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军地协同创新涉及复杂的多元主体,其利益分配、长效激励以及补偿机制等问题仍制约着军地协同创新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建立军地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是激励协同创新参与主体的重要途径。首先对军地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进行概念界定,分析构建军地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构建包括补偿激励原则、补偿激励主体、补偿激励对象、补偿激励类型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军地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并以“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为案例进行补偿激励机制应用分析。最后提出完善军地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任务技术理论和人与环境匹配理论为基础,从任务驱动的角度,将技术特征、任务特征与个人特征三方面与众包实践中的平台、发包方和接包方相结合,重新审视众包三主体之间的匹配关系,最终分别从发包方与平台匹配、接包方与平台匹配和发包方与接包方匹配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出众包活动任务匹配模型,为互联网+环境下众包平台的建设、任务设计和众包参与者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激励是技术进步与企业创新的力量源泉。考虑到激励理论的"丛林现象",从多学科/学派、多层次、多维度视角,对激励理论进行了整理、分析与评述。结果发现,经济学与管理学框架下的激励研究沿着几乎完全不同的轨迹展开,经济学专注于激励机制设计而管理学侧重于激励影响机制探索;认知学派与行为学派的激励理论存在剧烈的观点冲突;个体层面、团队层面、组织层面及产业层面的激励及其影响机制关注点与研究成熟度有显著差异;多维度视角下激励构念因为内涵与维度存在侧重、交叉及重叠,其测量跨度较大。最后,为打开激励与其行为结果之间的"黑箱",基于协同视角,提出了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协同研究思路,构建了未来研究多路径整合与协同模型。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4):123-129
运用逆向拍卖理论,研究研发众包竞赛中最优投标策略和奖金分配机制。构建了众包接包方和发包方效用函数,以及众包接包方最优投标模型和奖金分配模型,得到了投标策略存在唯一对称的贝叶斯纳什均衡,分析了接包方的研发努力成本参数、投标人数对投标决策的影响,讨论了发包方的奖金分配策略。研究表明,均衡的投标策略可使接包方的效用最大,众包参与人数、平台佣金率、接包方的研发努力成本参数等都对最优投标策略产生影响;当接包方的成本函数为线性函数和凹函数时,发包方最优的奖金分配策略是第一名胜出者得到所有奖金;但当接包方的成本函数为凸函数时,第一名获得所有奖金的方式不一定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众包模式下信用度缺乏带来的众包服务商选择困难问题,探讨利用众包平台上的在线评论数据选择服务商。基于胜任力模型,从接包方、平台和任务设计3个方面提出13个影响服务商选择的特征,构建基于在线评论数据的众包服务商选择模型,并利用分类算法实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接包方、平台和任务设计3类特征组合下的服务商选择效果最佳;模型选择的最佳服务商基本符合真实数据中发包方选择的中标服务商,验证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王姝  陈劲  梁靓 《科研管理》2014,35(4):26-33
网络众包(Crowdsourcing)模式开启了微观个体参与创新的时代,突显了大众智慧的商业价值,通过移动互联端到端的连接方式搭建了大众参与的创新平台,实现了协同自组织的新型网络工作环境。本文通过与传统组织形式的比较,基于"RPV模型"(Resource,Process,Value)理论的组织特点,分析了网络众包模式中互补共生的运营方式和基于知识服务的协同自组织过程,使个体在协同创新的系统中找到参与的位置,通过系统协调形成多目标经济活动的次优组合,并探讨分析了个体与利益相关者如何通过协同的方式和途径创造群体价值,实现"产消合一"的服务体系,塑造众包数字化生存和信息时代全新的工作形态。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动态能力理论,以建筑设计领域众包平台设客网为例,分析设计众包平台将内容消费者转变成内容创造者的过程中商业生态模式演化背后的逻辑动因。研究通过构建"SEDB"模型,发现企业商业生态模式经历了杠铃型、共生型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外部驱动的顾客价值触发—信息共享—组织内互动和内部驱动的企业战略执行—价值赋能—组织间协同两条演化路径;不仅完善了动态能力与商业生态模式等相关理论体系,并对中国平台型企业利用商业生态模式获取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已有协同知识创新研究忽略了创新成员心理需求动机的动态性,使激励策略也缺乏动态性。以组织"行为人"假设为前提,将协同知识创新体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诞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以X-Y理论假设动态性为基础,引入X-Y理论,分析协同创新环境影响下创新成员X-Y理论假设的动态变化,构建与之适应的动态激励策略。介绍镇江区域医疗协同平台的协同知识创新案例。  相似文献   

9.
