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抓住机遇面貌改观──为广播剧被列入“五个一工程”而作张凤铸1995年末,中国广播奖“龙江杯”广播剧奖仪式在哈尔滨举行。这次活动全国共有40家电台的62部作品参评,是从1984年第一届“丹桂杯”评奖以来参赛作品最多的一届,黑龙江台的《村民组长》,上海台...  相似文献   

2.
1月7日晚,中国广播奖’94“龙江杯” 广播剧颁奖晚会在黑龙江电视台演播厅隆重举行.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同向荣、中广学会副会长郝平南、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热地、中广学会秘书长孙以森、以及黑龙江广电厅的有关领导,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代表颁发了奖杯和证书.  相似文献   

3.
重视广播剧扶持广播剧同向荣副部长在广播剧评奖会上发表讲话同向荣副部长在今年2月下旬至3月初举行的中国广播奖“黑龙杯”广播剧评奖会上发表讲话说,广播剧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广播文艺中一种颇具感染力的传统的重要艺术品种。70年代以前,曾经是广播剧辉煌...  相似文献   

4.
’94中加高科技交流展示洽谈会侧记本刊特约通讯员李敏“’94中加高科技交流展示洽谈会”于199d年5月11日~12日在北京京广中心举行。这次中加高科技交流展示洽谈会是加拿大加龙公司主办的,在广州、上海已经成功地举办了类似的活动,活动总的主题是“增进中...  相似文献   

5.
出版纪事     
出版纪事吵**1994年4月1—10日由北京市新华书店主办的“’94春季科技图书展销”在北京20余家新华书店同时举行。市新华书店组织了本市及外埠近百家专业出版社的万余种科技类图书参展。’94年春季北京降价书市”在北京图书馆举行。50余家在京出版社的1...  相似文献   

6.
自1984年全国首届“丹桂杯”评奖以来,黑龙江省计有20部广播剧在连续八届全国评奖中荣获一等奖,实现了“八连冠”。这在全国艺术类评奖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被全国广播剧专家和同行们誉为“黑龙江广播剧现象”。“八连冠”的实现,不仅是当今广播剧工作者拼搏奋斗的结果,同时也是老一代广播剧人毕生心血的结晶,是社会各界多年来精诚协作的成果。当前,广播剧已经列入国家“五个一工程”,而我省广播剧《地质师》又荣登“五个一工程”榜首,这更加激发了全省广播剧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广播剧生产数量上升,质量提高,一派春潮涌动、百花…  相似文献   

7.
出版纪事──1994年9月1日“BIEP’94国际学术报告会”在北京举行500余人出席。1一6日由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主办的“第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日本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中外出版社9万余种各...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剧从建国以来,真正得到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也就是自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开始的。1980年以后,广播剧研究会在剧协、部领导的支持下,在中央台和大部分省、市电台的配合下,举行过多次评奖活动和各种专题学术理论研讨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自1990年开始,主办“蜀秀杯”广播剧评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播剧的社会地位。本文仅就10年来的广播剧获奖剧目谈谈中国广播剧的美学品格。 一  相似文献   

9.
北京青少年’94—’97读书工程苏志军1994年6月10日,北京市隆重地推出了“北京市青少年’94—’97读书工程暨‘读百卷书、激爱国情’大型读书活动”。这是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文教办、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教育局、高教局、文化局、广播电视局、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奖、95“龙江杯”广播剧奖评选于1月14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结束。中央台录制的《运河人》、天津台录制的《劳模和他的影子》、黑龙江台与大庆台联合录制的《地质师》、青岛台录制的《风雨同舟》、苏州台录制的《草莓》分别获得单本剧、连续剧和短剧(小品)等评选项目的一等奖,几项单项奖也同时产生。最佳编剧奖由《地质师》的编剧王国臣和《劳模和他的影子》的编剧纪美娟共同获得;《运河人》的导演胡培奋与《地质师》的导演郭银龙、吴琼共同捧得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是《劳模和他的影子》中影子大爷的扮演者郑天庸;最佳女演员…  相似文献   

11.
祁鹏 《新闻世界》2013,(7):48-49
【摘要】广播剧是广播文艺的“龙头”品种,是广播文艺大餐的一道“主菜”,它的发展如何不仅关乎广播文艺的节目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广播剧的市场走向。然而,在现代传媒高度发展的今天,广播剧作为传统媒体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品种,正在逐渐失去自己曾经有过的光芒,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本文从剧作创作角度入手,探讨广播剧的发展现状及振兴之道。  相似文献   

