅在胜负,更在于诗酒琴棋中所透出的人生之趣,在于那份精神的超脱与快乐。正所谓“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体育属于教育的范畴。1957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国奥委会荣誉主席何振良先生说“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失去教育的体育必将是走向歧途的体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够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与分量。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受到冲击,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竞技体育方面,由于长期独立于教育系统之外,运动员没有接受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很多运动员在退役之后难以融入社会,有的甚至成为社会的包袱,其代价也是巨大的。因此,“体教结合”——让“体育回归教育”、让“教育拥抱体育”,既是现实的呼唤,更是教育的必然。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竞技体育在塑造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地位、扩大国际交流、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除了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外,“举国体制”功不可没。从语义上说,“举国体制”就是指能够动用整个国家的资源实现既定目标的组织制度。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举国体制”没有定式;二是:“举国体制”有着明...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我国“举国体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这一体制在北京奥运会后所引发的各种争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举国体制”在北京奥运后的发展走向进行了理论探讨,以期为我国体育体制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举国体制是一种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它具有不同于常态管理模式的特征。当前,学术界对于举国体制仍存在不同认识。在评论《建议停止“举国体制”的提法》的基础上,考察了计划体制论、体育整体论、竞技体育论、公益体育论、重点项目论等举国体制观点,提出举国体制是一种应急状态下启用的不同于常态的非均衡发展策略,其启用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应对诸如自然灾害、国防、国家重大发展项目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举国体制具有重要性、紧迫性、临时性、大资源消耗、存在认同性价值等特征。举国体制作为一种资源整合模式,应用于体育领域才成为体育举国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