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应用题中一个条件不明确,往往可引发多种不同的解法。解答时必须多角度思考,从而培养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例:阳阳和欣欣家相距600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在同一条路上行走。阳阳每分钟走60米,欣欣每分钟走70米。4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乍一看题,似乎“无解”,因为它没有明确两人行走的方向。但仔细一想,恰恰是这个原因,我们要考虑多种情况,才使此题有多种解法。解法1:相向阳阳欣欣阳阳每分钟走60米,欣欣每分钟走70米,两人的速度和是每分钟走60+70=130(米)。速度和×时间=路程,130×4=520(米),600-520=80(米)也就是4分钟后两人相距…  相似文献   

2.
假设更简便     
我在《小学生数学报》上看到这样一道题目:A、B两只蚂蚁在300米的环形跑道的同一点同时背向而行,A蚂蚁每分钟爬0.1米,每爬50分钟休息10分钟;B蚂蚁每分钟爬0.4米,每爬60分钟休息10分钟;A、B两只蚂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相遇?报纸上给我们介绍了一种“合理分档”的方法,我觉得太麻烦了。于是,我就想,是不是有更简便的方法呢?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我想到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假设A、B两只蚂蚁都不休息,那么它们相遇需300÷(0.1+0.4)=600(分钟);而A蚂蚁每爬50分钟,需要休息10分钟,它爬600分钟就要休息(600÷50-1)×10=110(分钟)(最后走到相遇…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简易方程的学习情况,去年六月份,我们出了七道应用题,对九所农村小学52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考查。七道题中有五道选自课本第六一九册,另外两道是依课本第十册列方程解应用题单元中的例题改编的。结果正确率只有58.8%,这使我们吃惊不小。分析错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了简易方程以后,他们解题思路仍停留在算术解的水平上。如“小明4分钟走240米。照这样速度,他走840米要多少分钟?”它的方程解是:设走840米要X分钟。得方程240÷4×X=840或840÷X=240÷4。(能用第二个方程解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使用课本:四省市小学《教学》第四册。数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2.学会解答加除、减除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600-400÷4 12×(58-50)(600-400)÷4 (12+70)×470+30×2 810÷(29-20)(70+30)×2 5×8×7  相似文献   

5.
简单的难题     
[ 例题] 孟浩家离学校300 米,他每分钟 走50 米。一天上学时走了100 米,忽然想起 忘了带劳动工具。便仍按原来的速度回家拿 工具。请问:这次上学,孟浩共用了多少分 钟? [ 分析] 因为孟浩走到中途又返回一次, 许多人在这个关键的地方往往搞错,所以, 有的说他多走100 米,算成共用8 分钟,有 的说他多走300 米,算成共用12 分钟。其实, 他只多走了两个100 米,因为每次上学都得 从家里出发呀。 [ 解法1] 300 ÷50+100 ×2 ÷50=10(分) [ 解法2] 〔(300-100)+100 ×3 〕÷50 =(200+300)÷50 =10(…  相似文献   

6.
福临门超市开张了!商品价目表特价96÷8=62÷2-27=2700÷9=840÷4=280÷7=300×7=2000×2-600=1300×3=23×2=700×4=想想做做家电柜台一天的营业情况如下表:品种电风扇微波炉电冰箱电水壶电饭锅价格(元)345408280098270卖出数(个、台)78366算一算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是1毫米、1厘米、1分米或1米?1毫米的:1厘米的:1分米的:1米的:我知道!下面的题目是小熊猫哈哈做的,请你用验算的方法帮他检查。别忘了帮我打“√”噢!91872880)7208()86043224242)3442()验算:验算:验算:验算:说一说15071050×()10068848×()三年级数学练一…  相似文献   

