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在专题片中具有渲染主题、深化主题、烘托气氛的作用。我们既希望它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又要求它用得恰到好处,不能喧宾夺主。所以在编辑制作专题片的时候,用什么音乐,怎么用音乐,是决定一部专题片质量高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电视专题片指的是运用纪实的手法,对人们生活与社会的集中,深入描写。一部优秀、有冲击力的电视专题片的制作与完成是前期与后期相关人员审美物化的载体,很难想象一部没有审美投入的电视专题片会是多么枯燥和无聊。正如艺术一样,电视专题片也是取自生活又升华于生活的一种形式,不能仅仅枯燥的写实,更要符合大众的审美体验,加大对审美的投入。电视专题片的审美投入包括撰写,拍摄,画面,画面剪辑,音响,解说配音,节奏和平衡结构等,是编剧,摄影,制作,演播人员的集体智慧结晶。这些审美的投入应当相互配合,而不是独立的,只有和谐有序的审美投入,才能使影片获得成功。下文就电视专题片制作审美投入的几个侧重点做一些说明,希望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细节的运用是电视专题片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人物刻画和主题表现方面,生动的细节刻画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任何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无不充满着带有质感的细节描写,这些丰富的细节表现使电视专题片拥有一个个闪光点.本文以电视专题片制作过程中对细节把握的意义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电视专题片中细节把握的要求进行分析,阐述了如何在电视专题片中准确把握细节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反映和记录人们的真实生活,长久以来都受到许多电视观众的青睐。但一部优秀的纪实性电视专题往往要求较高的拍摄技巧与制作质量,方可凸显其价值。为此,文章将从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发展现状入手,并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拍摄技巧与制作,以提高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水平。  相似文献   

5.
电视专题片由电视纪录片衍生而来。是电视纪录片的一种形态。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以真人、真事、真景作为拍摄对象和表现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是及时、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那么,一部优秀的专题片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呢?  相似文献   

6.
在体裁、内容和表现形式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专题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艺术体裁和表现形式,其专业性和深入性给观众带来的视听感受和心理震撼是其他电视节目表现形式所不能企及的。制作电视专题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制作人能否把握好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尤其是在主题突出和人物表现方面,直接决定电视专题片质量的好坏。基于此,本文从电视专题片的细节内容着手,首先介绍了电视专题片制作过程中把握细节的重要性,随后简要分析了当前阶段制作电视专题片中忽略的细节问题,最后阐述了电视专题片制作细节的把握要点。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7.
每一部专题片的制作都是为了传达一种信息,歌颂一种精神,编导为了达到此片的创作意图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创作,既可以通过正面角度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侧面角度含蓄体现。但电视专题片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通过一系列经过编导们精心编辑的画面给观众以视觉上的享受,因此围绕专题片的创作主旨进行画面拍摄和剪辑,是制作好专题片的关键。当今的社会生活是快节奏的,而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也必须适应这种社会生活节奏。在一部短短的专题片中,为了更多地围绕创作主题传达信息或者为了更好的突出创作主题、歌颂某种精神,就必然在一定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8.
电视专题片制作是基于成品片的基础之上的,主要是对作品成品的包装,以达到更吸引观众的目的。文章介绍了电视专题片的发展现状,论述了电视专题片的特点和概念,讨论了专题片制作的意义所在,从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流程和制作技巧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对电视专题片的发展作了一些预期。  相似文献   

9.
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在电视专题片制作中,根据题材的特点和主题表现的需要,恰当、和谐、巧妙地运用音乐这一元素,抒发感情、渲染气氛、推动片情,给电视片带来的是艺术表现力的扩展、美感的增加,给观众带来的是对画面更充分的补充,更刻意的完美,使观众领悟更深刻的内涵。 电视片中的音乐的独特魅力,决不仅仅是渲染、烘托,它还起着表现与深化主题的作用。我们曾摄制过一部反映新疆兵团创业生活的电视专题片,摄制初步完成,大家都程度不同地感觉到片子  相似文献   

