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立 《华章》2010,(28)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的人物描写,向来就受到最高的评价".本文对<水浒传>林冲的性格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义侠记>是沈碌对小说<水浒传>中关于武松部分的改编.改编后的<义侠记>在情节结构、思想意义、表现形式等方面都与<水浒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分析差异的同时,还从作者自身及其创作的角度剖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史记>人物传记的历史叙事为中国叙事文学提供了叙事元模式,本文运用这模式探讨了<史记>在叙事时序、叙事速度上对<水浒传>的影响,并认为<水浒传>继承和发展了<史记>人物传记中的单传、舍传及附传三种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4.
元杂剧<李逵负荆>和长篇小说<水浒传>第七十三回都描写了"李逵负荆"这一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但<李逵负荆>在艺术上更为成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丰富而生动,而<水浒传>的处理明显逊色,人物个性比较单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水浒传>的作者因袭了<李逵负荆>的故事情节,却未能充分注意到这一故事在小说和杂剧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未能注意小说和杂剧的艺术特质并不相同,他似乎只注意讲述故事,而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5.
路雅琴 《华章》2007,(2):109
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存在大量粗俗俚语.美裔汉学家沙博理使用了四种方法来翻译处理<水浒传>中的粗俗俚语,即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和省译法.他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利奥·希基所倡导的"语用对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王矮虎是怎样变“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中的王矮虎现在大家都认为他非常矮,甚至成了"武大郎"、"土行孙"一类的矮人.其实,在元杂剧中王矮虎长得象天王与金刚;在<水浒传>中也只说他"五短身材",通篇没有说他矮.但<水浒传>一出,人们对"矮脚虎"产生了误解,加之容与堂本又推渡助澜,在人们的心目中,王矮虎在梁山是最矮的,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由误解文本而产生的误会.事实上,宋江才是梁山上最矮的好汉.王矮虎、矮脚虎、王英这三个名字使其与其他好汉只有两个名字不同,这些名字之间的不同运用,反映了"水浒戏"对<水浒传>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水浒传>. <水浒传>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高俅、蔡京等一批像吸血虫一样的统治者,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刚烈的武松,逆来顺受、最后走上反抗道路的林冲,都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中很多商家都善于利用墙壁进行商业广告宣传,小说中的墙体广告有文字式、图画式、图文结合式三种表现形式.这些广告除装饰美化店铺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极大地增强广告宣传效果,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水浒传>中的墙体广告与现代墙体广告有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中写了将近二十个笑话,不但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使小说雅俗共赏.在小说中,穿插诗词歌赋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模式,但是穿插笑话(有时是小故事),并不多见,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小说中,几乎没有,但在<金瓶梅>中却大量出现,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作者自称兰陵笑笑生,他的名字与笑话应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16世纪中法名著<水浒传>、<西游记>及<巨人传>为重读对象,通过它们对食物和智力关系的不同表现,揭示了传统中国和彼时的法兰西帝国,在"食"与"智"文化上的深刻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一部百回本《水浒传》,大略86万言,究竟写了多少年的事情,似乎从来没有很好地弄清楚过。《水浒传》文本内提到的“数载”和“数十余载”都不是准确的叙事年限,何心先生《水浒传编年》提出的第七十一回梁山泊大聚会之前共叙事“八年又四个月”也错得离谱。《水浒传》实际叙事年限既不是“数载”,也不是“数十余载”,而是13年又5个月。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所体现出的侠义精神和水泊梁山的组织形式对后世帮会文化有巨大影响。时至今日,帮会文化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因此,研究《水浒传》与帮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总结其经验教训,将有助于我们吸收、弘扬帮会文化的积极影响,消除其消极影响,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文化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提出了自己的叙事结构理论。对偶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处不在,尤其是诗词文章、建筑学、哲学等,深深影响着小说理论的构建。金圣叹在评点中也多次提出对比、对看的观点。作家评点家对于对偶结构的美学追求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渊源的。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中的复调有两种类型,即文本复调和矛盾复调.而文本复调又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既有表层意思也有深层含义,即话里有话;其二,言在此而意在彼,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潜台词;其三,一语双关式的复调.研究《水浒传》中的复调 ,可以加深对这部文学杰作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深入地把握小说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15.
金圣叹用"画"来评点《水浒》,既与中国文论与画论相融合的文学批评史有关,又与明中后期时代氛围有关。从金圣叹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以及"水浒"意与象的关系中,可以看出金圣叹将"画"、"水浒"、"自身"三者同构在一起,这也是其用"画"评点《水浒》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独恶宋江”的态度是贯华堂本?水浒?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历来研究者多从文艺学的角度讨论这一问题。作为有着强烈刺世情怀的文人,金圣叹结合时代背景对旧本?水浒?中的宋江形象做了一系列的改动和评议,流露出对晚明时代的强烈不满,这也为金本?水浒?注入了社会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在严格遵守原文本的前提下,围绕<水浒传>中所谓"三大淫妇"的被杀事件,考察周围各种人物的心态及反应,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接近理解.  相似文献   

18.
清代吴璿著《飞龙全传》刻本每回后均有作者的总评,排印本皆不载,孟庆锡认为多迂腐之言。现从吴蝽的回末总评入手,探讨《飞龙全传》对已失传的《飞龙传》的增改,通过比较可见其对《水浒传》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典小说世界里,颇多侠者形象,而《水浒传》里的鲁智深则别具光彩。他继承了前代侠者除暴安良、奋不顾身的精神,但在其侠义行为中却没有搀杂"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恩报德意识,显得真诚坦荡。他又有着后世小说中侠者所缺少的自由精神,同时突破《水浒传》中其他侠者偏激嗜血的局限,有着菩萨般的心肠。鲁智深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典小说里最具光彩,最完美而动人的侠者。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和《神雕侠侣》从广义的角度看,都属于武侠文化的范畴,但英雄和侠客文化内涵毕竟有别,英雄呈现出浓度的杀戮倾向和血腥味,人物也较具古典色彩,侠客则跳出了江湖快意恩仇的窠臼,人物性格丰富,英雄追求建切立业,难免忍辱负重;侠客淡泊功名,因此能够笑傲江湖。英雄和侠客有其产生的文化渊源,英雄是侠义文化流变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