7.
据说,下面是一道“既繁又难”的问题:在同一条公路上有两辆汽车同向而行.开始时甲车在乙车前4千米,甲车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前进,乙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前进.问乙车赶上甲车的前1分钟两车相距多远.这是一道追及问题,习惯思路是先考虑两辆汽车的开始位置,然后再顺着时间推算才能解出.也就是说,先求出追及所需要的时间:4000÷(60000÷60-45000÷60)=4000÷250=16(分),然后再算出追及前1分(即追了15分)时乙车已追赶的距离:(见图1)(60000÷60-45000÷60)×(16-1)图1=250×15=3750(米).因此,在追及前1分钟,两车相距4000-3750=250(米).以上是…  相似文献   

8.
有位教师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是这样把工作总量抽象为“1”的: 首先指名板演: 1.修一条长600米的水渠,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600÷(600÷20+600÷30) =600÷(30+20) =12(天) 2.修一条长0.9公里的水渠,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0.9÷(0.9÷20+0.9÷30) =12(天) 3.修一条长X米的公路,由甲工程队  相似文献   

9.
记得在教学六年制数学第九册中的应用题时,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下题: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2米;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省布0.2米,原来做600套这种服装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多少套? 2.2×600÷(2.2-0.2)-600 0.2×600÷(2.2-0.2)  相似文献   

10.
问题: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以后2分钟又遇到甲。求A、B两地距离。(全国数学竞赛题)这是一道求两地距离的行程应用题。特点是:已知甲、乙、丙的速度,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甲相遇时间比丙、乙相遇时间多2分钟。要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关键要弄清相遇时间的计算公式,先表示出丙、甲相遇时间和丙、乙相遇时间。公式:相遇时间=总路程(即两地距离)÷二人速度和。解题方法:设A、B两地距离为x米。先算:丙、甲相遇时间=x÷丙、甲速度和;丙、乙相遇时间=x÷…  相似文献   

11.
有些整数应用题,用整数应用题的思路解比较难,看成分数应用题反而很简便。例1小明从家里步行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以提前2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40米,则迟到3分钟。小明家离学校多少米?[分析与解]每分钟走60米,也就是每走1米需160分钟;每分钟走40米,也就是每走1米需140分钟。前后两种走法,每走1米相差(140-160=)1120分钟。由相差(2+3=)5分钟,可以求出走的米数是:5÷1120=600(米)。综合算式是:(2+3)÷(140-160)=600(米)答:小明家离学校60…  相似文献   

12.
(综合卷:占100分时间:90分钟)一、直接写出得数。(12分)1-0.75=3.6-1.68=37-7×4=6÷100=2431÷1000=99×38+38=1.75×100=4200÷600=9.14-2.43-4.57=4.1+99=5.37+6.3=53×4×25=二、你会填吗?(17分)1.由3个10,6个0.1和4个0.01组成的数是()。2.光每秒传播299792千米,约是()万千米(精确到十分位)。3.把0.807、0.078、0.87、0.70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4.1500-38-262=□-(□○□)5.501×99=□×99+□6.文化广场在电视塔的北偏东45°方向1千米处,请在平面图上标出文化广场的位置。7.把40.0300化简后是(),把0.4扩大100倍是()。8.…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课上,汪老师给同学出了这样一道题:农机厂4月份(30天)计划生产农具3600件,前4天已完成计划的16,照这样计算,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大多数同学是这样解答的:(1)前4天完成了多少件?3600×61=600(件)(2)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600÷4=150(件)(3)实际几天完成任务?3600÷150=24(天)(4)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30-24=6(天)综合式:30-3600÷(3600×61÷4)=6(天)答:可提前6天完成任务。而我的解法却很简单:①实际几天完成任务?4÷61=24(天)②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30-24=6(天)答:可提前6天完成任务。汪老师让我说出思考过程,我说:“因为前4天完成了计划…  相似文献   

14.
“分数除以整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凸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留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出示例题:把54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米?师:根据题意,该怎样列式?生:54÷2师:54÷2的结果是多少呢?你们能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学生独自思考,尝试解决)师:请大家介绍一下各自的计算方法。方法1:54÷2=0.8÷2=0.4=52(米)方法2:54÷2=54×21=52(米)方法3:45÷2=(54×5)÷(2×5)=4÷10=25(米)方法4:54÷2=(54×21)÷(2×21)=54×12=25(米)方…  相似文献   

