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人许下承诺,就必须坚决履行,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反之,就没有人会信任他。 小时候,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棉花糖.一下子都快“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我马上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棉花糖!”  相似文献   

2.
我是个馋虫,最爱吃的是棉花糖。棉花糖松松软软的,而且一到嘴里就溶化掉了,甜滋滋的,可好吃了!可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棉花糖一到嘴里就溶化了呢?我疑惑不解,便去请教老师。老师笑了笑说:“自己解决!”于是,我回家拿来一块冰糖和一袋棉花糖,先称一称,它们都一样重5克,接着拿来一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做了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老师先让30名4岁左右的儿童待在一个教室里,接着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块棉花糖,想吃的话马上就可以吃掉。不过,谁要是能等到老师回来再吃,就可以  相似文献   

4.
“我想吃冰淇淋!”、“我想吃巧克力!”、“我想吃葡萄!”……即使是一位平时不好吃的女孩,怀孕之后,也会变得要吃这要吃那,得不到满足的话,还会很着急,那样子是非吃到不可。再加上一般人不能理解的其它现象,人们或许会认为孕妇是不是在撒娇或故作姿态啊?  相似文献   

5.
正有一段时间,我患了一种病,要吃激素,所以现在变成了胖胖的女孩。那是半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我已经痊愈了。但是我觉得我变了,变得没有以前开朗了。现在的我会想很多,而且经常杞人忧天。比如吃药吃晚了,我就会觉得不好,好像吃晚了几分钟天就会塌下来,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即便我知道是这样,我依然会焦虑。我总觉得自己有病,和别人不一样。妈妈已经告诉我,我是正常的孩子,可我就是担心!  相似文献   

6.
女儿第一次开口说两字异音词语是:不要。她吃得差不多了.大人再给她喂饭时.她就会说:“不要!”她想自个儿玩耍时.我若要抱她,她也会说:“不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7.
本期轮到王日飞担任编辑总协调,不光要协调所有编辑事项,还要安排我们加班时的伙食。相信我,吃什么永远是个大问题!因为到最后,没有人会说出他究竟想吃什么(甚至让人开始怀疑他想不想吃)。但吃得满意不满意,饭后就有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秒变学术     
当你听别人讲座、看别人论文的时候,你会觉得他们的用词是那么深奥、高级,但自己不会用,一点都不fashion(时髦),怎么办?No problem(没问题),这时候我就能把场面HOLD住!如果你要说"我吃了一个苹果",that’s not fashion,应该说"一只苹果被我消解了。"  相似文献   

9.
问答     
《科学与生活》2009,(6):30-34
<正>Can Health Foods Cause Kidney Harm?健康食品也会"肾"得慌?接到老妈的电话,说是她听说猕猴桃对肾不好,叫我和儿子都少吃。我的肾确实不太好,可是我超爱吃猕猴桃,而且我儿子也是,从6个月大就一天吃一个了。吃猕猴桃真的会有肾风险吗?  相似文献   

10.
“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想得骨质疏松症吗?请喝牛奶!”我这样讲,会得罪很多人。那么请你们原谅我,我必须按照学者的良心与正直,来跟大家报告。各位做参考,也许不对,但你可以试试。  相似文献   

11.
如今肥胖是件恼人的事,有些人少吃点就能减肥,这还好办些。但有一种人即使吃得很少,体重也会只增不减,这样的人经常会喊:我喝凉水也会长肉!这样的肥胖就是一种病态肥胖,大多情况是体内激素种类和含量不正常引起的;还有的是家族遗传,老子肥胖,儿子也容易肥胖;还有的据说是病毒引起的,有专家研究,人或动物如果感染了腺病毒,就会普遍发胖。  相似文献   

12.
唉!唉!怎么了?为什么叹气呢?马上圣诞节就要到了!你不喜欢过圣诞节吗?今年的圣诞节不敢吃火鸡了!生活小常识:欧洲人吃火鸡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就把火鸡奉为圣诞节的主菜。美国人又比欧洲人多了一个吃火鸡的节日--感恩节。但不论是欧洲人还是美国人,吃火鸡时只有一种做法,就是熏烤。早餐你吃的是什么?和以前一样,鸡蛋、牛奶、馒头!那你离我远一点?你早上吃鸡蛋了,小心禽流感!生活小常识:在疫区的鸡蛋有可能被感染上禽流感病毒,因此,鸡蛋必须煮熟了或者煎熟了再吃,拿生鸡蛋的手也要用肥皂洗净。但不是疫区的地方,应该说…  相似文献   