10.
卢春光 《记者摇篮》2009,(3):49-49,63
一部成功的纪实性电视专题片,是画面、同期声、解说、音乐等要素的完美结合,近年来同,纪实性专题片的创作已成为专题节目的创作主流,这也使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创作者既要有娴熟的拍摄技巧,同时还要善于把自己的主观意图巧妙地蕴含于对生活的客观再现之中。这里我结合几年的工作实践,对纪实性电视专题片中如何运用电视语言,特别是长镜头、同期声等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吴镝 《记者摇篮》2009,(3):43-43
专题片本身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情节化、故事化,而推动其发展的正是细节。独特的风格、深邃的意蕴、鲜活的人物、严谨的结构、张驰有度的视听节奏以及精良的技术制作,这些固然是一部优秀专题片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因素,而那些被编导们精心捕捉到的真实、生动、独特的细节,同样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必要保证。恰到好处的细节,对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神奇作用。在一部电视专题片中细节的积累越丰富完美,  相似文献   

12.
詹平 《记者摇篮》2005,(5):36-36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给电视制作技术注入了生机,也使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手段锦上添花。制作一部专题片要经过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等工作才能完成,怎样体现专题片中的主题思想,随着情节的进展,通过哪些素材去营造气氛;在叙述事件过程中,又用哪些素材来突出和表现主题等在制作过程都要加以考虑。按照编导的设想与要求,根据片子的内容,着手采集相关素材,  相似文献   

13.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电视专题片是电视制作人员针对某项问题、现象、事件或者人物而采用各种电视表达手法,以某一具体主体为中心进行专门报道的节目,其利用文字、画面、声音等多种方式相互配合来表达专题片的主题。本文主要就电视专题片制作过程中的策划构思、包装手段与技巧以及其他细节,探讨电视专题片制作的相关注意事项,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1.电视专题片的策划及构思策略1.1选题必须注重典型性电视专题片所选取的人物或事件必须在对应时期、地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电视荧屏异常的丰富多彩,电视人物专题片对观众来说也并不陌生,它是具有一种具有独立性质的艺术种类。在电视媒介时代化、电视节目品牌化、观众目光日益挑剔化的今天,如何拍摄、制作电视人物专题片并不断进行完善,对电视人物专题片制作水平的提升有重要的推进型作用,逐渐引起广大电视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5.
非线性编辑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电视专题片制作的前期采集、中期编辑和后期处理等的阐述,较为详细的探析非线性编辑在电视专题片制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王欣 《视听纵横》2009,(3):63-64
电视作品(本文特指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电视艺术片)是一项集体创作。在常规状态下,电视作品的负责人是编导,他是一部电视作品的灵魂人物,主导着电视作品的立场、走向、风格。在策划、拍摄、制作过程中,电视摄像师只是其中一个工作环节的主创人员。但笔者从事电视摄像师工作十余年,在工作中深感一个出色的电视摄像师,必须尽量介入电视制作的编导环节,  相似文献   

17.
唐翊凡 《记者摇篮》2012,(11):31-32
要制作出一部好的专题片需要很多的条件,好的选题、精彩的拍摄、感人的细节、准确解说、优美配音、流畅的剪辑等等。但首先,捕捉到的形象的视觉素材,拍摄出的"精彩"画面,是完成一部优秀专题的第一步。一、尊重"真实"电视专题片要求"真实地再现真人真事",真实性是它的本质特性。专题片的拍摄,是拍摄者根据事先确定  相似文献   

18.
县级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一般为小型电视专题片,长则15分钟,短则5-7分钟,这类专题片大都是一事一记,一人一片,短小精悍,反映的一般是基层情况,如一些新的信息、典型的经验和身边的人与事。这类专题片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具有地方特色,针对性强,群众喜欢看,播出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笔者现根据制作电视专题片的实践,谈几点制作电视专题片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一部有感染力的电视专题片,除了内容深刻,画面真实,音乐和谐之外,解说词是否有鲜明的语言特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声音因素。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片子的质量。解说词创作是以文字为基础,以电视专题主题为脉络,以电视其它元素为依附,通过创作人员思维组织,文字排列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这种文体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各种  相似文献   

20.
邱静 《新闻爱好者》2012,(16):76-77
专题片,是指以解说词阐述某种主题、理念、观点作为主要结构方式,附以画面、音乐元素进行说明、写意、升华的一类纪实性电视节目的统称。一部电视专题片,不仅因为它宣传的名山、名水、名人、名胜而名扬于世,更重要的是创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