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昱 《新闻采编》2004,(2):25-26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时提出的,要求新闻媒体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对地市党报来说,以“三贴近”为  相似文献   

2.
张斌 《新闻知识》2003,(8):59-60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要求新闻单位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之后,各新闻单位立即行动,很快落实.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3月28日主持召开的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工作的会议上指出,新闻单位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凌曦 《传媒观察》2003,(6):26-26
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出台以后,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大大“缩水”,腾出的媒体空间报道什么?怎么报?这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其实,中央在《意见》中就提出了明确的要示: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党报和党报记者的报道重心要下移。 新闻报道重心下移要求记者的“身子”先要下  相似文献   

5.
践行『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3年3月28日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指出,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多报道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6.
《新闻爱好者》2003,(5):13-14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工作,要求新闻单位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此之前,中宣部新闻阅评组曾对甘肃日报对领导活动报道的改进提出表扬,为此,我们特约甘肃日报编辑部写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决定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要求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8.
仁义 《传媒》2003,(5):1-1
中央政治局3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自觉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中央政治局专门研究改进新闻报道工作,这是不多见的,说明中央领导对新闻宣传的高度重视。 李长春同志近日对改进新闻报道工作做出指示,他强调指出,新闻工作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在深入人心上下功  相似文献   

9.
去年3月2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等工作,并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随后,中央领导多次讲话,对宣传战线的工作提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各地各级党委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对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0.
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有关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等工作。会议提出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那么怎样做才能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呢?让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一些探讨。新闻媒介(WHO)作为传播者的新闻媒介自身(WHO)来说,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就要将自己的定位找准,不要将自己凌驾于群众和生活之上,要把自己深深地根植于群众和生活之中。正如穆青所说:“作为一个记者…  相似文献   

11.
向永东 《新闻窗》2006,(4):42-43
2003年3月28日,中央政治局研究了如何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和新闻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很多角度都可以说,这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对新闻报道和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而“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这样的一种操作规则和操作模式,就是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的体现。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专业水准,才能够去想、去追求、去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如何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已经作了明确要求。概括地讲,就是要“从工作需要出发,注重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使新闻报道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这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自觉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新闻媒体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尊重新闻规律,按新闻规律办事,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勇于创新,努力做到“三贴近”,提高新闻工作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阮小平 《声屏世界》2003,(10):49-50
如何进一步改进和搞活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一直是困扰县级台站工作的难题。今年以来,从中央政治局领导到各省、市党委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大力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新闻特别是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要求将重要版面、黄金时段让位给群众和基层,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为各项工作大局发展服务。经过几个月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尝试,我们感觉到:县级台站通过改进和搞活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改进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工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时提出的,要求新闻媒体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对地市党报来说,以“三贴近”为契机,改进新闻报道,深化新闻改革,创新新闻事业,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15.
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出台以后,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报道大大“缩水”,腾出的媒体空间报道什么?怎么报?这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其实,中央在《意见》中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就意味着记者要眼睛向下,身子下移。  相似文献   

16.
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在党台、党报宣传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新闻单位党的喉舌作用是通过大量对党政机关、领导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要讲话与各种工作部署的报道而实现的。会议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会议,一直是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内容,如每年的全国“两会”可谓万众瞩目。关于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示,新闻单位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要求新闻单位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之后,各新闻单位立即行动,很快落实.……  相似文献   

18.
“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这是中央对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雄 《新闻知识》2005,(12):72-73
各类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中包含了大量政策引导、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信息,是党报宣传的核心内容。但在目前的党报宣传中,这类报道也包含了大量程序性、工作性等内容,形成了一种“模式”,大部分读对此不感兴趣,甚至望而生畏。因此,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除了在选材上要进一步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外,还应强化会议报道的可读性以吸引读。  相似文献   

20.
改进会议报道,是新闻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新闻媒体特别是地方新闻媒体深感挠头的难点。有人讲,改进会议报道动力虽源自媒体自身,但关键在于外部环境的改善。2003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这个《意见》和各级党委、政府按《意见》制定的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