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波 《传媒》2008,(11):84
2008年10月24日到26日,由中国都市报研究会主办、《重庆晨报》承办的2008中国都市报研究会总编辑年会在重庆举行。来自《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燕赵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潇湘晨报》、《都市快报》等全国38家强势都市报的高层人员和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25日,《重庆时报》正式创刊,定位为综合类都市报。这样,加上以前定位综合性生活类都市报的《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青年报》,重庆报业市场出现了五路诸侯共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吴涛 《东南传播》2012,(1):59-61
本文选取重庆最具代表性的两份报纸《重庆日报》和《重庆晨报》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这两份报纸在5个月的时间内对重庆户改的报道,运用框架理论,对所取样本进行框架分析。探讨比较都市报和党报在框架选择上的异同点,进而延及报纸如何为政府政策宣传服务,达到更好的说服效果。以期从中得出结论与规律,以更好地为户改等与城市化相关的公共议题,政策的传播推进提供有用建议与信息。  相似文献   

4.
《重庆档案》2007,(4):F0002-F0002
9月5日上午,重庆市档案局邀请到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时报》、《重庆晚报》等8家新闻媒体近20名记者,在市档案局会议室召开纪念《档案法》颁布20周年新闻发布会。重庆市档案局(馆)长陆大钺、副局(馆)长陈治平、李玳明出席新闻发布会。会议由陈治平同志主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殷泽文 《新闻世界》2012,(7):121-122
《中国青年报》与《南方都市报》两份报纸风格各异,但相同的都是以评论见长。笔者认为,《中国青年报》评论的风格就像北方的侠客,正义凛然;而《南方都市报》却好似江南的先生,机智幽默。  相似文献   

6.
渝文 《今传媒》2006,(2X):59-59
重庆市5名歹徒绑架两名从事美容工作的女孩后连窜三区县一案告破。2005年12月6日,5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检察机关。12月7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重庆青年报》、《重庆法制报》都对此进行了报道。其中《重庆晚报》和《重庆青年报》从猎奇的角度制作标题,本末倒置、很不妥当。  相似文献   

7.
1993年8月,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都市报《贵州都市报》。次年1月,《三秦都市报》在西安问世。时隔一年后的1995年,《华西都市报》、《大河报》、《南方都市报》、《三湘都市报》相继创刊。1997年,《楚天都市报》、《海峡都市报》诞生。之后,全国省报除少数省市区外基本上创办了省级晚报都市报。都市报群体在全国兴起。经过10多年的发展,都市报群体不断壮大。时至今日,都市报业发展中出现了某些转折,其突出表现是都市报群体分化特征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8.
当前重庆的报业市场上流通着《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4家旗鼓相当的都市报,以及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重庆正好这5家报纸都做了及时、详细、准确、跟踪性的报道,遵从了各自办报理念,践行了各自办报宗旨,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9.
舒彩红 《东南传播》2012,(9):165-167
本文以内容分析法和随机抽样法研究都市报与党报的社评(头条、社论),以《南方都市报》和《广州日报》在2012年4月1日至5月31日的社评为例。一则《南方都市报》作为全国报纸中排名前十的都市报之一,曾经在许多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反响巨大,《广州日报》在党报中算得上办得较为出色的报纸之一。二则广东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因此笔者选取这两份报纸作为都市报和党报评论的样本。  相似文献   

