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科技社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世界一流科技社团建设有利于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是当前我国科技社团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相关法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还存在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与变革要求。该文在对多家学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制约科技社团发展的法规政策问题,并从法律定位、管理体制、国际发展、财税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冬生 《学会》2014,(7):55-5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为科技社团发展提供了的新机遇。科协及所属科技社团组织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协同力量,作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理应在深化改革中率先探索、创新实践,不断强化改革创新理念,致力推动科协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会》2012,(7):3-3
<正>科技社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协同力量。为提升学会综合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经财政部批准,中国科协决定自2012年起面向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实施"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中国科协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通过以奖代补和开展重点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努  相似文献   

4.
张平 《学会》2009,(8):26-28,43
科技创新对东北地区的振兴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科技社团是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活动是科技创新的有效措施,也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渠道以及科技决策咨询体系的有力智囊。为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对东北地区科技创新的作用,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重视科技社团的发展,加大对其引导和扶持力度,搭建企业和科技社团的合作平台并加强科技社团自身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浅论科技社团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华明 《学会》2013,(10):41-43
科技社团是我国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社团开展科学化评估,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利于打造中国特色、专业规范、高效诚信的社会组织;有利于我国科技社团走向世界,实现与国际评估体系的有机对接,增添国际治理的“中国色彩”.  相似文献   

6.
《学会》2015,(4):51-53
<正>科技社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协同力量。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增强学会综合能力,形成学会发展长效机制,培育和打造一批有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能负责能问责的现代科技社团,全面提升学会综合能力,河南省科协以优秀学会创建活动为契机,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活动,以全面提升学会能力。2012年,河南省科协组织所属学会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7.
科技类社会团体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浩明  刘银托 《学会》2012,(6):3-12
本报告概述了我国科技社团的基本属性以及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社团带有鲜明特色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调研组通过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对典型的科技社团进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江苏省级科技社团、深圳、无锡、泰州市级科技社团的发展状况、管理模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对相关资料做了整体评估,引用了全国科技社团在学术交流、期刊出版等方面的发展数据,揭示了近年来我国科技社团创新发展的亮点,提出了我国科技社团的几种发展类型,分析了我国科技社团普遍采用的治理结构。面对我国科技类社团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机制问题、外部环境影响及能力建设遇到的困难,给政府、公众、科技社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强科技社团党建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引领科技社团组织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切实保持科技社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重要举措。浙江省科协结合工作实践,以实现科技社团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全覆盖,提升学会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积极探索党建与科技社团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使学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
杨冬生 《学会》2017,(9):35-38
围绕科技社团发展中的基础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江苏省为例,分析科协所属科技社团如何把握改革方向,以及科技社团服务聚力创新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如何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组织的独特优势,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众创潜能释放出来,服务区域创新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19,(12)
英国科技社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科学组织发展的趋势,其经验体现在使命、制度、角色、机制、功能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科技社团而言,需要进一步推动政社分开,坚持法人自治,加强能力建设,构建跨界协同机制,促进科技智库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技术应用与开发项目是城投公司科技创新项目中的一类重要项目,对该类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价,是城投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项目全过程视角,从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风险性、项目的执行情况、组织管理情况和项目的经济、环境、社会、科技效益出发,构建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技术应用与开发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基于AHP-灰色关联度模型的技术应用与开发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并以J城投公司为例,对其近3年内开展的12个技术应用与开发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并针对该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州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促进城市创新发展,需要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其优势与不足之处。而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的首要工作就是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通过运用统计调查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了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层级、指标数以及分类维度等方面的规律。研究表明:以往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采用2或3个层级居多,分类维度可以归为7大类、3大分类模式,上层指标数比底层指标数更具有统计规律。在上述研究结论基础上,得出城市创新能力的本质内涵,将广州城市创新能力看成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提出由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主体以及创新环境支撑4位一体的分类维度设计构想,并据此提出了一套广州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给广州乃至其他地方政府作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的参考指标,同时也给该领域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份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总体上呈现出从东部到西部梯形递减的趋势。进一步对投入和产出能力分析发现,可以将31个省份高校分为投入产出协调型、投入领先型和产出领先型。因此,在智慧专业化均衡发展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可建立科研资源补偿机制和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产出领先型省份应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投入领先型省份应进行供给和需求双侧改革,提升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实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安徽省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从环境、投入、产出、效率和绩效等方面构建区际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熵权法(AHP-EWM)综合评价安徽省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省内区际间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巨大差异,但资源禀赋类似地区却呈现出一定程度相似性,部分...  相似文献   

15.
由于信息不对称,创新能力这种类无形资产很难被投资者甄别和认同,从而造成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被错估和金融资源错配等问题。本文基于异质性视角对创新能力进行理论分析,在实地调研和专家评判的基础上构建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来甄别和评估科技企业的综合创新能力、探索式创新能力和常规式创新能力。通过计算这三个创新能力指数,可以为政府和金融中介的金融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及时代特征,按照科研规律、结合科技创新工作实际并以重大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为核心,构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项目战略决策体系、组织实施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的组织运行机制。研究总结广东通过改革创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探索构建的,多主体、多要素、全链条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及其实施科研项目揭榜制、成立项目管理专业机构、面向全国开放项目申请、推进省实验室重大平台建设等典型做法与经验,并进一步对标科技创新强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从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投入与产出、研发与应用、固化与动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为广东应对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科研院所的创新特点与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入手,研究提出一个基于科技统计数据的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情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该指标体系实际应用于浙江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情况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结合科研机构创新过程特征,在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协同创新思想和要素,构建一套更系统、更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广东20家公益类科研机构作为评价对象开展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这套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的真实情况,为科研绩效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供电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部门之一,其科技创新能力在国民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方法/过程】通过对中韩两国供电企业创新模式的研究,以创新能力对比研究为基础建立了中韩两国供电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韩两国供电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估,阐述两国供电企业科技创新模式的典型特征和优缺点。【结果/结论】通过横向对比研究提出了我国供电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具体建议,为我国供电企业的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众创空间服务能力要素的分析,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思想,从发展服务能力、创业服务能力以及服务管理3个角度系统性地建立众创空间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构建众创空间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对众创空间服务能力成熟度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最后选择福州4家众创空间为样本,对评价体系的实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