用户价值创造与平台价值实现是第三方众包平台经营战略的两个核心问题,但当前许多第三方众包平台的设计过于关注为用户创造价值而忽视了平台自身价值的实现,难以真正为平台带来显性和隐性收益。文章构建了第三方众包平台的价值创造生态架构,分析了平台中参与者定位发生的变化;探讨了平台价值实现机理,即在用户价值创造与平台价值实现过程分离背景下,价值实现重点已转向在原用户群上开发新收益源;从服务和用户组合重构视角提出了第三方众包平台的价值实现路径。对平台价值实现机理进行数理建模、量化推演和实证检验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和动态演绎的方法,将众包和供应链耦合起来进行分析,提出了众包供应链的概念,分析了众包供应链的特点、类别及实施条件,探讨了众包供应链组织流程和组织策略。研究发现:众包供应链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创新的新型供应链,更强调具有互联网基因特点的大众体验式参与和个性化需求,通过赋能予上下游各方,形成整体共享共赢的格局;众包供应链可分为内生和外生,以及项目型和续存型众包供应链;众包供应链由众包参与者测评系统、众包方案评估系统、生产销售系统和众包服务反馈系统组成。以上研究为众包供应链这一新型供应链模式的实际运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为了有效地推动知识交流与科技创新,探讨新兴的科研众包项目运行模式的构建、科研众包平台类型的划分与特点的解析。[方法/过程]文章从科研众包项目的需求及其支撑要素的视角,一方面,归纳科研众包项目参与主体,设计科研众包流程并解析知识流向,构建知识转移为核心的项目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归纳平台的主要特征作为分类要素,单维度划分类型并进行属性间关联分析,同时,通过K-modes算法进行综合聚类,多维度划分平台类别。[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科研众包运行模式中发包方和接包方之间存在知识双向多次转移的现象,依据系统结构和功能角度进行平台类型划分中主要以服务层面平台特征最为明显,自主专建型与非专项型关联紧密,嵌入式拓展型与专项领域型关联紧密;综合聚类划分平台为11个类别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具有平衡组织内外部要素、兼顾结果与驱动结果的因素、综合财务与非财务目标等优势,从战略视角构建基于BSC的众包创新战略地图,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识别影响众包创新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因素,得到众包创新项目的风险识别体系.提出整合模糊证据推理、灰色关联分析与FMEA模型的众包创新项目风险评价方法,并以海尔HOPE创新生态平台的"全光谱光源植物生长灯"项目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接包方机会主义行为,知识产权归属不明,开放性文化冲突三项风险对该项目后续研发过程的影响最大,并提出相应对策,验证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引入成熟度模型,通过分析激励协同的影响因素和激励协同的特点构建了激励协同成熟度概念模型,包括激励协同成熟度等级划分、知识联盟生命周期和激励协同成熟度评价体系。它是一个分级提升的系统结构,通过比较知识联盟激励协同的现状和模型的异同,为知识联盟知识主体提供了明确的激励改进方法,实现了知识联盟创新知识和提升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软科学》2019,(4):136-140
从消费者行为学和消费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众包平台中接包商综合评价对发包方选择行为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接包成功率的影响作用。基于众包平台猪八戒网的交易数据,采用二元Probit离散选择模型对接包商的完成质量、工作速度、服务态度、店铺等级、近三月成交量和服务商保证金等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店铺综合评分(完成质量、工作速度和服务态度的加权评分)、近三月成交量和保证金对单次任务中接包商接包成功率有正向影响,而店铺等级对成功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王旭  王非 《科研管理》2019,40(7):131-139
绿色创新已成为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路径。过度依赖科技政策的外生冲击而忽略企业内生激励机制,容易造成创新平滑失效和公共资源的配置扭曲。本文从财税政策与公司治理双重层面,重点探讨政府补贴与高管激励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整合影响。研究显示,薪酬激励的创新补偿效应能够提升财税补贴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平滑效果;相比之下,声誉激励对财税补贴与绿色创新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薪酬激励与声誉激励的互补关系催生了激励组合的创新补偿效应,在薪酬激励强度适中的条件下,财税补贴能够实现对绿色创新的最优驱动作用。本文能够从公司治理视角揭示财税补贴创新悖论的成因,并为优化政府财税政策和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内创新众包平台时间财富网515份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最小二乘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将网络创新平台环境分为五个维度进行考量,并引入动机这一中介变量即外部动机、娱乐动机、认可动机和归属动机,对平台环境和动机的内在关联以及其对接包方中标率的影响关系首次做了尝试性研究。结果显示,平台的信任环境、新颖性和接包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行为对接包方的认可动机和归属动机有正面影响,能够提高接包方中标率。  相似文献   

