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家庭内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孩子来说,亲子关系是最早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孩子最早模仿的榜样.孩子都是努力追随着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逐级反映到他们的个性结构中。  相似文献   

2.
亲子关系是孩子降临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现代家庭中, 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这困扰着孩子,同样也困扰着父母。  相似文献   

3.
边玉芳 《父母必读》2023,(S2):50-53
<正>孩子的网络成瘾问题,恐怕是当代父母最大的育儿困惑之一,但更需要父母了解的是,其实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就在父母自己身上。数字时代,亲子关系的本质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重要价值无可撼动。这个社会存在很多社会关系,比如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但这样的关系都不具有自然关系,只具有社会关系。但是亲子关系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相统一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子关系原是遗传学中的用语,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一种血缘近亲,天然的骨肉联系使亲子双方产生天然的感情依恋。因此,对儿童来说亲子关系是他们最早建立的,也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独生子女在儿童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在独生子女家庭中亲子互动是孩子在家庭中与他人交往的唯一方式,这更加重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依恋。所以。亲子关系是子女健康成长过程中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亲子关系对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关注婴幼儿教育和综合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一项重大的教育计划和重要的任务。与西方国家相对比,我国家庭早期亲子关系中权威型父母普遍存在,有的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有的父母没有能力或顾不上照顾孩子,有个别父母还会对孩子使用家庭暴力等。西方相关研究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是,应建立亚平等型亲子关系,定期与孩子沟通;用科学的育儿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加强对婴幼儿教育的师资培养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心理学中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也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相互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孩子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断的形成、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及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行为问题等,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孩子的亲子社会行  相似文献   

7.
亲子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础的一种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成长和整个家庭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促进儿童早期的成长,也有助于后期人格的培养.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小组活动中的互动可以帮助家长通过观察他人和与他人的分享,反思自己;帮助孩子在活动中理解父母苦心.本文主要针对亲子间的沟通问题,运用访谈法了解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孩子各自的需求,运用文献研究法了解此领域的研究现状,根据增能理论设计出符合亲子需求的活动方案,力求帮助家长解决亲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家长科学育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双向作用的人际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在行为方式等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良好的亲子互动对孩子心理发展影响极大。但是青春期的亲子关系目前已经发展成了困扰很多家庭的一个难题,怎么改善亲子关系,让青春期的家长和孩子和谐共处是作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结合心理教师开设亲子课程的经验,谈一谈亲子课程在改善亲子关系方面的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9.
我国小学留守儿童校园欺凌问题亟须解决。基于大规模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父母情感参与和小学留守儿童遭受校园欺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针对亲子关系较好的小学留守儿童,父母情感参与频次的增加可以减少其遭受身体欺凌的频次;针对亲子关系较差的小学留守儿童,父母情感参与频次和其遭受校园欺凌的频次呈正相关关系。(2)父母情感参与通过改善小学留守儿童的校园人际关系进而减少其遭受欺凌的频次。(3)构建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可以增强父母情感参与对子女校园人际关系水平的积极影响,进而减少小学留守儿童遭受欺凌的频次。由此,小学留守儿童父母需要增强识别子女是否遭受欺凌尤其言语欺凌的能力,注重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通过高质量的情感参与,引导子女掌握社会交往技能以改善校园人际关系,帮助子女有效规避遭受校园欺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在父母与子女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起来的。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也许并不是他们最早或最亲密的人际关系。那么,在这些儿童心中“家”是怎样的概念?父母在他们眼中的地位如何?儿童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与家、与父母的关系?2007年,  相似文献   

11.
亲子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人生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亲子关系能否健康发展,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个体人格结构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孩子都来自一个特定的家庭,家庭的功能正常与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而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既是家庭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石。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而且孩子年龄越小,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3.
杨雅 《父母必读》2023,(S2):54-57
<正>智能化儿童设备的大量介入成为新潮流,同时也在影响着亲子关系。研究表明,智能化儿童陪护设备会影响亲子互动质量。因此,我们提倡通过提高父母的陪伴意识和质量,来降低孩子对于智能设备的依赖。当各种数字智能陪娃设备“入侵”家庭时,亲子依恋关系会受影响吗?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会有所改变吗?父母又应该如何平衡呢?  相似文献   

14.
人际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或心理距离。民办寄宿学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一些父母在外地忙于经商,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所以很多家长想让孩子考进寄宿学校。有些寄宿学校的学生在节假日也常年寄宿在学校。形成贵族式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性格塑造日显重要,一个家庭的家庭气氛的好坏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影响父母与儿童的沟通效果,父母只有尊重孩子,为孩子做好榜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在爱的世界中学会爱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商业繁荣的广州,有许多外来经商的家庭。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迁,外来经商家庭的孩子要得到健全发展,更加需要与父母的沟通,得到父母的关怀,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外来经商家庭的亲子关系往往比较紧张。本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密切亲子关系、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心理学认为,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影响着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当今不少父母忙于工作,缺乏与孩子的互动交往,使孩子因缺乏关爱而产生情绪和人格上的偏异和障碍。泉州市晋光小学密切家校合作,以家长委员会为抓手,增强教育合力,搭建亲子交往平台,促进亲子共同成长。家长委员会是由学校  相似文献   

18.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管教子女的前提。父母要了解孩子心理上的需要,才能建立亲密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认为,安全、爱和从属以及尊重三者是人的基本需要,对未成年的儿童青少年更为重要,提出了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四要素。  相似文献   

19.
在心理学中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 ,具体包括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 ,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它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 ,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亲子关系具有不可替代性、持久性、不可选择性、不平等性、变化性等特点。正是因为它具有上述特征 ,亲子关系已愈来愈受到各国发展心理学家、幼儿教育学家和家庭教育学家的关注。其重要性就在于它影响儿童的人格形成与发展 ,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最早用动物代替人类进行的关于亲子联结 (parent-youngbonds)的实验研究是从哈洛 (H .F .Ha…  相似文献   

20.
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孩子来说,主导者是家长或监护人。家长或监护人在营造自己家庭的家庭教育氛围时是否和谐、成功,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否融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脾气、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