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在SPIHT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分配比特、改进零树集合、完善分类策略等措施,提出了一种新嵌入零树小波ECG信号压缩编码算法(简称为改进的SPIHT算法)。算法首先将ECG数据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其次,对离散小波变换后的系数进行均匀量化;最后用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算术编码对量化后的系数进行编码。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压缩比大,信息损失小,能够较好的恢复原有的信号。  相似文献   

2.
针对原SPIHT算法存在扫描的重复且未能充分利用小波系数分布特点,随着压缩比的增加,会引起编码效率的下降等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图像压缩编码算法。改进的图像编码算法低频子带进行DPCM无损编码,高频子带采用优化排序的SPIHT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原算法在重构图像的主观效果和峰值信噪比上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小波变换和多级树集合分裂算法(SPIHT)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压缩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SPIHT编码方法的复杂性制约了压缩速率的提高.针对SPIHT编码速度慢和占用内存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无链表SPIHT算法,以提高编码运算速度,减少资源占用量,使其适于硬件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达到与原算法相同的压缩效果,而运算速度大大提高,适于实时实现.  相似文献   

4.
应用小波变换和改进的几何归一化方法,提出一种强鲁棒图像零水印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一种改进的几何归一化方法将原始图像化为标准图像,然后对标准图像利用Haar小波进行多级小波分解,最后根据高层的中高频小波系数的正负极性构造零水印.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算法对噪声、滤波、有损压缩等常规信号处理具有强鲁棒性,对旋转、缩放、平移、剪切等几何攻击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医学图像的应用实际,根据图像小波域系数的特点与人眼视觉特性,提出以多个任意感兴趣区域编码框架为基础,对感兴趣区域采用无损JPEG2000,并结合人眼视觉特性规定了系数扫描顺序,对非感兴趣区域采用小波变换与多级树结合分裂算法(SPIHT)。实验结果表明,该编码框架有如下优点:(1)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大小的感兴趣区域,同时在比特率比较低的前提下,仍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重构图像质量;(2)实现方法简单有效,适应性强,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图像进行处理;(3)具有很高的主观视觉效果。为医学图像远程传输和存储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小波零树编码算法是小波变换域的高效图像压缩编码算法,该方法将小波变换系数按其重要性进行排序,实现了渐进性的图像压缩编码,本文在此基础上集结合S变换中的MRCT变换对无损压缩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图像仿真实验,分别比JP2、RAR、ZIP、PNG、TGA、PCX、TIF的无损压缩结果平均提高了得到2%、15%、51%、51%、34%、52%、31%。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方法在对高光谱图像细节部分进行量化编码时对低频部分进行全域矢量分解,噪点处理不够平滑,处理结果不好。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小波域子矢量的光谱图像压缩处理算法,对小波域的子矢量细节部分采用误差补偿编码的方法对高光谱图像的噪点进行平滑处理,对N级码书进行两级小波变换提取低频系数,通过算术编码实现城市、植被、水流多源信息高光谱图像压缩和解码恢复识别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光谱图像压缩,图像经压缩处理后的恢复质量品质较高,峰值信噪比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8.
针对图像能量分布特点及人眼对图像特殊区域敏感程度的不同,提出利用小波包对图像的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都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并充分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和不同子带间小波包系数的相关性对系数进行分形编码。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优先编码视觉上最重要系数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复原质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图像内容的最小化嵌入失真原则,在空域通用小波相对失真方法(Spatial-UNIversal WAvelet Relative Distortion,S-UNIWARD)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小波边缘检测和校验格编码(Syndrome Trellis Code,STC)的图像自适应空域隐写术。首先利用小波变换检测图像边缘区域,然后根据S-UNIWARD定义图像像素的嵌入失真,并通过设置失真阈值选择图像的纹理区域,最后使用STC在边缘区域和纹理区域对秘密信息进行嵌入。实验表明本算法提高了S-UNIWARD在图像边缘区域和纹理区域的嵌入精度,且能提高算法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在存在感兴趣区域图像的情况下,利用JPEG2000中的一般位移法对小波分解后的低频和部分高频系数作提升,达到对感兴趣区域和全图质量的提高,然后结合SPIHT算法编码。依据人眼的视觉原理,实验中采用圆形作为感兴趣区域。通过3组实验对比,可知:对低频和中频系数全面提升后,重构后的图像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FPGA的CCSDS图像数据压缩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CSDS图像数据压缩(IDC)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CCSDS IDC并行实现方案.该方案包括离散小波变换(DWT)、直流系数量化编码、位平面编码(BPE)、码字拼接等4个模块.位平面编码模块采用了并行扫描、并行编码的快速算法,以提高编码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处理时间比现有的CCSDS IDC串行编码改进方法减少了13.6%,适用于空间通信的图像数据压缩编码.  相似文献   

12.
对基于边缘的算法进行了改进,综合考虑了边缘和能量结构. 首先利用非下采样contourlet(NSCT)变换,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和多方向的分解;然后将低频系数按边缘能量大小划分为边缘和平滑2部分,边缘部分采用边缘能量取最大的融合方法,平滑部分使用基于局部能量的规则进行融合,高频子带使用相关系数和局部方差相结合的重要性测度法进行融合;最后对融合系数进行NSCT反变换得到融合图像.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融合效果较基于边缘算法有所改善,是一种有效兼顾细节和能量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一种小波域数字水印算法,利用人类视觉模型对算法进行了改进。选取一幅有实际意义的二值图像作为水印,在对原始图像进行多级小波分解后,通过修改中频系数来进行水印嵌入。实验证明嵌入水印后的图像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并且对JPEG压缩、图像添加高斯噪声、中值滤波等图像处理操作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马建华 《科技通报》2012,28(6):67-68
主要研究了图像压缩精确度问题。针对传统的图像压缩算法精度低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后的不同的小波系数的相关性,构造图像的特征的跨频带矢量,并对其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分析算法的有效性和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边缘和梯度场的图像表示和压缩方法.将图像表示成边缘域的像素和非边缘域的梯度场,并分别进行编码.编码端,采用自适应四叉树分解和一维小波变换编码边缘域,采用二维小波变换编码梯度场.解码端,由对逆变换得到的边缘域和梯度场,通过梯度域变分重构进行解码恢复.方法能用于无损和有损图像压缩,具有较好的压缩性能,并能有效地克服边缘附近的振铃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彩色数字水印嵌入到彩色载体图像的新算法,利用改进的Patchwork方法将一级小波分解的水印图像的低频部分分别四次嵌入到经过离散余弦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后的载体图像的RGB分量中,提取的时候,将四次嵌入的低频分量取出并求平均值,用来作为水印的最终低频分量。经过实验验证,该算法对很多攻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