17.
孙新波  李凤  罗能 《科研管理》2014,35(2):79-86
从系统的视角,将知识联盟激励协同影响因素分为知识主体行为、激励协同结构、激励协同动因和知识联盟情境四个维度,并建立了其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以不同类型的知识联盟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合作性行为对知识联盟激励协同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竞争性行为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激励协同结构、激励协同动因和知识联盟情境对合作性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对竞争性行为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知识主体行为完全中介了激励协同结构、激励协同动因和知识联盟情境与激励协同的关系。研究结果对知识联盟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激励有效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众筹平台在全球迅速兴起,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捐赠型众筹平台受到各国的重视和青睐,其自身公益属性被认为更有利于促进创业活动。但捐赠型众筹平台对一个国家创业产生的具体影响如何,尚缺乏明确的论证。本文采用多国比较方法,探讨捐赠型众筹平台的引入对一国国民创业感知的影响,并结合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影响程度的差别。以全球最大的捐赠型众筹平台Kiva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关于93个国家的多年数据为基础,通过准自然实验和双重差分模型,发现捐赠型众筹平台进入一个国家会增加该国国民的创业机会感知,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该效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基于互联网的小额贷款制度设计对创业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阐述与证据支撑,也为未来各国公益性互联网小额贷款商业模式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科学学研究》2021,39(8):1517-1527
为了发挥众包创新模式的协同效应,创客们常常被允许、鼓励关注和借鉴彼此创意或想法,但现有文献对于众包创意的示范作用,尤其他人创意示例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众包创意构思乃至生成并没有给出较为一致的回答。本研究通过公共交通服务公益广告设计创意众包任务,以众包平台创客成员为被试,采用示例创意征集和众包创意生成两阶段准实验方法,聚焦创意质量、数量、语义范畴,系统探究他人创意示例对众包创意生成的影响,以窥探众包模式下的创新协作过程"黑箱"。结果发现:(1)与没有创意示例相比,独创性创意示例可以显著提升生成创意的独创性,但会降低创意生成的流畅性,即导致生成创意数量的减少;(2)比较而言,普通创意示例对生成创意的质量和数量均没有显著影响;(3)通过潜在语义分析发现,与创新组相比,普通组的生成创意与示例创意之间的语义一致性程度更高;进一步生成创意对示例创意的语义遵从效应具有即时性,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失。以上结论对众包创新模式、创新协作机制研究以及众包过程设计均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联盟绩效激励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联盟激励机制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熵减机制,实现组织效率递增,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分析了企业技术联盟绩效激励机制的组织结构,同时指出联盟绩效是激励机制的中心环节,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组成基础资源系统;在此基础上,竞争和协同机制、熵流控制机制两者相互作用,对联盟成员企业产生有效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由此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激励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