10.
今年10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收到渝中区法院知识产权庭19份应诉通知及传票——《环球时报》社以重庆晚报侵害其知识产权为由,提出向其公开赔礼道歉、赔偿近百万元的诉讼请求。据初步了解,《广州日报》、《扬子晚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也遭遇同样的官司,其中《广州日报》的诉讼标底高达1000万元。据相关人士预测,《环球时报》发动的这场诉讼战,将在媒体间和法律界引发一场大争论:转载、摘编其他媒体的新闻报道是否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11.
继2003年SARS之后的第二次超级流感——甲型H1N1流感疫情全面爆发,突发公共危机下的健康传播再一次成为摆在大众媒体面前的重要课题。重庆作为西部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外来人口众多,是防范危机的重要关卡。都市报作为最贴近老百姓的媒体形式之一,覆盖率高,受众面广,它们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是市民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它在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危机的健康传播上的作用不可小视。本文选取了重庆主城四大都市报纸——《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晚报》、《重庆时报》(以下简称:晨报、晚报、商报、时报),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08,(11)
2008年10月世纪华文对深圳9份都市报,在福田、盐田、宝安、罗湖、南山五个地区150余个报摊亭进行了零售监测与定量研究,调查媒体包括《南方都市报》《晶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深圳商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深圳日报》和《南方日报》,采用的是世纪华文SIS报刊连续发行监测分析体系。对深圳都市报报业零售市场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吴艳 《新闻世界》2011,(5):123-124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内报纸开始不断扩版,报纸版面逐渐增厚,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南方都市报》从2001年开始日出70余版,号称"中国最厚的报纸"。2004年3月31日,《南方都市报》推出"成熟2004"特刊,总计14叠304个版,创造了国内厚报的"吉尼斯纪录"。2007年11月1日起,在深圳市场的零售价涨至2元的《南方都市报》的零售市场份额由45%下降到26%左右。而深圳的另一份都市报《晶报》的零售量则直线上升了40%~50%,快速扩大和巩固了在深圳市场上的地位。从《南方都市报》和《晶报》在深圳本地的角力中,我们了解到中国都市报的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同城同质报纸的较劲,这使得单纯凭借扩版、做厚报吸引读者的模式将会发生转变,转为把内容做得更加精准而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地市报队伍中,有一类非常特殊的报纸——重庆成为直辖市后由原地级涪陵市、万州市和黔江地区党报转型而来的《巴渝都市报》、《三峡都市报》、《武陵都市报》。它们都属于在夹缝中生存的报纸:报纸定性为区域性综合类都市报,而所在地方党委政府仍然要求报纸发挥党报职能,然而报纸不是区委机关报了,发行不能靠行政命令,闯市场的难度很大。《巴渝都市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发行的,  相似文献   

15.
《传媒》2006,(8):79-79
根据世纪华文SiS报刊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广州日报》在广州的日平均销量为75.14份,是《羊城晚报》的1.95倍,是《南方都市报》的2.37倍。和2005年下半年相比,三报的平均销量及零售总量均略有下降,但零售的位置和格局没有变化。《信息时报》、《新快报》的销量呈现上升趋势,平均每个报刊亭上升2份左右,对格局变化没有太大影响,《南方日报》的平均销量从原来的7份/摊下降到2份/摊。  相似文献   

16.
郭依足 《传媒观察》2005,(11):27-29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市场竞争的目益激烈,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同时存在多家都市类报纸贴身肉搏,改版战、广告战、发行战一波接一波。在北京,《新京报》、《京华时报》、《北京娱乐信报》等后来者与《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等元老激烈角逐;在南京,《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试图通过种种形武建立自己的市场强势地位;在广州,《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发力都市报市场。  相似文献   

17.
经营     
《青年记者》2010,(17):3-3
8月19日,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公布了2009年~2010年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全国都市报前三强、全国晚报前三强分别为《广州日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北京晚报》、《今晚报》、《齐鲁晚报》。  相似文献   

18.
韩雨 《出版科学》2000,(4):56-58
2000年9月12日,新华通讯社发出一则消息:湖北日报社副社长、《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杨卫平荣获中国新闻编辑优秀成果最高荣誉奖——韬奋新闻奖,几乎与此同时,9月11日,《楚天都市报》发行迈过100万份。  相似文献   

19.
肖毓媛 《青年记者》2006,(10):66-67
本文试图以两会报道为切入口,通过观察《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在这一事件上的报道,分析两报的采编方法和策略,探讨成都都市报的异质化改革的措施和方法。研究样品为两报今年3月3日至3月15日要闻版和国内版的所有与两会相关的新闻报道。数据分析(一)对主流资讯的报道度在报道量上,《华西》要闻版、国内版稿件数量为470篇,关于两会的报道数量为158篇,在此两版中所占比例为34%。《成商》要闻版、国内版稿件数量为480篇,关于两会的报道数量为87篇,所占比例为18%。《华西》高度重视两会报道,体现了它积极报道主流资讯,打造主流都市报品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报业市场继80年代初期的晚报复兴和90年代初期的扩版狂潮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兴市场经济的热潮之时,迎来了第三次快速发展时期。自1995年1月《华西都市报》在四川成都创刊开始,《燕赵都市报》、《楚天都市保》、《三秦都市报》、《大河报》、《华商报》等多家都市报应运而生。这批新兴的都市报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清新可喜的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