15.
学习“归一问题”后,我懂得了解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先求出“单位数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在老师指导下,我学会了下面几种解题方法:一、等分法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量,以此为标准,再按要求算出结果。例1一列火车4小时行24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分析与解:因为4小时行240千米,所以平均每小时行240÷4=60(千米)。以此为标准,算出7小时行的米数,即60×7=420(千米)。二、倍比法当两种量成整倍数关系时,先求出倍数,再用求得的倍数解题。例2小刚5分钟走301米,他家离学校1204米,照这样计算,要走多少分钟?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钱露 《文教资料》2005,(31):84-85
学习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新知的“自主生成”,而新知的“生成土壤”又建立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往往容易失去精彩“生成”的瞬间。案例:商不变规律的教学片段复习部分:1.口算320÷804200÷20480÷40600÷200680÷20说一说:600÷200、680÷20是怎样想的?此时,一个学生说:“我认为600÷200可以这样想:6个百除以2个百等于3;还可以这样想:把600÷200看作6÷2来算,等于3。而且这样算简便。”此言一出,所有的学生都齐刷刷地把头转向该生,随即又转向老师,其中有几个口中也开始附和:“我也是这样想的!”。“是这样吗?可不可以这样…  相似文献   

17.
1.父子二人都是工人,从家到工厂父行全程要40分钟,子行全程要30分钟。如果父先离家5分钟,儿子再出发要走几分钟才能追上父?逻辑思维方法:本题属行程追及问题,追及距离是父先走5分钟所行路程。5÷40=1/8,速度差是1/30-1/40=1/120。所以追及所需时间列式是5÷40÷(1/30-1/40)=1/8÷1/120=15(分钟)。直觉思维方法:因为父先行5分钟,则比子晚到5分钟,追及时应是子行途中的中点。所以列式30÷2=15(分钟)。 2.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400个,18天完成。现工作效率提高了20%,实际需要几天完成?逻辑思维方法:先求计划零件总数,再求实际每  相似文献   

18.
[题例一]常规题:小明从学校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步行返回距学校1200米的家中拿东西,妈妈同时从家骑自行车以每分钟240米的速度给小明送东西,几分钟后他们相遇?列式:1200÷(240+60)=4(分钟)答:4分钟后他们相遇。尝试题:学校举行音乐会,李明要表演口琴独奏,可是口琴忘在家里,他打电话让妈妈把口琴送来。妈妈放下电话拿着口琴,骑自行车以每分钟240米的速度到离家1200米的学校,李明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步行去迎妈妈,请你们算算李明几分钟可以返回学校。1.相遇后各自返回,所用时间是李明往返的时间。列式:1200÷(240+60)=4(分钟),4×2=8(分钟)。2.…  相似文献   

19.
一、直接说出得数4×7=!"18÷9=#$%&300-200=8000-2000=’()64÷8=*+,-./08×6=150-70=123451000-600=56÷7=7×9=67400+400=895000+3000=45÷5=:;35÷5=<=500+30=28÷4×6=二、摆竖式算下面各题780-290480+370310-190550+150630-170820-280三、在○里填上“>、<或=”3600-1000○3000320-130○320+1308000-6000○1000+10007×9○8×776-30○7624克○3000克四、认真读题并填空1.5005这个数中,从右边数第一个5表示(),第二个5表示()。2.一个鸡蛋约重50(),小明身高约是130(),体重约是20()。3.锐角比直角(),钝角比直角(),锐角比钝角()。4.十位上…  相似文献   

20.
例1小兵6分钟走路360米,照这样计算,走840米路需几分钟?错解1:360÷60×840错解2:840÷360÷60=60×840=840÷60=50400(分钟)=14(分钟)分析:错解1由于没有弄清数量关系,机械地套用正归一问题的解法,导致列式错误。错解2由于粗心,也可能是对括号的作用不理解,列式时漏掉了括号,导致列式错误,于是混淆了有括号和没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而造成了错误。正确解法:840÷(360÷60)=14(分钟)例2一台收割机要收割小麦280公亩,头6天收割168公亩,照这样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