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嫱 《教师》2013,(3):57-59
笔者对海南省海南中学(以下简称“我校”)2004级高中一年级学生在入学一个月后,进行古诗文的兴趣等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对可能影响古诗文学习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因素进行了肯德尔相关分析。研究发现:95.92%的学生认为古诗文学习很重要,但81.63%的学生对古诗文学习没有兴趣,认为学习古诗文重要仅与“古诗文是高考中必考的项目”(P=0.001)“为了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P=0.001)有关。影响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因素为: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与古诗文学习“背诵难”“语法难”“古诗文难以理解”“古诗文枯燥、无趣”呈负相关。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与其实用性密切相关.且呈正相关。为此,笔者通过摸索总结,得出古诗文教学“三有”原则,即有效、有趣、有益,并将之综合运用到古代诗文教学中。笔者对古诗文教学“三有”原则在课堂实践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证明了有效、有趣、有益原则分别都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并且还通过课本剧大赛等形式将“三有”原则由课堂延伸至课外,使古诗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2.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指导学生学好古诗文,继承和发扬古诗文的文化,使古诗文教学在新世纪里焕发出新的光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认识到,古诗文教学更应从旧观念走出来。一方面,教师应从“教”的角色转变为“导”的角色,另一方面学生由被动接纳变为主动的学习,让学生从教师的阴影中走到与教师平等的层面上来。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课堂上鉴赏古诗文势必要碰到押韵问题,由于语音的变化发展,许多诗词的韵脚原本相押,用普通话读来却不再相押。这既影响了诗词鉴赏时的韵律美,又给学生留下了疑惑和不解。这就迫切需要中学语文教师懂点儿音韵学知识,以为学生答疑解惑,促进课堂的顺利进行、激发学生对音韵学的兴趣,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的诗词文化做铺垫。  相似文献   

4.
教学古诗文,固然离不开阅读的认知和技能方面的训练,但阅读的教育功能,在古诗文教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中,强调古诗文的“文化载体性能”,把古诗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通过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打下一个博大精深、熏陶灵魂的文化基础。这一文化基础,可以成为每个学生良好的“精神的底子”,对每个人的终身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所选的古诗文,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作品。在教学中,那些陈腐的旧质必将于批判中被淘汰,而属于精魂的东西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闪耀光彩,使中国的现代文化、现代教育显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质。在古诗文阅读…  相似文献   

5.
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对古诗文教学作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让古诗文教学更有趣,更丰富,更生动,给古诗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多媒体让学生更喜欢、更乐于学习。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被提上日程,在初中生阶段,古诗文背诵与默写是比较重要的考点,学生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理清它的字面意思,也需要深入理解古诗文。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重视起来,从每一个小事做起,不断积累古诗文,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对于老师来说,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古诗文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文章主要探讨指导学生有效背诵和默写古诗文的方法策略,为初中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古诗文及教师教授古诗文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数千年来的文化、知识,更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内容。合理利用古诗文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学生语文素养,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作文指导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古诗文,增强作文的文化底蕴,真正让作文厚实起来。本文联系教学实践,分析初中古诗文迁移到写作方面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财富,也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文的创作过程中,许多文人都会采用典故来进行情感的表达和观点的阐述,这使得古诗文创作更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意境内涵。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典故的学习。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法的运用,尝试拟出更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帮助教师进行典故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得到更为全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文章强调了经典古文的美学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古诗文教学应从文化、思想层面去解读古诗文;通过增加教师的知识积累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重视诵读,把握节奏,培养良好语感;教师用自身的情绪感染来调动课堂气氛;创造自主学习空间等五方面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学古诗文教材反映的社会生活离开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引进时代活水,更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贴近感,学生通过古今有关信息的比较、分析、综合,不仅能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培养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加强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力度,由于古诗文和现代文比起来,其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借助注释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运用古诗文的注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借助注释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就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现实问题。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为研究对象,就古诗文注释的作用、具体内容、存在问题及教学建议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正>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古诗文教学实际上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中华民族文化,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如何达到有效、高效,如何让学生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得言、得意、得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朗读要有新意。朗读,是古诗文教学的灵魂。高效的课堂教学大都会在读上下足工夫,基本上都能做到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如: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六上《观书有感》,把读就上升到了一个层次。一节课下来,整体读达到了三十  相似文献   

14.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培养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兴趣。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领学生学古诗、用古诗,让古诗文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增添无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做语文教师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课成为学生的期盼,成为他们的挚爱。我们都在努力,所以才有了五花八门的教学模式,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仍然要面对冷清的语文课堂望洋兴叹。其实,语文课堂真的不需要程序不需要模式,只要能巧妙点燃学生的热情,整个课堂必然会激情飞扬!所以,来点儿诙谐,来点儿幽默,来点儿洒脱,来点儿浪漫……不要让僵化的模式和考试成绩羁绊住我们灵动的思维!  相似文献   

16.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对于古诗文的理解更是难上加难,这就需要适当引导以及采取多样化的特色作业教学法来提升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特色作业把古诗文作业变单一枯燥为多样有趣,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厚实了学生的古诗文积淀,增强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17.
古诗文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合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精选的古诗文能让德育的内容更加丰厚,丰富多彩的古诗文活动又使德育更有活力,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传统美德的教化.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国家对小学古诗文重视程度的升级,小学古诗文的拓展课程重新建构、拓展方案重新研究、应用评价重新定位都将提上日程。本文重在研究第一学段古诗文的拓展研究。一、掌握学情,明确小学古诗文的拓展起点教育部规定:一年级的学生零起点入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单元提到了“天地人”,因此,古诗文的拓展就以“天地人”为起点,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盘古开天地》。教学完《盘古开天地》,教师再抛出“人是怎么来的”这个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带着学生学习《女娲造人》。基于建构主义去建构小学古诗文的拓展课程,  相似文献   

19.
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能够表现出充沛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凝结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技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中,收录了我国众多古诗文中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有着非常高的审美价值。通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鉴赏经典古诗文,并引导他们对古诗文进行诵读与联想,将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审美取向,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民族自信得到树立。  相似文献   

20.
徐志新 《考试周刊》2013,(23):28-28
学习古诗文是传承中华文化、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古诗文教学拓宽了渠道,让穿越时空的古诗文变得生动鲜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用多媒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