12.
从’94全国学刊获奖论文看广播电视研究的若干趋向胡礼伦,陶毅1994年9月对日至26日,“声屏世界杯”’94全国广播电视学刊优秀论文评选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参评的有《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视研究》、《中国广播》、《声屏世界》、《视听界》等广播电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在广电部两部广播剧《女兵连来了个男家属》和《鞠躬尽瘁》荣获1995年第五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广播剧奖之际,我们既感到十分高兴,又清醒地意识到这是对我们广播文艺工作者的巨大鼓励。首次参评,初战告捷,使我们体会到,广播剧“五个一工程”的参评过程,是拼搏进取的过程;是深入生活,汲取营养,潜心创作,被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境界所感染、所激励的自我教育过程;是加深对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战略意义的认识过程。在广播剧列入“五个一工程”之前人全国大多数电台的情况来看,曾经两度辉煌的广播剧处于不够景气的状态。由…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广播剧发展较晚,尽管19世纪30年代在电台有广播剧出现,然而不论是上海、南京的“播音话剧”、“无线电戏剧”,还是北京、哈尔滨的“播音剧”,其剧作结构、表演方法都还是话剧。新中国成立后,除中央台外,50年代末60年代初地方电台才开始制作广播剧。而在70年代到80年代广播剧走出了一个辉煌的历程。随后电视的普及对广播剧的冲击较大并使其走入低谷。自1996年中宣部将广播剧列入“五个一工程”评奖以来,给了广播剧“第二个春天”。随之业务探讨也活跃起来。由于我国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宗亲祭祖活动不宜报道8月6日某报发表《荥阳将举行世界郑氏宗亲’94祭祖大会》的消息。消息称:庆祝郑桓公受封立国2800周年暨世界郑氏宗亲,94祭祖大会9月将在荣阳举行。郑氏宗亲及其后裔多定居荥阳。因此,荥阳成了郑氏发祥地。大会主要活动内容有:郑国的历...  相似文献   

16.
如今,我国的广播剧发展遭遇瓶颈,很多电台纷纷减少甚至撤销了广播剧播出的栏目,而且压缩甚至停止了广播剧的生产。然而,一些电台仍在坚守广播剧这块领地,并在这块领地上种出了累累硕果。深圳宝安台就是其中的代表,从2003年迄今,深圳宝安台在儿童广播剧创作领域创造了连续三年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的佳绩,在节目热播的前提下,进行动画片、连环画等衍生产品的开发。宝安台不只积累了丰富的广播剧创作的经验,同时为广播剧真正走向市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途径。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为:这是一种“宝安现象”。在全国广播剧发展正“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宝安现象”可谓让苦苦寻觅的广播界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为了关注这一现象,并研讨我国广播剧“突围”的道路,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宝安电台、中国广播杂志社于5月中旬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广播剧发展座谈会暨宝安广播剧创作现象研讨会。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盂祥林、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中国广播剧研完会会长安景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主任杨志东、中广协会维权部主任赵德全、深圳市宝安区宣传部部长李桦、深圳市广电集团宝安广电中心主任冯方明等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二十多人应邀出席会议并参加研讨。本期“特别策划”,由于受版面限制,我们摘取编辑了研讨会的部分内容,希望读者和我们一起走进会议现场,与各路专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7.
广播剧作为文学艺术之戏剧类中的一个品种,在国内外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至今仍是最具广播特征的节目之一。“播音剧”、“播音话剧”、“无线电戏剧”都是广播剧的曾用名。广播剧的三个因素一是“剧”,二是“声音”,三是“广播”。  相似文献   

18.
李强 《视听界》2011,(5):119-119
8月中旬,2011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年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举行。此次年会收获良多,让广播剧门外汉的我,了解了当下广播剧的生存观袱,引发了我对广播剧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从世界范围看,有五种“观念”的广播剧:1、为宣传而艺术的广播剧;2、为生活而艺术的广播剧;3、为娱乐而艺术的广播剧;4、为艺术而艺术的广播剧;5、现象学的实验广播剧。这五种广播剧观念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广播剧与著作权法规定的9类作品的比对,揭示出广播剧在我国著作权法律中“缺位”的不争事实。并进而从权利的主体、客体、内容和范围等不同维度,分析了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差异及“缺位”给广播剧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根据我国的立法和修改法律的途径和形式,提出了弥补广播剧“缺位”的法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