13.
正看到这个题目,有的同学可能会笑:香蕉怎么吃?剥了皮吃呗!但问题若变为"一次吃不完的香蕉,该怎么吃",这个答案就不算完整。一次吃香蕉的经历一次饱餐之后,我为客人奉上了一盘香蕉。客人露出想吃一只又担心吃不完的神情。因为早已试过,我从容地拿起一只香蕉,两手分别握住香蕉的两端,并用手指抵住香蕉中部的位置,稍稍用力一掰,香蕉就被折成了两截。这样既分了香蕉,又保持了香蕉外皮的相对完整。  相似文献   

14.
童言趣语     
正百分之一爸爸买了一个哈密瓜,儿子叫来了两个小伙伴分瓜吃,一个小伙伴说:“我要二分之一。”另一个小伙伴说:“我要三分之一。”儿子最后说:“这瓜是我爸爸买的,我就多吃一点,我要百分之一!”再出一道妈妈:“你算算这道题得数是几?”儿子:“5。”妈妈夸赞道:“真聪明,这么快就算出来了。给你五分钱去买冰棍。”儿子:“妈妈,你再出一道得数是  相似文献   

15.
下午课间休息时,睿睿哈欠连天,头一碰到课桌就睡着了。眼看就要上课了,睿睿还没醒,同桌奇奇用力推了推他,递给他一包辣条:"吃点这个吧,提提神,等下还有一节课。"睿睿揉揉眼睛,看到辣条后摇摇头说:"我妈妈不让我吃这个,她说辣条里有大量的添加剂和盐分,经常吃辣条会增大患白血病的概率。你也别吃辣条啦!"睿睿妈妈说的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6.
逝去的童年是我们几时手中的棉花糖,纯纯的,甜甜的、曾几何,斜阳下的巷口却再也没有了那个和我手牵着手分享棉花糖的人。  相似文献   

17.
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喝下小瓶中的收缩剂,她的身体迅速变小,但当她吃下一点小圆饼,她又迅速变大变高,俯瞰周围的物体,一切都那么矮小。这些景象都是小说或电影中的主人公在梦境中出现的。而在现实中,有人也会经历爱丽丝的奇遇!仿佛吃了长大饼我感到我周围的世界在迅速缩小,站在一个很大的屋子里,我感觉墙壁好像离我很近,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我到广州出差,空闲时间,朋友带我充分领略了一番广东饮食文化,说到感受,两个字——震惊!广东人真是太会吃了,其品种之多样、选料之考究、烹饪之精细、营养之丰富,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一种叫“布拉肠”的小吃尤为特别,吃一次就给我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并长久地占据了我心中一个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文化》2011,(7):34-35
如果年轻人与老人之间就某个问题的观点产生分歧,且不论真理站在哪一方,老人总会用不屑的语气说:你懂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然而在科技、文化、思想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吃过的盐”“走过的桥”这类“经验论”真的还能占上风吗?  相似文献   

20.
“哥哥!哥哥!我走不动了!”说着,一个身影“扑通”摔在地上。“米琪!米琪!”一个人说着便转过身去,抱起妹妹就跑。“老大,给我吧!”一个块头很大的人接过妹妹。另一个又细又长的人说:“咱们爬上那个高地,就安全了,动作要快!”“妈妈,今天吃什么呀?”尤丽放学回家后,把书包放在沙发上,卷起袖子来厨房帮忙。“你猜!”妈妈边炒菜边挤挤眼。“让我来闻闻……哦,鱼香肉丝……西红柿炖豆腐,还有丸子汤!”尤丽一口气答下来。“全对了!”妈妈笑着把盘子递过去,尤丽放下盘子后便马上来盛米饭。“卡洛,孩子他爸,来吃饭了!”妈妈笑盈盈地刚把菜端了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