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统筹职校招生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县全面领会国家有关发展高中段教育的精神,加快高中段教育普及步伐,努力促进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协调发展。招生是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长期困扰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大问题。因此,阳谷县教育局领导一班人把职业学校招生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出台了统筹协调职业学校招生的办法。在多数地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滑坡的情况下,我县的职业学校招生数量不仅没有下降,而且稳中有升。2002年,我县国  相似文献   

2.
为扩大优质学校群体,从2009年开始,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我县强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力促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目前,标准化学校所数占保留学校总数的56.3%,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使优质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到农村学校。  相似文献   

3.
在甘肃,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以上,按照教育平等的原则,农村学校也就占全省学校数量的70%以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和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农村教育有了明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6年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惠及我县。309所中小学被正式确定为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全县40人以上学校全部实现了“校校通”。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实现了“班班通”。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对我县农村中小学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农村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80%以上,而农村义务教育目标定位单一,"离农教育"、"升学教育"仍占主要地位,学校的办学模式不能满足农村学生发展的需要.在保证农村学校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要求的基础上,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模式需要整体规划.追求农村学生"毕业升学有奔头、回乡务农有技术、出外谋生有出路"的办学目标和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2001年开始,我县的基础教育改革遇到了一个突出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严重,"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二元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显著的城乡差距.据估算,我县中小学幼儿园90%以上的名校、强校分布在城区.而全县70%以上的学生是农村户籍的生源.这与广大农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形成了鲜明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等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据1986年统计,全国普通中学在校生为4889.9万人,其中农村普通中学占83%;全国职业中学在校生为256.0万人,其中农职业中学占69%.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它不仅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普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所以,农村中等教育对于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由于对农村中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认识不明确、不深刻,致使农村中等教育脱离农村实际的现象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一直难以得到克服和纠正,从而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为此,本文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普及小学教育,不仅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现在,我县学龄儿童的入学率稳定在95%以上,但是,小学生的毕业率只有76%,及格率只有37.5%。这与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进一步抓好普及小学教育,必须有长远的规划,必须加强农村小学的管理,必须有计划地提高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一)预测人口发展的趋势,是我们规划小学定点、布局的依据.从明年起,我县学龄儿童开  相似文献   

9.
陈玉成 《成才之路》2014,(23):54-54
正师资力量是一个学校正常工作发展的关键,体育师资则是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体育运动对教师的年龄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年轻教师在体育课中更能胜任对体能要求高的示范动作。通过调查发现,我县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师大多集中在35岁到55岁之间,占了84%,34岁以下的仅占3%;56岁以上的占13%。这说明在我县高中学校里中老年教师占绝大多数。出现这种年龄结构不协调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我县高中生源严重萎缩,所以对高中教师招聘相对较少,其中体育专业的教师就招得更少了,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年轻的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10.
农村初中学生的严重辍学问题一直是农村初中教育的一大难题.笔者了解到,以往农村初中学生年辍学率平均在10%~15%之间,个别学校高达2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家"两基"攻坚对控辍力度的加强,各级政府和学校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使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得到了一定缓解.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县青年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已成为教学第一线的生力军。据1992年的统计,我县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达四千多人,占全县中小学教师总数的40%左右。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的要求较高,以及行业之间的收益差距较大的新形势下,能否稳定、发展这支队伍,能否迅速提高这支队伍的业务素质,已成为目前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性问题。培养青年教师,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是教研部门的应尽职责。教研室作为教学研究和教学业务管理的机构,具体负责抓教学的研究、指导和管理,抓学科教学的质量,通过听课、调研、教学科研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学校的教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经常指出,我们办事情,想问题,都要从农民的利益着想。我县是个农业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要搞好教育工作,必须面向农村,把工作重点在放农付普及小学教育上。三中全会以后,我县农村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培养更多的掌握农业科  相似文献   

13.
山西是内陆农业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以上。因此,山西教育发展的难点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如何搞好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整个山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山西省农村青少年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全省乃至国家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呢?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通渭县经济条件差,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而且我县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即使为学校配备了教材,教师也被安排了正常课时上课,但是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即使讲了,也没有实践来检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一根本思想为指导,从我县的实际出发,对农村经济发展给教育提出的挑战及其对策——发展农村教育以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我县地处川东北丘陵区,总人口93.67万,是一个农业人口占92.42%的农业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的经济发生了振奋人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对身在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读高中的学生来说,这是一则利好的消息,不仅有利于激发更多奋进拼搏的农村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心,而且有助于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缩小东西部差距. 自古以来,底层民众上升的最公平、最客观的通道就是公开考试,但遗憾的是,如今大学生生源尤其是重点高校的农村孩子占比越来越少.尽管全国农村生源占比上升,达50%以上,但是重点院校的农村生源占比仅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17.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难点在农村。发展农村教育的难点又在于办学资金的严重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国家投资不行,走集资办学的道路,这已是被我国办学实践证明的一条成功经验。集资办学已成为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大经济支柱。一、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急需大量资金就我县的基础教育来说,突出问题有三:一是相当一部分校舍破旧。今年六月我县对全县校舍进行了一次普查,尚有危房3884间,占校舍总数的15.5%。二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设备奇缺,有的学校连课堂上  相似文献   

18.
正太谷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份。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73所,其中农村幼儿园占84.9%;3—6周岁在园幼儿9183名,其中农村在园幼儿占56%;全县专任幼儿教师610名,其中农村幼儿教师占44.9%。近年来,我县曾多次被评为"山西省幼儿教育教科研先进集体",荣获"山西省幼儿教育先进县"荣誉称号。基于我县农村幼儿园比例很大的实际情况,我县把发展的目标锁定在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与规范办园上。特别是实施学前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我们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科学规范的学前教育的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勤工俭学工作出现了新的面貌,取得了新的成绩。现全县九百零四所学校,校校有基地,五万五千多名师生,个个都参加了勤工俭学生产劳动。一九八二年,全县各级学校,共有生产基地八千四百六十四亩,勤工俭学纯收入达八十三万七千多元,占国家拨给的教育经费的百分之三十四点六,开展勤工俭学,不仅创造了大批财富,减轻了国家集体和家长的负担,有效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了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我县农村教育的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山区农村人口流向城镇的比例越来越高,直接导致的就是偏远或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农村学校学生数越来越少.生源的流失,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最大、最直接的打击.据调查,当前我县山区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义务教育段办学规模日益萎缩.以2009学年为例,我县共有农村小学19所,其中班级数在6个及以下的有8所,学生数在200人及以下的有7所,班额在25人及以下的有44个班,高二、盘峰、维新三个乡的中心小学学生数均在100人以下,一年级新生只有4~8人,只占到全乡适龄儿童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