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的数学趣味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相似文献   

2.
这是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2页的第7题,也是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算书《孙子算经》中著名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原题内容是:“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孙子的解法更是奇妙:假设砍去每只鸡和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  相似文献   

3.
方程这个名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算书《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是在我国东汉初年编定的一部现有传本的、最古老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书中收集了246个应用问题和其他问题的解法,分为九章,"方程"是其中的一章.1.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大约在1 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有一趣题:今有雉(野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各多少)?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它是指已知鸡和  相似文献   

5.
许思友 《学语文》2007,(5):39-39
在古代的文学创作中常取兔子为喻。⑴"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经·王风·兔爰》)爰(音缓):缓之借,逍遥自在。以兔、雉作比。兔性狡猾,用来比喻小人;雉性耿介,用以比喻君子。意在指小人可以逍遥自在,而君子无故遭难。通过这一形象而贴切的比喻,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相似文献   

6.
《孙子算经》是唐初作为“算学”教科书的著名《算经十书》之一,共三卷。下卷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是其中之一。原题如下:“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原书的解法是:“设头数是a,足数是b。则b÷2-a是兔数,a-(b÷2-a)是雉数  相似文献   

7.
《孙子算经》中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解法,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第九章数学广角的鸡兔同笼例题为例,运用"盈不足术"、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和方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蒋兴伦 《辅导员》2012,(8):17-18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鸡兔同笼问题作为一类既有趣又重要问题的代表,经常出现在各种数学书里,千  相似文献   

9.
朱兴国 《学与玩》2023,(3):44-45
<正>今年是兔年。十二生肖,在虎、龙之间,兔子竟占有一席之地。兔子的“两面性”在古人眼中,兔子聪敏、矫捷。先秦诗歌《王风·兔爰》中说,“有兔爰爰(yuán,自在),雉(zhì,山鸡)离于罗(落网)……有兔爰爰,雉离于罦(fú,网)……有兔爰爰,雉离于罿(chōng,网)”,将从容的兔子和落网的山鸡做对比,更衬托出兔子的聪明、敏捷。在古人眼中,兔子乖巧、温顺,是纯洁、良善的化身。《白兔赋》曰,“皎如霜辉,温如玉粹。其容炳真,  相似文献   

10.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数学趣题之一.题目如下:今有鸡(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几何?分析用方程组很容易可以解出.下面用假设法来解,可以锻炼一下大家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许勇 《江苏教育》2014,(9):72-73
<正>我国古代有一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说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几只兔?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这类题目一般用"假设法"来求解。如果假设这35只全是鸡,每只鸡有2只脚,35只鸡就有35×2=70只脚,但实际上有94只脚,相差94-70=24只脚。这是因为把兔看成了鸡。我们知道,每把一只兔看成一只鸡就会少4-2=2只脚,那么把多少只兔看成鸡就能少24只脚呢?这样,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数是:24÷2=12(只),则鸡就有35-12=23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方程组之前,我们已经可以通过算术方法或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它们之间的地位和关系究竟怎样呢?一、算术方法巧妙,但曲高和寡雉兔例各1几何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分析这道例题同学们可能早已耳熟能详,可你对它的古代解法了解吗?按《孙子算经》的说法:“上置头,下置足,半其足,以头除足,以足除头,即得.”用式子表示为:头35足94半其足3547以头除足3512以足除头2312雉数兔数实际上,由于鸡的足数=2×鸡的只数,兔的足数=4×兔的只数,将94足折半后得到的47=鸡的只数+2×…  相似文献   

13.
正在数学的发展史,总有一些经典的题型、故事,寓含思维的哲理,启迪着人们的智慧,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在这众多的题型、故事当中,"鸡兔同笼"便是其中之一。相传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从现实的角度来考虑,谁会把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呢?这样的题型仍是"无聊之举";即使它们关在同一笼子里也不必要通过头和脚的数量来算啊。那为何在当代很多  相似文献   

14.
<正>一、"鸡兔同笼"问题的渊源在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孙子算经》下卷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时间了。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体现了人们卓越的数学造诣,同时传递出非常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才使"鸡兔同笼"问题能够穿越千年而璀璨依旧。今天的学生在面对"鸡兔同笼"问题时,已不能  相似文献   

15.
案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位老猎人,每次进山打猎都是满载而归.一天,他进山打了几只山鸡和野兔,高高兴兴地往家走.在村口,几个小孩围了过来,"老爷爷,老爷爷,今天您打了多少猎物呀?"老爷爷捋了捋胡子,笑眯眯地说:"今有雉兔同笼,上有八头,下有二十六足,问雉兔各几何?"(屏幕出示题目)谁知道老爷爷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相似文献   

16.
鸟巢趣说     
青岗 《少年科学》2007,(5):50-54
一个鸟巢能有多大?鸵鸟看起来大,可惜鸵鸟太懒,在地上找个坑儿,就把蛋生了。金雕的巢应该够大了。不行,和眼斑冢雉比,差远了。眼斑冢雉筑造的巢是个大土堆,直径有10米,高有4米,厉害吧!  相似文献   

17.
笼养黑颈长尾雉的产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笼养黑颈长尾雉于三月中下旬开始产卵,五月下旬产卵结束。其产卵数和受精率与其繁殖发情的高峰期有一定相关性。对199♂—1998年按1♂:2—3♀配比的2笼5只3龄雉;2001~2003年按1♂:3—4♀配比的6笼21只1—3龄以上黑颈长尾雉所产的卵及受精率进行比较和研究。同一繁殖期,不同个体或同一繁殖群在不同繁殖期,其产卵数与产卵日期不同;不同龄期(一龄、二龄、三龄)其产卵数和受精率不同。三龄雉最高,一龄雉最底,二龄雉居中。雌雄雉的配比对卵的受精率有较大影响,按1♂:2—3♀的配比方式进行饲养,以提高茏养黑颈长尾雉的繁殖率。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下午,兔妈妈叫来小白兔、小灰兔和小黑兔:“你们昨天拔了多少个萝卜?”三只小兔数了数,一共拔了18个萝卜。 兔妈妈说:“乖乖们,今天羊伯伯送来6个萝卜,兔大叔送来8个萝卜,你们算算咱家的萝卜比原来增加了几个?”  相似文献   

19.
学过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同学一定解决过“鸡兔同笼”问题:有若干只鸡和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10,(7):153-153
小肥兔邀请了一只饥饿的大狮子到家中做客,小肥兔有危险吗?大狮子吃了些什么呢?有没有吃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